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这段话的意思是:辛未年的时候,我和嘉善的十位同乡去京城应试,只有的丁敬宇这个人最小,但却极其谦虚。于是,我告诉同乡费锦坡说:“丁敬宇今年必定高中!”费锦坡说:“这怎么能知道呢?”我说:“只有谦虚能够获得福德。你看这十个人当中,有战战兢兢,不敢为人先,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恭恭敬敬小心顺承,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受到侮辱不回答,听到诽谤不狡辩,有比得过丁敬宇的吗?人能够如此做事,即使是天地鬼神都会保佑他,岂有不发达之理?”等到开榜之日,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了凡先生一看丁敬宇,就断定他必然高中,了凡先生是如何判定的?了凡先生虽然学过《皇极经世》,得到了邵雍的真传,但他并未给丁敬宇算卦,他所依靠的依然是天道规律,是根据义理得出来的结论。所以,凡是明白义理的人,即使不会算卦,没有学过风水,他依然有非常高的智慧,有惊人的预测能力。

了凡先生一看丁敬宇,虽然很年轻,但谦虚第一,十个人中没有人比得过他。丁敬宇战战兢兢不敢为人先,非常小心,非常谨慎,恭恭敬敬,人家侮辱他,他也不怒,诽谤他,他也不狡辩,只是一个沉默样子。这是什么?这是谦德!丁敬宇不是傻,更不是笨嘴拙舌不会狡辩,他是在以此来涵养自己的德行,把一切的诽谤与侮辱全都看做是历练自己的磨刀石。这样的人,怎样呢?天地鬼神都会来帮忙,都会保护他,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别人欺负他,但上天不会,鬼神不会,上天和鬼神都敬重有谦德的人,所有才会成就这种人。

结果怎样呢?丁敬宇开榜高中!我们去想,可能在这同行的十个人当中,就有诽谤或是刁难过丁敬宇的人,可能就有觉得丁敬宇很傻很呆的人,但结果一出,全都目瞪口呆,丁敬宇高中,自己却无缘金榜。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都不服,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才学,凭什么样样不如自己的人会得到提升,会得到嘉奖,而自己却不能?原因不负杂,只是缺少了德行而已。果真有德行,谦德很好,没有不顺利的道理,这是了凡先生亲身经历过的,是他的肺腑之言,我们应当牢记。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丁丑年在我在京城,与冯开之相处,我见到他谦虚自己,收敛容貌,小时候的陋习为之大变。李霁岩是一个有着正直诚信性格的好朋友,有时候会当面攻击冯开之的不是之处,但我见到冯开之却安然承受,没有一句顶撞的话。我告诉冯开之说:“福德有福德的开始,祸害有祸害的开始,这颗心果然谦逊,上苍必然会相助,你今天肯定能考中了。”解绑之日,果然是这样。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猜测到,冯开之必然是袁了凡先生的好友,否则了了凡先生不会对其幼年的习性如此了解。冯开之是一个幼年狂妄自大的人,但没想到,短短数年间,他性格大变,谦虚收敛,积累了德行。所以,即使是李霁岩当面指责,毫无情面可言,但冯开之却泰然自若,心态安然,恭恭敬敬,不狡辩,不争吵,只是一味听取劝告,没有涵养功夫的人是做不到的。

了凡先生见此情景,便预料到冯开之必定会高中。了凡先生的判断依据依然是天道规律,而不是风水算卦。福德必定有因,祸事也必定有因。心念谦虚,上苍护佑,这是肯定的道理。所以,冯开之能够高中的原因无他,只是恪守一个谦逊而已。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先白话一下:赵裕峰,名叫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他童年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但却屡次考试,都不能考中进士。赵裕峰的父亲是嘉善县的官员,于是赵裕峰就跟着父亲一起去了嘉善县。赵裕峰非常喜欢钱明吾的文章,就拿着自己写就的文章去见钱明吾,钱明吾见到赵裕峰的文章后,就当面用墨汁涂抹掉了,但赵裕峰不但没有动怒,而且还心悦诚服,速速去改掉了。到了第二年,赵裕峰便考中了进士。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但包含的义理却非常之深。赵裕峰,裕峰是他的字,名叫光远。这人童年时候就考取了举人,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屡次考进士,都落第。偶然的机缘,跟最父亲去上任,来到了嘉善县。因为仰慕钱明吾先生的文章,所以特地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前来拜见。没料到,钱明吾一见到赵裕峰的文章,就用墨汁给全部涂抹了。如果换做普通人,必然不会高兴,可能会大发雷霆,即使不动怒,心中也不会服气。但更出人意料的是,赵裕峰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谦虚有加,心悦诚服,速速修改文章去了。一个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太难得了。先放下文章不谈,单单是这样一种态度,就让无数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凡是谦逊的人,必然会得到提升,必然会得到进步。第二年,赵裕峰进士及第,可见谦逊的效果竟是如此的立竿见影。假如赵裕峰见到钱明吾涂抹自己的得意之作之后,大发雷霆,指指点点,我们说可能赵裕峰会一时快意,但只怕是今生便与进士及第彻底无缘了。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这一段的意思是:壬辰那一年,我到京城觐见皇帝的时候,与夏建所会晤了一次。我见夏建所神气谦虚,仪态谦卑,谦逊之光熠熠逼人,出来后我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人发达的时候,还没有启发其福德,先要启发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启发开,那么表面必然会落实到实际,放肆必然会收敛。夏建所能够如此温厚良善,这是上天在启发他的智慧与福德。”等到开榜,夏建所果然高中。

了凡先生见到夏建所之后,见其神气谦虚,仪态卑下,故而发了一段议论。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段议论。为什么上天要让一个发达兴旺,必须先要让他的智慧得到提升?智慧提升了,为什么就会有福德?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什么是智慧?智慧,它是人的本性的一种流露,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状况之中,智慧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智慧,不是聪明,不是尔虞我诈,不是倚强凌弱,聪明只会制造问题,不会解决问题。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常常看到一种情景:某人冤死后变为厉鬼,然后开始报复杀害自己的人。这时候,杀人者往往很害怕,会找个高明的道士帮他解决问题。道士也不问青红皂白,立刻采用大鬼压小鬼的方式,将厉鬼制服。厉鬼可能已经降服了,已经不能作乱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厉鬼的冤屈还在。

我们知道,灵魂不死,如果某一天,厉鬼转世,化身为人,他依然还是要报仇雪恨的。所以,打压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仇恨和冤屈加深。智慧的做法呢?化解厉鬼的冤屈,让厉鬼得到超度,得到幸福。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来,一切冤屈都能化解。忏悔自己的罪过,为亡者诵经祈福,希望他得到提升,这是智慧。再比如,中医和西医的差异,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西医常说要“消毒”,意思是把有害的细菌全部杀死,而中医却说要“解毒”,意思是要把一切有害的细菌全部化解,让他们变为好的细菌,对人有帮助的细菌。西医聪明,中医智慧,我们从这一点上也能体味出智慧和聪明的含义来。

智慧有了,你才会积功累德,处处都是你积累德行的地方。比如周文王,他不是马上打天下,而是以德服人,先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然后齐家治国,最后拥有天下。马上打天下,这已经很落后了。在周文王时期,天下三分之二的百姓归心西周,天若假年,周文王可能会兵不血刃就能得到殷商的天下,哪里需要动用武力呢?天子之位,富有四海,不过是以智慧之法做事情,事情做了,就是无量福德。因此,如果想要积功累德,想要发达行为,你首先要把智慧提升,智慧是你积功累德的保证,若无智慧,处处都是造业的地方。这就是了凡先生所说的,上天要让一个人发达,首先先要开启他的智慧,这是前提,智慧一开,福德自来。

所以,当了凡先生看到夏建所谦光逼人的时候,他便铁口直断:“夏建所必定能考中进士。”,谦光逼人,这是大智慧,以此来做事情,必然得到大福德,这个福德便是“及开榜,果中式。”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小说在线阅读_第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末法凡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第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