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南唐军队在质量和数量上呈大幅下降之势,才是柴荣用兵于淮南的最主要目的。真正的大战略家,从来不屑做纸面文章,机械化的去理解纸面上的战略。柴荣看的非常长远:打掉南唐的反击能力!

然后调头北上,进攻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对一个汉族政权来说,没有收复汉人的传统领地——幽云十六州、凉州、辽东,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大一统,只能算是小一统。柴荣有机会完成大一统,但历史没有给他时间。直到四百年后的大明王朝,才由明太祖朱元璋实现了汉族政权最后一次大一统。

所以,柴荣把难啃的菠萝放在筐子里,反正菠萝也没长翅膀飞不走,现在柴荣重点先吃梨子。

柴荣眼中的菠萝,就是刘仁赡,而除刘仁赡之外的南唐诸将,是柴荣准备先吃掉解渴的梨子。寿州城外有许多可口的梨子,比如皇甫晖、姚凤,而离寿州最近的一只梨子,是盘踞在涡口(今安徽怀远县荆来镇,涡淮两河的汇合处)的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

柴荣派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去替他摘这只梨子。赵匡胤的人生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柴荣在世的时候,赵匡胤绝对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他所想所做的,就是用他一身好武艺,谋取功名富贵。“(杜太后对诸子说)陛下自布衣事周室,常以力战图功,万世而遇一生。方致身为节度使。”(3)”

何延锡是个无名小辈,他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正月二十六日,赵匡胤和兄弟们在涡口大破南唐军万余人,斩何延锡及南唐的静江军使李铎,生擒南唐的天忠指挥使刘崇浦,同时缴获了五十艘战舰。刘崇浦,就是南唐清淮军刘仁赡的侄子。册府元龟卷118

柴荣吃了这只小梨子,觉得不是很解渴。于是,柴荣又让赵匡胤给他摘两只可口的大梨子来。这两只大梨子,一只叫皇甫晖、一只叫姚凤。

刘彦贞在正阳全军覆没之际,皇甫晖和姚凤不敢去送死,连夜退回清流关,固险自守。清流关距离南唐国都金陵只有百余里的路程,是金陵的东北门户。柴荣突然盯上了清流关,原因有两个,一个消灭皇甫晖和姚凤所率领的数万南唐军,二是在李璟的软弱插上一把刀,牵制各路唐军不敢越清流关北上救援寿州。

从涡口到清流关的直线距离有三百多里,中间还隔着许多南唐军据点,所以柴荣选择了偷袭。既然是偷袭,就不能大摇大摆的行军,而是要星夜抄小路前进。赵匡胤接到任务之后,“倍道”前行,很快就杀到了清流关下。

—————————————————————————————————

(1)《旧五代史.王朴传》卷一百二十八

(2)《欧阳修集》卷一百一十四《言西边事宜第一状》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

第五章艰苦作战

一清流关

2

关于赵匡胤奔袭清流关,宋人王铚在《默记》记载了一个很离奇的故事:

赵匡胤奉柴荣之命,率周军数千直扑清流关。不过与皇甫晖率领的十万南唐军打了一场,结果周军大败。赵匡胤有些不知所措,他听说附近有一个从镇州来的赵学究,“多智计”,为乡里所重。

赵匡胤就把老先生请来,向他问计。老学究给赵匡胤献了一条妙计,“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阻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1)赵匡胤喜而从之,果然周军出其不意,拿下清流关。

这则故事的可信程度不高,有三点:

一、《默记》记载这个老学究称呼赵匡胤为都点检、太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此时赵匡胤只是殿前都虞侯。都点检的职务,是柴荣临死前,才提拔赵匡胤的。检校太尉也是恭帝柴宗训即位后才封赵匡胤的,这都是三年后的事情。

二、《默记》说赵匡胤是出其不意,杀进清流关。皇甫晖率南唐军进行巷战,力败被擒。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该书说南唐军有十万,周军只有数千。以数千兵力,在巷战中歼灭敌军十万,似乎周军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

三、《默记》说这个镇州来的老深究居然就是赵普!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普只有三十五岁,无论如何都不算老年人。另外,正史记载赵普是河阳节度使刘词推荐给赵匡胤的,不是在村中隐居。而且赵普是蓟州人,不是镇州人。

这则记载太不靠谱,今不取。

皇甫晖已经得到消息,说有一股来历不明的军队直袭清流关而来。皇甫晖出城布阵,准备迎战,果然发现了一小股周朝军队。还没到皇甫晖下令出击,就有人来报:赵匡胤从山后杀出来了。皇甫晖吓的魂飞魄散,他应该听说过赵匡胤的大名,连滚带爬的逃回了滁州城。

赵匡胤既然来了,就不会空手回去,否则没法向柴荣交差。赵匡胤很有英雄气概,率军趟过了滁州城前的清流水,来到城下叫阵。皇甫晖很有意思,他在城上告诉赵匡胤:“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2)意思是说你赵匡胤要是个君子,就等我出城列好阵后再战,他担心赵匡胤偷袭。赵匡胤果然是个君子,他“笑而许之”。

在野史小说中,赵匡胤善使一条镔铁大棍,武艺高强,对付一个皇甫晖不算什么。二人交手后,皇甫晖很快就撑不住了,赵匡胤用手剑击中其首,周军随后生擒皇甫晖。姚凤也没溜掉,“并姚凤禽之”。滁州轻而易举的被赵匡胤拿下。

赵匡胤攻克滁州后,对金陵造成了极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柴荣让赵匡胤此行的主要目的。周军控制滁州时间越久,打败刘仁赡的希望就越大。赵匡胤没有接到柴荣的调令,所以继续留在滁州。

在守滁州期间,赵匡胤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让宋朝的史官如获至宝,大加宣扬赵匡胤。事情是这样的: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二月的一天,赵匡胤的父亲,也就是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赵弘殷,奉柴荣之命,率军来滁州公干。

赵弘殷来到滁州城下的时候,已经是三更半夜,人困马乏。赵弘殷知道是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守城,便在城下叫门,想早点进城休息。没想到赵匡胤当众拒绝了父亲的请求。赵匡胤说:“父子虽至亲,城门王事也,不敢奉命!”(3)赵弘殷无奈,只好在城外冻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赵匡胤才打开城门,放父亲进城。

不管后来的宋朝史官如何吹捧赵匡胤公私分明,就事论事,赵匡胤做的非常好,为人臣者,就应该这样。虽然古代的“公”实际上还是帝王一家之私,但历史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对古人太苛刻。赵匡胤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不给父亲开后门。忠于职守,不以私亲而违法度,千年之后,赵匡胤这个故事对我们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滁州不是赵匡胤的发迹之地,但却是他政治生涯中非常值得怀念的一个地方,因为他在滁州结识了两个人。这两个人,日后都成了宋朝的名臣,一个是窦仪,一个是赵普。

时任翰林学士的窦仪是柴荣派到滁州清点府库财物的。赵匡胤很有趣,头天晚上他还拒绝父亲入城,第二天就想在官库中揩点油水,被窦仪拒绝了。赵匡胤确实很有肚量,他并没有因此而记恨窦仪,反而更加看重窦仪。

赵匡胤也确实有容人之量,还就是日后对曹彬的态度。在柴荣还在任镇宁军节度使时,赵匡胤就跟在柴荣身边做事,而曹彬是柴荣的亲吏,专管茶酒。有次赵匡胤想找曹彬要点酒喝,被曹彬拒绝了,说:“此官酒,不敢相与。”(4)而是用自己的酒请赵匡胤喝。赵匡胤即位后,对曹彬不徇私情大加赞赏,给予重用,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小说在线阅读_第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柴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第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