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想法不错,但又用错了人。这次统率南唐军出征的,还是齐王李景达和枢密使陈觉,陈觉继续在军中监视李景达。二人本就不悉兵事,上次在六合的惨败,李璟依然没有吸引教训。随同李景达出征的南唐将领还有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都军使边镐、西北面行营应援都监朱元等人,以及著名猛将林仁肇。

这支五万人的南唐军队,在陈觉的指挥下,从濠州逆淮西上,抵达了紫金山下。关于这支南唐军的人数,《宋史》却说有十万人,而非五万。“世宗征淮南,李景以兵十万保紫金山。”(6)这个数字值得怀疑,今不取。

紫金山又名紫荆山,这座山的具体位置,连宋人都说不清楚到底在哪,胡三省说紫金山有可能就是著名的八公山。而清人顾祖禹则说紫金山位于寿州城东北十里处,但紫金山离寿春非常的近,这是没有疑问的。

虽然此时柴荣不在前线,但周军在向训的调度下,有条不紊的准备迎战。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兵屯于下蔡(今安徽凤台),下蔡位于寿州城北的淮河要道上,张永德驻守下蔡,并制造浮桥,阻止南唐水军救援刘仁赡。

张永德的对手是林仁肇。林仁肇是福建建阳人,本来是闽国裨将,他的兄长林仁翰是前闽王王曦的义儿。因为林仁肇在身体上纹上一只老虎,所以军中称他为“林虎子”,与同是建州人的勇士陈晦齐名。林仁肇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柴荣攻淮南时,李璟在福建募兵,林仁肇才有了用武之地。

两国水军在淮河上相遇,林仁肇的战术是在船上堆满柴草,然后点燃,借助风势去烧掉周军的浮桥。可惜天不助他,风向突然变成西风,火苗向唐军烧过来,林仁肇的计划失败。

林仁肇放火烧浮桥的举动,突然提醒了张永德,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张永德下令,让士兵用一千多尺长的大铁索,拴上大木头,沉在浮桥前十几步的地方。这招很厉害,即使唐军能烧到木头,大铁索也将拦住他们的去路。

这还不算狠的,张永德为了击败南唐军,他暗中派潜水性好的一队士兵,趁夜潜到唐军战舰的下面,用铁索牢牢拴死。随后周军向南唐军发起了进攻,因为战舰没法动弹,南唐军大败,掉在水里淹死的南唐士兵无数。

林仁肇骑马逃去,张永德紧追不舍。张永德的箭术极好,“猿臂善射,癸无不毙,人皆神之。”(7)向林仁肇射箭,但都被武艺高强的林仁肇用兵器给打掉了,张永德长叹:“此壮士,不可逼也。”(8)

周朝的军界,在柴荣时代,明显呈一龙二虎的格局。一龙即柴荣,二虎即张永德、李重进。他们是柴荣最为得力、也是最信得过的将领,能力上都没问题。但有一个问题却让柴荣非常头疼,就是张永德和李重进的私交不好,二人经常斗气。

从血缘关系上讲,张永德、李重进都远比柴荣和郭威的关系更近。张永德的妻子是郭威的女儿,李重进的母亲是郭威的姐姐,这都是至亲。但他们却互不心服,“不相悦”(9)。他们是周军两大王牌,“各拥重兵”(10),一旦二人矛盾升级,擦枪走火,在前线进行内部火并,柴荣的淮南战略有可能就此崩盘。

周军高级将领也知道他们私交不睦,但他们都是国家贵戚,谁也得罪不起,“众心忧恐”(11)。张永德在这件事上做的有些理亏,他居然向柴荣诬告李重进欲谋反,“密表重进有二心,帝不之信。”以柴荣对李重进的了解,李重进绝对不会、也不敢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张永德算得上是周朝名将,但他年龄较轻,比柴荣都小七岁,此年也只有二十九岁,年轻气盛。见柴荣不理他,他又想出一个办法,“一日,永德乘醉,乃大言:"重进潜蓄奸谋"。”(12)估计张永德是借着酒醉,有意在军中散布谣言的,结果导致周军人心大乱,“将校无不惊骇”(13)。

还是李重进为人持重,毕竟他比张永德大了近十岁。李重进有一天单人单骑,来到了张永德的大营,让张永德请他喝酒。在宴上,李重进和张永德推心置腹,半是自辩,半是警告。“吾与公幸以肺腑俱为将帅,奚相疑若此之深邪?”(14)张永德认识到了自己荒唐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向李重进认错,二人握手言欢。周军听说两大将领和好,都出了一口气。

虽然张永德和柴荣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柴荣对张永德仁至义尽。张永德的父亲张颖,本是低级将校,郭威称帝后,因为张颖是郭威的儿女亲家,所以骤得高位,任安州防御使。

张颖脾气不好,动辄暴怒,身边人犯有小过,也加重责罚。“不容人之小过,虽左右亲信,亦皆怨之。”(15)部下曹澄有个女儿,尚未婚嫁,张澄看上了,强迫曹澄把女儿交出来。曹澄怀恨在心,约上几个人,趁夜谋杀张颖,逃往南唐避难,这起意外事件发生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二月。

随后,柴荣大举进攻淮南,并没有忘记曹澄等人,“以永德之故,遣江南李景,令执澄等送行在。”(16)等曹澄等人被押到后,柴荣把他们交给张永德,张永德把杀父仇人悉数处死。

柴荣并不是一个粗枝大叶型的男人,他做事非常细致,常常把别人的事情装在心里,一有机会,就替别人完成心愿。但张永德在诬陷李重进这件事上,做的非常过分,这也是张永德相对清白的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后来柴荣病危时,将张永德从殿前都点检的位置上撤下来,未必与此事无关。

当然,并不是柴荣因此事而放弃张永德,毕竟张永德能力还是有的,柴荣认为张永德做事有时太过幼稚,远不如李重进处事成熟。只是无法理解的是,如果柴荣确实是这么考虑的话,为什么不用李重进主掌禁军,却用了他认为最忠诚可靠的外人赵匡胤,结果一招用错人,满盘皆输。

————————————————————————————————————

(1)(2)《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

(3)《宋史.向拱传》卷二百五十五

(4)(5)《南唐书.宋齐丘传》卷四

(6)《宋史.留从效传》卷四百八十三

(7)《江南野史.林仁肇传》卷九

(8)《南唐书.林仁肇传》卷十四

(9)(10)(11)《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

(12)(13)《册府元龟.将帅部.不和》卷四百五十六

(14)《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

(15)(16)《旧五代史.张颖传》卷一百二十九

论疆域,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都能称大。刘宋的面积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这都是刘裕金戈铁马打下来的,灭南秦、扫北魏、并后秦,场场都是硬仗。刘裕得天下,当之无愧。同样面对封建化、骑兵优势、尚武好战的渔猎民族,刘宋在与北魏的几十年大战,不落下风,宋魏大战打的回肠荡气!北方四州的丢失,也不是北魏的武功所致,而是刘宋内乱所致。寿春之送于北魏,汉中之送于北魏,也全是齐朝内乱所致。隋朝才建立几年,就把突厥打的大败,甚至可汗以做大隋天子奴为荣。唐朝更是把这种优势推向极致,纵使安史乱后,唐朝衰落,但南蕃仍以大唐称呼中国。“胡人呼中国为唐家,华言为唐言。”

如果以统治时间长而论,西夏及定难军统治时间更长,也是三百多年。大理三百多年。辽算是西辽三百多年。高丽四百七十年。柴荣只是命短而已,否则,不可能出现什么小一统的时代。论文化,唐朝文坛之繁盛,论综合艺术水准,论星味绝不输于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不自宋始,唐朝就已经非常发达了。以后会专门讲到这个问题。宋朝也不是近古之世的开端,而是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五代。

第五章艰苦作战

五紫金山下

2周军大胜的消息传到汴梁,柴荣非常高兴。

这时的柴荣已经渐渐从丧妻之痛走了出来,情绪也慢慢平复了。不知不觉间,柴荣已经在汴梁小驻了四个多月,虽然他身在后方,但他时刻关注前线战事。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十月二十五日,柴荣做出一项人事调整。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小说在线阅读_第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柴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第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