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左宗棠也不是个糊涂人,他非常清楚在金积堡这种堪称完美的防御体系面前,实行强攻的一方必然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甚至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事后的实战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清军付出了四五千人的伤亡,在这样的攻坚战中,损失的往往都是“壮士”——最勇猛的、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他们实际上决定着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清军还“连丧大将”,战役期间仅提督、总兵(相当于现代的军、师)级别的军官减员,就高达四十人上下,其中包括清军第一主力老湘营的统领刘松山。在刘松山阵亡之后,清廷甚至认为左宗棠已无力继续后面的战事,一度打算让李鸿章的淮军取而代之,两万名装备精良、军饷充足的淮军开赴陕西乾县,李鸿章也奉命赶到西安。在此期间,左宗棠一再在家书中告诫家人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随时准备遭到“籍没”,被扫地出门。这些事实都说明,金积堡之役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恶仗。

左宗棠曾经力图避免金积堡的战争,他知道打这样的攻坚战伤亡极大,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避免这次战争,不仅符合战争双方的利益,也符合他本人的个人利益。左宗棠是一个出身于贫苦家庭、曾经“身无半亩”的乡间书生,前半生完全是一个自号为“湘上农人”的布衣,即使在四五十岁之后步入官场,也一直在距陕甘千里之外的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回族没有任何历史瓜葛和个人恩怨,到陕甘之后,他是整个晚清官场中唯一一个敢于公开大声疾呼,认为这场空前的大浩劫“曲在汉民”的人。由于这样的原因,他曾经力图避金积堡这场将会给交战双方都带来巨大伤亡的战争。

但是,他在金积堡问题上的具体做法,又跟穆图善有明显的区别:为了确保陕甘的和平,他要求马化龙必须交出全部武器,在这一点上没有商量的余地。恐怕所有的人都熟悉这样四个字的军事术语:“缴枪不杀”,战争中的投降,必须以交出武器为先决条件,如果既保留极其坚固的工事,又持有大量武器,这种状况下的投降,当然是不可信的。为了能够实现金积堡问题的和平解决,他耐心地敦促马化龙缴械,甚至将写给刘松山的信函请马化龙转交,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任和期待。

在金积堡战役之前,张家川的回民大帅李德仓,“就抚”之后一直没有重新恢复武装,因此,张家川地区就实行了回民自治,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陕甘战争结束。在金积堡战役之后,河州的马占鳌也交出了武器,在那里也实行了回民自治。左宗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马化龙解除武装,金积堡的问题就解决了,同样可以在当地实行回民自治。

左宗棠跟穆图善的另外一个区别是,在力争和平解决的同时,做了两手准备。他将所部分为三路:北路由刘松山率领,从陕北进入宁夏北部的平罗,逐步向南推进,一旦开战,这是担任主攻的部队。南路由李辉武、吴士迈从宝鸡进驻秦州等地,采取进攻态势,保持对河州马占鳌的压力,使他在金积堡一旦开战时,不敢轻易出动,进行支援。左宗棠自领大军居中路,由泾州进平凉,一方面可以截击马占鳌河州方面的援兵,一方面可以从南面保持对金积堡的压力,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时作出调整。

由于马化龙根本不打算交出武器,超越了左宗棠的底线,因此,这一仗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必然会摊牌。

刘松山在宁夏北部向南推进时,两个旗人——前署陕甘总督穆图善和绥远将军定安告诉他,马化龙的甘回已经就抚,可以放心,只要全力对付尚未就抚的陕回就可以了。于是,刘松山就把所有的军饷都存放在由马化龙控制的灵州城里,并且只派了十几名士兵守护,自己继续向南进发,错误地将灵州当成了自己的后方。

当时,陕甘军饷极度紧缺,刘松山老湘营每月六万两饷银由曾国藩从江苏照额调拨,从不误时;但是,其他部队的军饷由南方各省分摊,这些省份的拖欠现象十分严重,并且“频催罔应”,为了维持全军的运转,左宗棠常常不得不以“借”的名义将老湘营的军饷挪用应急,因此,这笔钱对于全军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就在刘松山不断向南推进的时候,发现事情不对头了:他只针对陕回作战,可是马化龙的甘回也开始列队出阵,他进行了还击,并且意识到情况有变,连忙派人掉头去查看军饷,却已经迟了:灵州城里的军饷全部被劫,护饷的士兵和前去领饷的几名军官也都被杀了,被杀的人里甚至包括提督、总兵这样的高级军官。

最先对此事做出反应的是穆图善和定安,他们指控刘松山滥杀激变,导致这次事件,这样就完全掩盖了马化龙根本没有就抚的事实,也就开脱了他们自己的责任。清廷当然相信两个满人大员的话,立刻决定将刘松山革职留任,并要求左宗棠对事件调查后作出答复。

这时的刘松山是非常郁闷的:丢失军饷,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大意失职事故,其原因就是因为误听了这两个满人的话,可是如今却变成了自己滥杀激变。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么,他在事前一定会做好应变的准备,或者增加守护军饷的兵力,或者干脆将军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开始“滥杀”,断不至于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被人突然袭击,吃了大亏。

刘松山开始了反击,很快缴获了马化龙调动军队的手令,两个满人关于他已经就抚的谎言不攻自破,但是,一场大战由此展开,左宗棠和平解决金积堡问题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经过十六个月时间的激战,战役结束。此时,左宗棠曾经有过希望马化龙能够以自己的影响动员甘肃其他地区回军能够结束内战,共同参加收复新疆的战斗然后向清廷奏报免死甚至为马化龙请功:“如马化漋能令各处回逆一律尽缴马械,平毁堡寨,诚心就抚,本爵大臣或当奏恳天恩,免其一死。所部精壮如能戴罪立功,西陲一律肃清,本爵大臣亦不难加以奖叙。”然而,左宗棠的这种希望和努力显然遭到了拒绝,清军在战后最终处死了马化龙和他的十三名家属以及八十多名“伪官”,还有另外的一千八百余人。

金积堡之役,本来是应该避免,也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金积地区的问题和平解决,不仅可以免除那场给交战双方都带来巨大伤亡的恶战,实现当地的回民自治,更可以大大加快结束陕甘内战的进程,使中国能够保存更多的力量去抗击新疆的外国入侵者,维护我们祖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是,这样的局面是小说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果真如此,这部小说也就没法写了。

[待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平湖月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