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册府元龟.邦计部.赋税第二》还记载,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的十月,左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名苗使在地方上检括户口,共计简到户二百三十万九千八百一十二,还是不包括淮南十四州。

另外,在宋太宗时期成书的《太平寰宇记》所记载的后周户口数字和《旧五代史》非常接近,为二百五十四万三千五百三十一户(依然不包括淮南),考虑这三十多年的人口增长,《旧史》所记载的户数更为可信。以当时每户五人的标准来计算,后周人口已经突破了千万,约在一千一百万至一千二百万之间。

辽朝的人口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从民族成分来看,辽朝人口由契丹人,汉人,渤海人、女真人以及其他民族组成。以辽朝末年为准,契丹人约二百多万,具体数字不详。汉人不到六百万,渤海人五十余万,女真人约百万,其他民族也约有百万。辽朝总人口约在一千万左右。

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后,宋辽罢兵,此后辽朝并没有参与大规模的战争,人口不会无故减少,只能增长。辽朝最鼎盛时期的人口约为一千万,而一百多年前的穆、景时代,人口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也就是说,公元959年时的双方人口,后周应该多于契丹。

不是说人口多了就一定打胜仗,否则女真灭不了北宋、蒙古灭不了南宋、满洲也灭不了明朝。之所以讲了双方人口的情况,是想说明,后周统治时期的综合国力至少不逊于契丹,更不用说之后人口更多、经济实力更强的北宋了。

再说,契丹此时混乱不堪的内政和政治清明的周朝相比,天上地下的区别。公元589年,隋军渡江灭陈,高颎临行前问薛道衡,此战能否拿下。薛道衡回答:“有德者昌,无德者亡,自古兴灭,皆由此道。主上躬履恭俭,忧劳庶政,叔宝峻宇雕墙,酣酒荒色。上下离心,人神同愤。”(8)

薛道衡对陈朝和陈叔宝的评价,完全可以适用于契丹和耶律璟。当然柴荣此次北伐,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契丹,至少他没有做好这个准备。他现阶段对契丹的目的,是先收复幽云十六州,首先扎好自家笆篱,然后再图进取。

五代以来,契丹对中原的骚扰特别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契丹入境骚扰的军情。柴荣志在天下,胸怀四海,他绝对不能允许契丹人在他面前继续放肆下去。

因为,他是柴荣,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男人。

——————————————————————————————

(1)《读通鉴论.五代下》卷三十

(2)《玉照新志》卷一

(3)《淮海集》卷二十二

(4)(5)《宋史.北汉世家》卷四百八十二

(6)《全唐诗》卷六百三十三

(7)《儒林公议》

(8)《隋书.薛道衡传》卷五十七

第八章北伐契丹,收复失地

四克复三关

1

孙武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

战争不是儿戏,尤其是像柴荣北伐契丹这样的重大军事活动,其实就是拿国运做赌注,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全盘皆输。所以柴荣在北伐前,从军事、政治上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

留守东京开封府的人选是宣徽南院使吴廷祚,王朴已经去世,柴荣只能择其次而用之,让吴廷祚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副。任命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负责皇宫安全。虽然柴荣一直瞧不上张美曾经对自己的奉承,但柴荣公事公办,说明柴荣用人的气量,非一般帝王可比。

其他在京诸将,皆随柴荣亲征。在柴荣的安排下,诸将如侍卫马军都虞侯韩通、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护国军节度使张铎等人,率本部兵以及战舰先行开赴沧州,尽快打通从沧州通往契丹的水道。这正是柴荣的高明之处,军队走陆路北上,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进而影响到士气。走水路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体能,以便用最佳的状态和契丹人决战。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十九日,大周皇帝正式下诏北伐契丹,诏如下:

“朕猥以凉德,绍此丕图。既为万乘之君,宜去兆民之患。虽晨兴夕惕,每尝思于万机。而紫塞黄河,犹未亲于经略。秋夏则波涛罔测,三冬则边鄙惊搔。将期间安国利人,凯惮栉风沐雨?取此月内驾幸沧州。已来应尚路排顿,并以官物充,余依旧例。”(2)

一切北伐准备就绪后,三月二十九日,柴荣御驾离开东京开封府,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亲征。

自从契丹从石敬瑭那里免费接收了向来是中原战略屏障的幽云十六州,从此中原就受到了来自契丹强大的军事威胁。面对强大的外敌,如果一味忍让求安,最终必将养成外敌的贪婪无度。得一寸进一尺,得一尺进一丈,永世不得安宁,反而不可能达到求一时小安的结果。

怎么办?惟有以铁血图自存而已!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可以存在友情,甚至是刎颈之交。但在国与国的关系中,只有利益,没有友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中,真正的普遍价值标准就是实力,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地位,而不是什么道德。所谓道德标准,只能约束弱者,而强者则可以凌驾于道德标准之上,这就是现实。

要想得到敌人发自内心的尊重,那就必须用铁血和刺刀来证明。尊严,从来就不是靠乞求得来的,这样的尊严是一文不值的假尊严,是让敌人耻笑的假尊严。真正的尊严,从来都是铁血打出来的。

如果要维持和平局面,一定要有强大的实力,至少要有与强大敌人同归于尽的实力和勇气。刺刀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希望和平吗?那就准备进行一场战争吧!批判的武器永远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笔杆子很重要,但笔杆子的重要性是建立在拥有枪杆子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枪杆子,一切归零。

忍让是绝对换不来尊严与和平的,能换来的,只是敌人的贪婪和鄙视。如果一时实力不济,未必不能忍,但忍耐总要有个限度,如果自己的实力足够实现战略反击的,那就无须再忍,否则必将丧失千载一时之机会。当忍无可忍之时,就是以铁血霸道之势反击,以争取民族生存空间之时。

面对契丹被养肥的贪婪欲望,面对契丹三天两头的骚扰,面对契丹对中原的蔑视,柴荣已经是忍无可忍!在征服了南唐、后蜀等大型政权后,柴荣知道,决定他个人命运、汉民族命运的总攻时间到了。他必须向历史证明,自己有资格做天可汗第二。

做为一个与契丹敌对的政权统治者,柴荣没有义务去维护契丹人的利益,并时刻在意契丹人会如何看自己。柴荣只需要为本政权的利益负责,就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契丹人面对柴荣的进攻会如何的伤心难过,柴荣完全没有必要理会,那是契丹人自己的事情。契丹人在中原屠杀百姓时,何时考虑过中原人的感情?

更何况柴荣此次北伐是收复中原失地,是完全正义的行为,柴荣这次北伐,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在任何时候,土地问题都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这涉及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领土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本国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如果敌人对此有异议,那就用刺刀来辩论吧。

为了给后人打拼出一座铁桶般的江山,开万世太平盛世,柴荣毅然决然的离开温柔乡,抛下年方花信的妻子和几个年幼的儿子,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道路。但柴荣认为所付出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四月十六日,柴荣抵达沧州。到达沧州的当天,柴荣并没有休整,而是立刻率领各部兵马数万人离开沧州北上,进入契丹的实际控制区内。周军主力已于十几天前就到了沧州休整,体力上不存在问题。

沧州距离契丹的实际控制线非常的近,只有几十里的路程。柴荣北伐还有一点值得称赞之处,就是周军从不扰民。周军经过的路线都尽量避开人烟稠密之处,“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3)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柴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