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宋崇宁元年(1102),赵佶刚当了三年皇帝,就任命蔡京为右仆射(右相)。蔡京此人除了字写得好(宋朝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说的就是蔡京,后世的人为了恶心他,才把这个蔡改成了蔡襄。事实上蔡襄虽然字写得也不错,但是跟蔡京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其它的简直一无是处,在他的推荐下,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相继入朝秉政。此六人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时人称之为“六贼”。

六贼给北宋造成的最大危害无疑是花石纲了,这些人借着给宋徽宗搜集花石纲的名义在江南横行霸道,四处敲诈勒索,害得民不聊生,最后直接导致了方腊起义。

而在对外政策上,蔡京等人的意见就比较简单了,就一个字:打!

有理由要打,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打,这就是蔡京的想法。

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存在,就别指望夏宋之间的和平能持续下去了。

在对外用武邀功这件事上,六贼中的蔡京和童贯相对比较积极,和其他人关系倒不大,童贯的事咱们以后再说,现在先来讲蔡京。宋崇宁三年(西夏贞观三年,1104)二月,此时的蔡京刚当了两年宰相,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施行他的计划了,他听说仁多保忠与乾顺有矛盾,打算叛投到宋朝,心想如能引诱仁多保忠叛投过来,那绝对是大功一件,于是他急命熙河路经略使王厚招纳仁多保忠。

仁多保忠如何会与乾顺有矛盾,现在已不得而知,可能是仁多保忠一直梦想着总掌兵权,而乾顺却把兵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察哥,仁多保忠一大把年纪了,却还要听从十几岁的察哥调遣,一时气愤,转不过这个弯来,所以打算归附宋朝。

至于王厚,这哥们来头可不小,他是当年宋朝熙河开边的大将王韶的儿子,此时正奉朝廷之命招纳鄯州、湟州一带的吐蕃人。

王厚对蔡京说:“仁多保忠虽然有归附的想法,但是他的部下却无人响应。”言下之意是仁多保忠的手下不来,只把他一个人招来没有用。

蔡京只想着立功,哪管你这些?他三番五次地督促王厚去招诱仁多保忠,王厚被逼的没办法,只好派自己的弟弟去找仁多保忠。

王厚的弟弟一路上小心谨慎,总算找到了仁多保忠,双方谈妥了投降的事情后,他就打算先回去给王厚复命,结果一个不小心,路上被西夏的巡逻兵抓住了。

乾顺闻听此事,吓了一个激灵:连仁多保忠这样的大将都有叛变之心,这还了得?他当即命人赶赴仁多保忠的大帐,夺了他的兵权,把他抓了起来。

仁多保忠一世名将,政治和军事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实在令人扼腕。

仁多保忠虽然已经被抓了,蔡京却仍不死心,命王厚再派人招诱之。

王厚出离愤怒了:之前我就说仁多保忠的手下不愿叛附,只把他一个人招来没用,你他娘的脑子有病,就是不听,害的老子的弟弟都回不来了,现在仁多保忠都被抓了,你还要我招诱他,招你妹啊!

王厚确实能忍,虽说心里不满到了极点,表面上却仍能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他说:“仁多保忠现在已经被乾顺抓了,乾顺就算不杀他,也不会再让他领军了,既然如此,我们就算招降了他,也不过是得到了一个匹夫而已,又能有多大的益处呢?”

蔡京也怒了,我偏要招降他,看乾顺能把我怎么着!他暗中派人以钱财为诱饵,再次派人去招诱仁多保忠。

乾顺这次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人我都抓住了,你们还不死心,把我乾顺当空气了?他立即派出数千精兵前往宋朝延、渭、庆三州,四处掳掠,报复宋朝。

夏宋两国仅仅安享了五年的和平,就这样结束了。

世人都说蔡京很蠢,其实蔡京令人不解的行为还很多,当时鄜延路有个经略叫邢恕,他建议蔡京在熙河路造船,打造水军,然后顺着黄河直捣兴、灵,蔡京对这个方案大加赞赏,命熙河路开始造船。结果连西夏人听说了蔡京的这个计划都笑了:黄河要是能打水战,那猪都能上树了!

此次乾顺虽然气得不轻,想要狠狠报复一下宋朝,自己的军队却不给力,连打两仗都没打赢,损失不小。这个时候他也从最初的气愤中清醒过来,觉得两国和平来之不易,不该就这么轻易把它破坏了。随后他便派人到延州请和,希望双方都能冷静一点,别轻启战端。

此时的鄜延路经略使是陶节夫,此人凭借蔡京的举荐才得以担任现在的官职,所以一切惟蔡京之命是从。他收到西夏的求和表书后,在未请示朝廷的情况下擅自做主,予以了拒绝。

乾顺考虑到,宋朝连打胜仗,自然不想讲和,既然如此,只有给对方一点教训,和谈才有可能。他集结了四个监军司的兵马,进攻宋朝平夏城,杀了宋将杨忠,随后夏军转攻镇戎军,掠夺数万人口而回。打了胜仗之后,乾顺派人到辽国,希望辽国能再次出面为自己讲和。

胜而求和,还拉上了辽国,这次应该没问题了吧?

宋徽宗的答复是,不行!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wmwm198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