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又是一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我后面还会详述,这里就不多说了,现在先说夏宋和谈。

夏宋双方谈妥了条件之后,自然就是签合同了。在夏宋关系史上,所谓的和约其实就是两份保证书,一份是西夏给宋朝的,保证以后不主动打你了,学名叫“誓表”,一份是宋朝给西夏的,和西夏的保证一样,只不过换了个主语,学名叫“誓诏”。这一次,西夏使臣到宋朝进了誓表,宋朝本打算回授誓诏,结果西夏使臣坚决不要,估计是觉得宋朝人不守信用,要了保证书也没用。

不要就不要吧,难道你还能逼着给人家?

童公公说,我能!

或许是西夏使臣的态度让童公公很没面子,所以他硬把誓诏塞给了对方,估计还说了一些诸如“你不拿走我就把你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上赶着给别人送保证书的。

好吧,你非逼着我要,那我就拿着吧。西夏使臣拿着这份誓诏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走到夏宋边境,他把誓诏往地上一扔,扬长而去。

后来这份誓诏由宋朝边将拾得,交给了朝廷。

这下,童公公更没面子了。

不过,考虑到童公公脸皮的厚度,我们应该能想到,他的这种没脸见人的状态,没持续多长时间。

事实确实如此,此时的童公公可谓是志得意满:当朝太尉,手握兵权,皇帝对自己又特别信任,无论怎么看,他都该好好得意一下。

得意之后,就是忘形了。为了进一步迎合宋徽宗的好大喜功,童贯提出了约金攻辽的设想,指望依靠新兴金国的力量,对辽国两面夹击,恢复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对此建议十分赞赏,命童贯具体负责此事,于是就有了宋金“海上之盟”。

宋朝发起的约金攻辽行动向来为人所诟病,很多人都认为,正是这一愚蠢的行动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北宋的灭亡是否源于此,现在还有争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辽国的灭顶之灾到来了。

曾经勇猛无比、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在过了一百多年和平的生活后早已腐化不堪,毫无战斗力可言,金军所到之处,辽军一触即溃,不堪一击。辽天庆十年(金天辅四年,1120),金军攻克辽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1122)四月,金军又攻克辽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至此,辽国已经把超过一半的地盘丢掉了。

面对阿骨打咄咄逼人的态势,天祚帝只有一个选择——跑路。你还别说,天祚帝打了这么多年猎,倒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练就了一身跑路的本事,金军曾经好多次差一点就能抓住他,都被他逃掉了。

宋徽宗正做着恢复燕云十六州的美梦,阿骨打正在指挥部下攻城掠地,天祚帝正不停的奔逃,乾顺这个时候又在干什么呢?

他正在调兵遣将,挽救江河日下的辽国呢。

虽说当年辽国派人毒杀了他的母亲,让他很是痛心,不过辽道宗对西夏并无觊觎之心,在此之后帮助乾顺亲政,对他多有照顾。后来的天祚帝更是相当够意思,别的不说,光是出面为他争取和平就有好几次。要是没有辽国的帮助,乾顺恐怕早已成为亡国之君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大哥有难,他这个做小弟的能坐视不管吗?当然不能!

西夏元德三年(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三月,乾顺听说之前被金军攻破的辽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举起了反金的大旗,便火速派兵五千前往救援,结果没想到辽国人太不争气,没几天就被金军攻破了城池。夏军刚出国境就听说了西京失守的消息,只好退回。

这一次援助西京的行动虽然没能收效,但它拉开了西夏援辽的序幕。五月,乾顺得知天祚帝已经退往阴山,又派大将李良辅率兵三万前去支援。

李良辅率部行到辽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遇到了金军作为侦察部队的两百骑兵。夏军毫不客气,直接将其歼灭。之后,李良辅就地设下伏兵,等待即将到来的金军大部队。

大部队没等到,却等来了一个二杆子。金将阿土罕听说侦察部队被歼,决定亲自前去一看究竟。估计是之前欺负软弱的辽军上了瘾,以为夏军也是辽军之类的无能之辈,阿土罕只带了两百人前去。

这就纯属找死了,夏军伏兵尽出,三下五除二就把来犯金军歼灭,阿土罕连马都不要了,徒步翻山狂逃,才算捡回了一条命。

连败金兵后,李良辅进军宜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与此同时,金军都统完颜娄室也在调兵遣将,打算会一会这支敢与所向披靡的女真骑兵作对的军队。

此时连降大雨,包括李良辅在内的所有夏军都以为金军必不敢来攻,所以放松了警惕,没怎么认真做防范工作。

这正是完颜娄室想要看到的,他把金军分为两部,轮番出动,进攻夏军。

很眼熟吧?没错,这正是当年统安城之战时察哥所用的战术,如此看来,名将总是有一些相同点的。

突遭袭击,夏军只有仓促迎战。金军的战斗力果然强悍,夏军抵挡不住,只能且战且退。

就在这个时候,金将斡鲁率部赶到,立即加入战斗,与完颜娄室一起合击夏军。夏军原本就已落于下风,此时更是难以抵挡,一败涂地,被杀数千人。屋漏偏逢连夜雨,夏军于败退的途中渡河,又赶上了河水暴涨,大批士兵被淹死,损失惨重。

大败之后,乾顺仍不改其救辽之志。七月,他派大臣去问候一直四处奔逃的天祚帝,还送去了粮食。西夏元德四年(辽保大三年,1123)一月,乾顺再次派兵救辽,结果夏军受到金兵阻击,无法前行,只好退回。

五月,金军袭击天祚帝于阴山,这一次天祚帝被打得相当惨,一直同他一起逃命的妃子、子女都被抓了。天祚帝派人向金军送去了国印,表示愿意投降,谈后乘金军不备,西逃云内州(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乾顺看到天祚帝已接近夏境,便派使臣前去,希望天祚帝能到西夏避一避风头。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wmwm198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