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关于柴荣率军渡江,还有另外一种有意思的说法,就是周朝的军队是打扮成商人,骗过了南唐守军,混过淮河的。据宋人著撰的《五国故事》记载,“伪侍中周宗既阜于家财,而贩易,每自滩上通商,以市中国羊马。及世宗将谋渡淮,乃使军中人蒙一羊皮,人执一马,伪为商旅,以渡浮桥而守,继以兵甲,遂入临淮。”(1)

周宗是南唐重臣,也就是后主李煜的岳父,大周后和小周后的父亲。周宗和中原进行羊马贸易,柴荣正是利用这个机会,派出大队精干军人,伪装成过河进行羊马贸易的商人,混过南唐方面的安检点,进入淮南。所谓的羊,实际上都是周朝军人披着羊皮,趴在马上,场面确实很有趣。

经过柴荣的军事改革,周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但却是以陆军为主,不擅水战。现在过了淮河,进入淮南腹地,他们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十二月初,周忠武节度使王彦超率本部在寿州城下大败南唐军二千余人,不知道这股南唐军是不是刘仁赡指挥的,应该不是。几天天,周军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又在山口镇打败一支千余人的南唐军队。

好消息不断传来,但此时的柴荣并不开心。因为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周朝肱股重臣、枢密使郑仁诲病故。郑仁诲是柴荣的左膀右臂,柴荣极信得过他。柴荣北讨刘崇期间,郑仁诲留守东京,“调发军须,供亿无阙”(2)。

可惜郑仁诲命数已尽,未几而终。柴荣悲伤难忍,数次来郑府哭丧,以示惜才之意。料理完郑仁诲的丧事后,柴荣平复了悲痛的情绪,投入到对南唐的这场决定双方国运的战争中来。

至于留守汴梁的人选,柴荣任命镇安军节度使向训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朴为副,另外由彰信军节度使韩通负责汴梁防务,共同看好后院。一切准备就绪,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初八,柴荣率军离开汴梁南下,迈出了征服天下的第一步。

此次南下,柴荣的战略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江东的门户寿州。柴荣又下了一步棋,归德节度使李重进率兵直趋正阳,河阳节度使白重赞率兵屯守颍上。正阳和颍上分别在寿州西边的淮河两岸,柴荣的打算缩小对寿州的包围圈,慢慢吃掉寿州。

周军大举南下,在南唐官场引发了极大的震动,特别是对李璟来说。想必李璟肯定后悔听信了吴廷绍的连篇鬼话,撤了把浅军,让周军轻易渡河。现在不是吃后悔药的时候,必须保住寿州,否则将会在淮南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弄不好整个淮南都要丧失。

北上救援寿阳的人选,李璟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神武统军刘彦贞。刘彦贞是南唐著名的饭桶将军,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好差事给办砸了。此公曾经做过一件特别无耻的勾当,他在主政寿州期间,打着修建护城河的旗号,将寿州附近的安丰塘水引到了护城河。

安丰塘是周边农田水利浇灌的最大水源。安丰塘干涸后,附近耕地没水可用,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此时南唐朝廷又逼着百姓交粮。百姓被逼到上绝路上了,只好忍痛卖地。

刘彦贞手上有钱,但却以跳楼价收购农田,反正刘彦贞算准了百姓急需用钱,坐地起价,狠发了一笔横财。刘彦贞随后又把护城河的水放回安丰瑭,李璟那边也好交待。刘彦贞做人如此无耻,李璟不闻不问。用此人为将,南唐不败,实在是没天理了。

———————————————————————————————

(1)《五国故事》卷上

(2)《旧五代史.郑仁诲传》卷一百二十三

第四章拉开统一的序幕

三御驾亲征

2

李璟任命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带领三万南唐军,火速北上救援寿州。同时,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也率军三万,屯守定远,以为寿州犄援。为了确保长江防线的安全,李璟又派皇六子、安定郡公李从嘉为沿江巡抚使。这个李从嘉,就是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

刘彦贞很快就率军来到正阳,他下令在淮河上打造数百船艘战舰,目的是准备冲坏周军的浮桥,阻止周军过河。这招确实够狠毒,号称良相的周军前线主将李穀有些犯怵了,他可能已经忘记了,三十年前他对好友韩熙载说的那句大话:“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实在不是良相所为。

李穀最担心的是南唐战舰撞坏浮梁之后,淮河南岸的周军进退失据,很有可能被南唐军就地全歼。李穀知道柴荣已经亲征南下,不如将军队撤回北岸,等待皇帝到来后,再随柴荣南下。

这时的柴荣正在赶赴寿州的路上,他已经听说了李穀要将军队撤到淮河北岸的消息,大为震惊,他没想到李穀胆子这么小,而且缺乏远见。如果南唐军在周军撤到北岸后,固守南岸,等到来年淮水瀑涨,周军再无机会渡河,柴荣的淮南战略将就此破灭。

柴荣立刻派太监快马赶到李穀大营,制止李穀的荒唐行为。可等来人到淮河岸边时,发现李穀已经烧掉了粮草,退守正阳。更加可气的是,李穀仓促撤军,丢下了几百名民工,这些民工全都成了南唐人的俘虏。柴荣闻之大怒。

李穀自己是个胆小鬼也就算了,好笑的是,他还想拉柴荣下水。

李穀给已经抵达陈州(今河南淮阳)的柴荣上了一道奏疏,他在疏中极力夸大南唐战舰的作用,说“贼舰中流而进,弩炮所不能及,若浮梁不守,则众心动摇,须至退军。今贼舰日进,淮水日涨,若车驾亲临,万一粮道阻绝,其危不测。愿陛下且驻跸陈、颍,俟李重进至,臣与之共度贼舰可御,浮梁可完,立具奏闻。但若厉兵秣马,春去冬来,足使贼中疲弊,取之未晚。””(1)

李穀所说,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周军强在步骑兵,而在水上作战,则是南唐军的强项。现在的周军战舰,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来说,都不如南唐军。李穀劝柴荣不要拿国家大事开玩笑,还是留在陈州保命吧,臣自会和李重进等人商议,如何打掉刘彦贞。

柴荣看完李穀的这道奏疏后,差点气晕过去,李穀怎么能这样!也太小看朕了。其实李穀劝柴荣不要去前线,也是一番好意,但是如果临阵退缩,只顾保命的话,那就不是柴荣了。高平之战,形势那么危险,柴荣都能挺过来,刘彦贞又算得了什么。

柴荣已经指望不上李穀这一路了,好在他还有别的选择,就是李重进。柴荣给李重进下命令,让他趁南唐军还没有赶到正阳之前,率本部直插正阳,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浮桥。

李穀的不战而退,极大鼓舞了南唐军的士气,刘彦贞见李穀胆小怕事,以为周朝文武不过如此。刘彦贞急于立功,他下令:各部立刻渡河,追击李穀。为了着急赶路,刘彦贞不许将士们吃饭。军人不是钢铸铁打的,不吃饭就没力气,还打什么仗?刘彦贞根本不懂军事常识,他满脑袋想的都是活捉李穀,立下奇功。

刘彦贞出身将家,虽然他根本不懂兵法,但却非常的自负。因为他喜欢射箭,江湖上人称“刘一箭”。其实要比射箭,柴荣都比他强,柴荣曾经在郊外射中几只奔跑时速超过六十里的兔子。

刘彦贞追到寿州,就在寿州就地休整一下,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对刘彦贞轻敌冒进,有不同的意见。刘仁赡劝刘彦贞不要中了周军的奸计,“仁瞻以为周师奸谋,恐其设伏。不如养锐以俟其隙。”(2)

眼前的诱惑,已经让刘彦贞失去了正常的军事判断能力,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刘彦贞反驳刘仁赡:“敌知吾至,则先遁之。不追何待。”(3)再加上同行的裨将咸师朗(4)等人在旁边鼓噪不已,撸袖大嚷要活捉李穀,刘彦贞没有听刘仁赡的劝告,率军继续追击北撤的周军。

饿着肚子的南唐军一路抱怨,等到正阳的时候,唐军将士已经饿的不行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李重进率领的周军。刘彦贞眼睛长在脑门上,也没瞧得起李重进,以为李重进和李穀一样,都是饭桶。

刘彦贞下达了作战布置,不过刘彦贞摆的阵形却闻所未闻。刘彦贞此行带来了一万多马军,他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下令用铁索链将战马都拴在一起,横成一个大阵,号称“揵马脾”。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小说在线阅读_第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柴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第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