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横行天下二十六

“刚才义父说了黄王首先是赢在人心方面,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朱温接着问道。

“再一个来说,李国昌父子占据云州、蔚州跟朝廷抗衡,走的是庞勋的老路,所以难免失败。而黄王不争一地,不占一城。老子说过,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朝廷抓不住他的要害。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吧。”

“这么说,流动作战,要强过据城自守了?”

“不能简单的这么说吧。要看形势而言。”刘冶考虑好大一会儿,接着说道:

“动与定,静与乱,是相反相成的。动能乱定,定亦能静乱。”

朱温听得五迷三道,就说道:

“义父能不能说清楚点。我听不太懂。”

“就按目前来说吧,朝廷希望安定,朝廷强大,黄王弱小,黄王要想战胜朝廷,只有让天下动荡起来,才有可能乱中取事。这个就是动能乱定。”

朱温有点明白了,就问道:

“定能静乱什么意思。”

“假如天下大乱,藩镇各霸一方,朝廷命令不出国门,或者就没有朝廷。要想平定这样的乱世,只有自己先定了,据城守险,才能逐一削平群雄。这就是定能静乱,天下没有以动治乱的道理。”

朱温琢磨着好大一会儿,又问道: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现在李克用也只是败了一阵,卷土重来未可知,黄王也是刚刚过江,还没有定论,一切都是言之过早。你还是准备一下,迎接黄王吧。过几天我就回午沟里了。”

“义父为何不跟我们同去。”

“黄王大军,号称六十万,一旦攻入长安,龙飞九五,我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难道还要给他跪拜不成,何况他向来喊我大哥。再者说来,功成身退,也是先贤的懿范。”

“黄王要是让我来请你怎么办?”

刘冶想了一会儿说道:

“黄王一定知道严子陵不臣汉光武的故事,他如果非要我去,你就带我的两句话给他。”

“哪两句?”

“有光武帝方有严子陵,无严子陵必无光武帝。”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千古明君,方有不臣之人,无不臣之人那就配不上千古明君。朱温也不太懂,只把这两句话记熟了,将来好答复黄巢。

没过多久,黄巢就到山东来招集旧部。朱温这时手下也不过三百人。黄巢见朱温带兵来投,黄巢看了一下朱温和他的兵,不禁赞道:“阿三深得刘大哥真传啊。”当下要请刘冶出山,朱温就将刘冶的那两句话说了,黄巢听后,说道:“刘大哥志趣高洁,我难道非要做个小人,用富贵来玷污他吗?”说罢,嗟叹不已。

黄巢有心要提拔朱温,只是朱温目前资历不著,怕众将不服,就给他添些兵马,镇守东渭桥去了。

横行天下二十七

夏州节度使诸葛爽本来是带兵勤王,结果进军到栎阳时潼关失守,僖宗皇帝也不去向,诸葛爽此人有一个长处,就是善于骑墙,当下就在栎阳驻扎下来,揣测风向。诸葛爽本来是庞勋的部下,后来见庞勋势蹙,就弃暗投明,一步一步爬到节度使的位置,未尝不得益于当年的见风使舵,现在又面临着这么一个新的机会。诸葛爽心想:离的近,看的清。就呆在栎阳没有走。

和他对垒的就是驻扎在东渭桥的朱温。黄巢知道诸葛爽的底细,觉得有谱。就让朱温招降诸葛爽。劝降肯定要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朱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正在为此事发愁。突然手下来报,营外有一个儒士求见。朱温心想:肯定是来混饭吃的穷酸。就对来禀报的士兵说:不见!

谁知过了一会儿,那士兵又来禀报,说那儒生坚持要见将军。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朱温当下有点来气,喝道:

“哪来的腐儒,给我哄出去。”

那士兵见朱温发怒,就说道:

“那儒生让我带一句话给将军,让将军听了再作处置。”

“什么话!”

“那儒生说:将军不想要栎阳吗?”

这句话刚好说到朱温的心思,当下骂了一句道:

“你怎么不早说,快请这位先生进来。”

不大一会儿,只见一个面容清瘦,衣不蔽体的儒生昂然而来。朱温连忙让进大帐之内,彼此寒暄了一下,方知此人叫谢瞳。那谢瞳本来是福州人,来长安是为了求取功名,结果考了三年一直没中进士。床头金尽,才子无颜。也没有路费还乡,只好在流落在长安,朝扣富儿们,暮随肥马尘。过着食客一般的生活。这下见义军破了长安,觉得有机可投,四下干谒。没想到到处不受人待见。遭尽白眼。这才出了长安,跑到东渭桥来了。

朱温将帐中的人挥出,问道:

“先生怎么知道我的心事?”

“诸葛爽在栎阳和将军对垒,学生也是冒昧揣测。”

“先生可有把握说降诸葛爽?”

“把握倒是没有,不过现在黄王势大,只要晓以利害,许以富贵,世上哪个人不是趋利避害的?”

朱温看谢瞳说的挺有道理,觉得此人也不简单,就道:

“你要是能说降诸葛爽,我向黄王给你请功。”

“请不请功倒是小事,只不过当说客是有风险的,当年的郦食其不就给烹了吗。所以学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还望将军成全。”

“你尽管说。”

“先让学生吃两天饱饭,然后再弄一身像样的衣服,这也关系到将军的体面。”

“这事不消多说。”

两天后,谢瞳就去了栎阳,凭三寸不烂之舌,投诸葛爽所好,果然不辱使命。黄巢闻报大喜,就任命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让他带兵去攻取南阳。从此谢瞳就跟在朱温左右了。

横行天下二十八

黄巢虽然占据了长安,但长安周边还是李家天下,黄巢免不了东征西讨,朱温作为黄巢的头号悍将,自然要效命驱驰。旌麾所指,无不克捷。到了金统二年的二月,黄巢封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是同州还在官军手里,让朱温自行攻取。不管是否是伪职,朱温现在已经是坐镇一方的大员了。

接到黄巢的诏命,朱温正在丹州,当即带兵南下。摧城拔寨,朱温原是好手。同州刺史米诚,听说朱温到来,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弃城而逃,投奔河中王重荣去了。

朱温不费多大力气就攻入同州,先封了府库,怕乱兵抢夺。然后带了两个亲随,在大街上巡视,严禁部卒掳掠,因为朱温手下的士兵,多是黄巢拨给的义军,每克一城,都要抢夺一番,作为军资。这次与以前不同,同州将是朱温的治所,朱温以后就是同州的父母官了,老百姓都杀完了当谁的官去。所以攻城之前就下令严禁掳掠。入城之后,朱温不放心,就带几个人在街上巡查。

朱温正在大街上走着,忽然看到一条黄狗,身影一闪,进了一条巷子。那狗很象当年的黄耳,不由触动朱温的情怀。当下就策马追了过去。只见那条狗跑到一个粉墙朱门的院子,从门下钻了进去。朱温来到门前,见朱门紧锁,拍了几下,里面那狗叫了起来,等了一会儿,也没人出来开门。两个随从正要砸门,被朱温喝住。让他们在外面等候。

朱温跳上马背,翻墙进了院子,那条狗扑过来就咬。朱温连忙叫:黄耳。这么一叫,那狗登时停下,一人一狗对视了半天,还真是当年的黄耳。黄耳认出了朱温,立刻扑到朱温腿上,又蹭又吻。朱温蹲下身来,抱住黄耳,眼泪不禁夺目而出。

亲热了好一会儿。黄耳就挣了出来。朝东厢房奔去,朱温跟在后面,那东厢房房门紧闭,朱温拍了几下,只听里面希希索索了一会儿,接着门栓一响。朱温推门一看,一个蓬头乱服的女郎在门后立着。娇怯无限。

那女郎正是张惠。当年一别后,张蕤一家到了长安,所谓字人一说,只不过是张蕤对朱温的托词。张蕤一心要攀龙附凤,所以张惠就蹉跎了好几年,结果张蕤突然暴病身亡。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张惠母亲在长安住不下去,就带张惠到同州来投亲。后来遇到黄巢攻下长安,这家亲戚觉得同州离长安近,不太安全,也挈家远走了。张惠母亲刚好重病在床,不能相从,娘俩就留了下来,后来听说同州要开仗,老太太一急眼,就驾鹤西行了。只剩下张惠一个人,守着老太太的尸体,也是眼看要走上绝路。却遇到了朱温。

这事情虽然巧合,也亏了朱温念念不忘,十几年来一直四处寻访。细算一下,朱温已经三十一岁,与张惠分别已经十五年。

朱温抱得美人归,手下众将都来贺喜,朱温差人将张惠母亲埋葬了。兵荒马乱,也忌讳不了这么多,当下搁了谢瞳的媒人。选定吉日,将张惠明煤正娶。张惠丧母未久,但是孤伶伶一个人,也没人给他做主。况且早就心许朱温,也只好破涕为笑,与朱温珠联璧合去了。

朱温与张惠的姻缘,颇有传奇色彩,方之于刘秀、阴丽华,也不遑多让。正如战地黄花,别样娇媚。一对痴男怨女得偿所愿,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反出大唐》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阿a浪lang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反出大唐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