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四国如二十五年后吴越向北宋纳土一样,不用战争,而是用战争威慑,逼迫四国纳土,南方遂致统一。

无论王朴指的是哪一种情况,周军都会在南方建立绝对的控制优势。

至于后蜀,周朝平定江东后,对后蜀形成了两面全围。更重要的是,长江天险已为周所共有。可以参见三国刘备从荆州取蜀的战役,当时刘备实力太弱,只有沿长江一线入蜀的路线。而柴荣要灭蜀,则就相当于刘备和曹操合力灭蜀,一路走秦川、汉中从陆路入蜀;一路沿长江入蜀。两路夹击,孟昶能逃到哪里?去大理做寄人篱下的天子?刘禅都没这么做。

后来柴荣取得淮南十四州后,荆南节度使高保融给孟昶写信,劝向周称臣。孟昶就已经动了心,当时蜀中诸将反对的理由是“江山险固”(3)。但如果周朝先平定了江东,蜀中大门洞开,哪里还有什么险固可言。东晋时桓温、刘裕在没有关中侧翼的情况下,从长江单线入蜀,犹能灭蜀,何况柴荣两路夹击?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柴荣并非没有放弃“先取蜀、再取吴”的传统统一路线。柴荣后来北伐契丹,因突然生病,被迫撤军。柴荣准备在病愈后的第一场战争,就是西征后蜀。据《宋史》记载,“周世宗平淮甸,克关南,即议讨蜀而未果。”(4)《宋史》在《荆南世家传》中也提到了此事,“世宗将议伐蜀”(5)。

只是由于柴荣不久后病逝,这个西征计划随之夭折。如果柴荣病愈,以后周的军事实力和柴荣的能力,灭蜀不是问题。孟昶的运气很好,多当了六年逍遥皇帝,直到宋兵入蜀,孟昶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平边策》是王朴生前制定的,王夫之对王朴先吴后蜀的统一计划不太认同,但柴荣并没有完全依照王朴的《平边策》来制定统一路线。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老话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柴荣不会泥古不化,一根筋的去做事。即使柴荣先吴后蜀的完成统一,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分析如上。

王朴的统一战略,表面上都是在啃硬骨头,但实际上完美的阐述了他的“先易后难”战略。先啃硬骨头,恰恰是很好的执行先易后难战略,具体的原因,会在后来柴荣北伐契丹时的分析中讲到。

王朴远比后来对契丹畏首畏尾的宋朝开国名相赵普更有战略远见,赵普的“先易后难”,完全是在做纸面文章。赵普一直反对用兵于幽燕,他没有弄明白,王朴的“先易后难”,到底是指什么。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赵普看出来了先攻契丹的优势,但他对强攻契丹没有信心,所以一直阻挠。

许多宋人都看懂了王朴“先易后难”的真实用意,比如薛居正、秦观、朱熹。他们都认为应该先攻幽燕,次攻北汉。北汉自高平之战后,对中原已经构不成威胁。只要先强攻下幽燕,北汉失去契丹的后援,一战可下之。

比如薛居正谈到这个问题,说北汉是弱,但其弱在“势”,即战争发动能力,而非弱在“力”,即有效的反抗能力。打个比方,此时的北汉,就是笼中的老虎,虽然牙尖爪利,但这只老虎却只能在笼子里抖威风。如果一个猎人想捕获猎物,他是先捕杀野外的老虎呢,还是先捕杀笼子里的虎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关于先取北汉还是先取幽燕的问题,以及宋人如何理解“先易后难”,以后会在柴荣北伐契丹的篇幅中进行详细讲解。

柴荣看完了王朴的《开边策》,大喜,王朴等人所论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及览其策,欣然听纳,繇是图南之意益坚矣。”(6)至于王朴,柴荣“愈重其器识”(7),这个“愈”字,说明柴荣一直就非常欣赏王朴。“未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8)

是人才,就一定要重用。

周军的战略主攻方向,就这样定了下来,

————————————————————————————————

(1)(2)《读通鉴论.五代下》卷三十

(3)《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

(4)《宋史.西蜀世家》卷四百七十九

(5)《宋史.荆南世家》卷四百八十三

(6)《册府元龟.帝王部.访问》卷一百零四

(7)(8)《旧五代史.王朴传》卷一百二十八

契丹军围晋营,晋军食且尽,并不是晋军主将李守贞、杜重威降契丹的主要原因。

否则,如何解释白团卫之战时,“契丹围之数重,奇兵出寨后断粮道。是夕,东北风大起,破屋折树;营中掘井,方及水辄崩,士卒取其泥,帛绞而饮之,人马俱渴。至曙,风尤甚。”

同样是契丹军的重重围困,这次还有大风,没有粮没有水,形势远比这次险恶。晋军在白团卫并不是借助风势取胜的,恰恰是逆风取胜的,只能说晋军有血性,敢于逆境拼搏,总不能这次大捷也算在风的功劳上吧。

这次被围,晋军“食且尽”,说明还有一定余粮,并不是食已尽。

杜重威等人为什么想投降,因为他想做石敬瑭第二,依靠契丹的帮助,推翻石重贵,自己做皇帝!并不是晋军不能打,不敢打,而是杜重威等人不想打。王清将契丹打退,诸将请益兵追之,杜重威不同意,一兵一骑都不发,结果坐视王环战死。“由是诸军皆夺气”,这才是晋军战斗力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王环战死前,就已经看透了杜重威的心思,“上将握兵,坐观吾辈困急而不救,此必有异志。吾辈当以死报国耳!”众感其言,莫有退者。

耶律德光也看出了杜重威的心思,骗他说愿意帮助他灭掉石重贵,立杜重威为中原之主。杜重威大喜,逼迫晋军将士解甲投降。晋军的反应是什么?“军士皆怮哭,声振原野。”将士们不是不能打,不敢打。

杜重威还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将军,他的问题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人品太差。安重荣之败,是出于内乱,不算杜重威的功劳。但张从宾的叛乱,则是杜重威和侯益等人打败平定的。

杜重威的人品非常差,平安重荣时,他就冒过功。后来契丹南下,他坐视契丹抢掠汉人,从来不主动攻击契丹。本来白团卫之战,契丹惨败,晋将想乘胜追杀,又是杜重威从中反对。“属城多为契丹所屠,威竟不出一卒救之,千里之间,暴骨如莽,村落殆尽。”晋亡,不亡于外,而是亡于内。

契丹人都承认灭晋是运气,后唐的灭亡,契丹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认为后唐是契丹灭的。否则,金还是南宋灭的呢。如果要比清源军、吴越,吴越比荆南大多了吧,为什么吴越服宋,荆南却不是很服呢?

吴越、清源是在五代行将结束时,当时宋的统治已经稳定下来。与后梁没有可比性。后梁时,隋只建国六年。后梁惧隋,是因为杨坚打败了突厥。荆南之所以对宋不敬,是因为宋刚建立,荆南对赵匡胤为人能力还不太了解所致。荆南会认为,赵匡胤不过是朱友贞、石重贵的翻版。所以荆南对宋不恭也是正常的。就像柴荣刚即位时,冯道等人也瞧不起柴荣一样。宋朝并不弱,宋人的体质完全不弱于唐末五代,从来没有怀疑过宋军将士的血性和斗志。而且宋军也屡次打败契丹。和宋军相比,契丹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不是这个问题。

秦不是亡于盲目扩张,而是内乱。宋初人口增长是事实,但这不能仅归功于宋朝的生息政策。南方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战乱,人口消耗不大。吴越亡于宋时,有户五十五万。清源军也有十五万户。换成任何一个政权统治,人口都会增长。

王全斌想取大理,赵匡胤不答应,他敢擅自兴兵?蜀乱是谁造成的?王全斌为什么敢不听赵匡胤的命令,依然掠屠蜀中。因为以王全斌为代表的这些乱世武将并不服他。王全斌在跟着李存勖闯荡天下的时候,赵匡胤还没出生呢。如果大理不是强国,赵匡胤为什么不要大理?要不是元朝统一大理,大理现在就独立了。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小说在线阅读_第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o柴狼o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第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