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就在这个时候,金国使臣来了。金使完颜宗望奉阿骨打之命,特来与西夏议和。因为西夏屡次援救天祚帝,与自己作对,如果不管,这事估计就没完了,阿骨打觉得,必须想办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可是该怎么解决呢?派兵进攻?这对于战无不胜的金军来说倒也不是啥难事,只是西夏这种“蛮荒之地”,似乎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相比而言,宋朝的富庶倒一直令他垂涎不已),所以,议和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阿骨打的条件是,如果天祚帝逃入西夏,希望乾顺能把他抓住送来,以后乾顺如果能像对待辽国一样对待大金,金国可以考虑把辽国西北一带割给西夏。最后,阿骨打还说了一句:“倘有疑贰,恐生后悔”。

这就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又打又拉了的,如此一来,轮到乾顺犯难了:此时此刻,该怎么办呢?

乾顺对辽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即位的时候只有16岁,严格来说还只是个孩子,当时西夏在与北宋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丢城失地,看宋朝那架势,似乎不把西夏踏平绝不罢休。最悲剧的地方在于,明知道宋朝亡我之心不死,他却毫无办法。

在这个时候,辽国大哥站出来了,几句话就摆平了此事,这不得不令乾顺感激涕零,在他眼里,辽国就是自己的老大,有本事罩着自己,这棵大树,必须得抱紧。所以在即位至今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对辽国毕恭毕敬,逢年过节必派人去进贡,从来不敢懈怠。

当他得知辽国大哥家里发生了叛乱,而且这次叛乱势头有点大,大到连辽国自己的力量都不足以平定的时候,他毫无犹豫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看来,辽国当年帮了自己那么大的忙,还不求回报,实在太够意思,这个时候该是他报恩的时候了。

可自己虽然几次派兵援救,却犹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止辽国如摧枯拉朽般倒下。现在,金国又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他必须要好好想想了。

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基业,不至于步辽国的后尘,乾顺选择了向现实妥协。他派人向阿骨打送去了表书,表示愿意接受金国的条件,与辽国脱离关系,以事辽之礼事金。

自此,西夏与金国建立了新的宗主关系。

没有了西夏的“捣乱”,金国抓捕天祚帝的进展明显加快。金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1125)二月,天祚帝逃至应州(今山西应县),被金将完颜娄室所获。辽自公元907年建国,至此灭亡,共219年。

金灭辽后,气都没来得及喘一口,就立马撕毁了宋金“海上之盟”,开始大规模进犯宋朝。二月份刚抓住天祚帝,十月份金太宗完颜晟(此时阿骨打已死)就兵分两路攻宋。东路军由完颜宗望(斡离不)率领,攻燕京(今北京市),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粘罕)率领,直取太原。

这注定是一场实力差距悬殊的战争。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军的表现可谓是惨不忍睹。金军十月发兵,一月就攻到了汴京城下。宋徽宗早见情形不妙,禅位于太子赵恒,自己跑到镇江“烧香祈福”去了。赵恒在哭哭啼啼中即位,是为宋钦宗。

此时攻到汴京城下的,只有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六万人,兵力略显不足,并不足以攻下汴京,而北宋全国各地勤王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往京师赶,种师道所帅的十万西军就是其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常年和西夏打仗,战斗力自然比当时宋朝的禁军和其他地方部队要强得多)。金军孤军深入,不敢拖的太久,在逼迫宋钦宗签了苛刻的议和书(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后就撤军了,此即金第一次攻宋战役。

就在宋金还在汴京城下对阵的时候,西夏开始有所行动了。由于种师道前往汴京勤王时带走了西军的绝大部分精锐部队,此时宋朝的西北边防可谓是相当空虚。如此千载难逢的趁火打劫机会,乾顺自然不会放过,他大举出兵,开始进攻宋朝沿边的城寨。

缺少军队守御的宋朝西北地区是十分脆弱的,西夏轻而易举就攻下了宋朝沿边的许多城塞。一路高歌猛进的夏军,打到震威城下,碰了钉子。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个十分、特别、相当悲壮的故事。

震威城位于今天的陕西榆林市境内,是当年童公公主持攻伐西夏时修筑的一座城。要是在以前,西夏人是绝不敢打震威城主意的,现在种师道勤王去了,震威城中兵力空虚,自然也就失去了震慑西夏的作用。

此时主持震威城防务的,是一个叫朱昭的人,他的官很小,小到,仅仅只是一个兵马监押。

官虽然不大,但朱昭显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听说夏军来攻,他紧急招募了一千多人,然后,趁夜劫营。

要是一般人手下有一千人,估计能安下心来防守就不错了,劫营?嫌自己命太长了?

这正是朱昭高明的地方,他自己的话足以解释这一点:“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其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

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

事情正如朱昭预想的一样,夏军毫无防备,被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不小。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wmwm198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第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