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善事而内心不执着于善,那就非常随意行善,都能让善事圆满无缺。若是内心之中执着于善事,那即使一辈子勤勤恳恳行善,也只是半善而已。譬如用钱财来帮助别人,向内不见自己,向外不见所帮助的人,中间不见所布施的财物,这叫做三轮体空,这叫做一心清净,那么即使用一斗的米布施也能种下无量无边的福德,一文钱也能消掉上千劫的罪业。倘若做不到三轮体空,一心清净,那即使用几十万两黄金布施,这个善行依然不圆满。这也是一种说法。

我在前面讲过一个类似的义理,引用的是《金刚经》中的句子,现在重新解读一下这个义理。

我们知道,人之所以不能成佛,不能成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执着的原因,所以佛陀教人放下执着,让人成就自在法身。本来自性之中具备万德庄严,人只要见性,看到真正的自己,德行就圆满无碍了。自性之中的德行,广大无边,都是满善,就像一个圆一样,你增加了,他不是圆,你减少了,他也不是圆,增不得,也减不得。但想要见到这自性之中的万德,就必须放下执着。

事有多种,道理只是一个。了凡先生举的是布施的例子。心中没有执着了,你用钱去布施,因为早已不在执着这是我了,也不执着所布施的东西,更不执著所布施的人了,这就与自性相应了,说得直白一点,这种放下执着的布施,他原本就是自性中的德行,自性中的德行都是满善,你说这个功德有多大?只有放下执着的布施,才能称得上三轮体空,一心清净。一心清净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事情虽然做了,但是念头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都没有,内心处在清净之中。看到别人困难了,在不起心动念的情况下,起无缘大慈,无缘大悲,同体大慈,同体大悲,用财物来帮助别人,这是无量无量的功德。虽然你布施的财物很少,只有一毛钱的布施,但因为你引发出来的是内心之德,所有他能起到巨大的效用,能够积累无边的福德,消掉无量的罪业,原因在此处。如果不是这样,你用几十万两黄金布施,数额巨大,但几十万两黄金与自性中的德行比起来,依然是九牛之一毛,福德很小很小。其实,如果再具体讲,即使你把大千世界用黄金铺满,以此来布施,这与自性中的德行比起来,仍然是九牛之一毛,完全不能对比。原因就是,自性中的德行具备万种庄严,不是人力所及,但却是人心所及的。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白话一下:什么叫善事的大小呢?以前卫仲达在翰林院做官的时候,魂魄被小鬼勾到阴间,主事的鬼让人呈上他的善恶两种簿子,等到善恶簿子都到了,发现卫仲达的恶录簿装满了整个庭院,而善录簿却仅有一双筷子那么一点儿。小鬼用秤称了善恶两个簿子,结果装满院子的恶录簿却很轻,而只有一双筷子大小的善录簿却很重。卫仲达说:“我年龄还不到四十呢,怎么过恶这么多呢?小鬼说:“只要你的念头刚一不正,就是恶事,等不到实行。卫仲达问善录簿上究竟是什么事情?小鬼说:“你在阳间做官的时候,朝廷要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奏皇帝,阻止这件事,这就是你上奏的奏折。卫仲达说:“我虽然上奏了,但朝廷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于事无补,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小鬼答道:“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但你的这一个善的心念,已经装着亿兆黎民;假如朝廷听从了你的建议,那你的功德就更大了。”因此,心怀天下国家,虽然善事很少,但却至大;假如只为自己,那即使善事再多福德也会很小。

对于这个故事,人们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魂魄被勾到阴间去了,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范围。在古代,这样例子有很多,近代的案例也有。有个国学大师叫章太炎,民国时候的人,鲁迅先生的恩师,像周作人,钱玄同,黄侃等等,都是出自章太炎门下。章太炎为人正直,品性很好,因为德行操守都很好,所以被东岳大帝看重了,每每到了晚上,机会有人抬着轿子来接章太炎先生,让他到东岳大帝哪里做判官,帮着审理案子,章太炎去了很多次,白天办公,晚上就去阴间审理案子。这个故事并非虚构,而是由章太炎的女婿朱镜宙老先生讲出来的。以前净空法师在讲经的时候,也经常提到这个例子。所以,被阴司摄魂到阴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古代有很多,现代也有。

卫仲达被摄魂到了阴间,当小鬼拿出善恶簿子来的时候,一定吓得瑟瑟发抖,因为他的恶录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而善录簿却只有一双筷子大小,在我们常识里面,不用说都知道,一定是生前恶事太多,而善事太少,两者不成比例。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用秤一称,恶录簿反倒很轻,而善录簿却很重。卫仲达也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小鬼的解释道:“一个念头不正,就是恶,并不是等到你去做了才算恶事。”各位,这与我们人间的判断标准不同。按照世间的标准来论,不管一个人多么坏,如果只是念头很坏,并未采取行动,那我们就判断不了,觉得依然是个好人。譬如,有个好色之徒,很想把某个女人霸占,但他只是想想,并未去做,依照我们世间的法律是无法给此人定罪的。如果采取行动了,霸占未成,我们可以给他定罪,所以一定是他采取行动之后才行。但阴司不一样,只要念头刚一不正,刚产生一个恶念,这个恶事就产生了。为什么儒家注重慎独,原因就在此处,不让人产生恶念,孔子所说的“思无邪”,也是讲这层意思。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做个说明,看看这并未实施的恶念有多大危害。明朝的俞都,是嘉靖年间人,俞都为人看上去很慈善,博学多才,放生、戒口过、戒邪淫等等,种种善事做了很多,那他境况如何呢?他有五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夭折了,第三个儿子也走失了,等于一个儿子都没有,后继无人。还有他的四个女儿,三个女儿都死掉了,只有一个孤女。俞都的妻子,日夜想念儿女,每天都泪流满面,结果眼睛失明了。俞都是个才子,但屡次考试都不中,穷困潦倒之惨状,到了揭不开锅程度。俞都对灶神很虔诚,到了腊月,都会焚香祷告,觉得自己是个大善人,为什么会弄到如此地步,声泪俱下,闻者动容。

俞都四十七岁的时候,除夕之夜,忽然听到叩门声,打开门,进来一位姓张的先生,仙风道骨,不似凡人。俞都给张先生讲了一遍自己的境遇,问为何会这样。张先生说:“你恶念太重,只做表面文章,不图实际。别人放生,你就跟着去,如果别人作罢,你也就作罢,打开你家厨房,看看上面有多少鱼虾,怎么还说自己慈悲?你爱惜字迹,不污秽神明,看看你家窗户上,有多少圣贤经典文章?你何曾制止过?甚至你的家人用这些承载圣贤文章的纸来擦桌子,你还说你没有污秽圣贤经典?你看到美貌女子,心中便久久不能忘怀,虽然没有去做,那是因为没有缘而已,若有缘,你自己问下自己,能做到坐怀不乱吗?如此种种之事,你做了许多,你究竟是在欺骗自己呢,还是欺骗上天呢?”张先生一席话说完,俞都目瞪口呆,并请教解救之法,于是张先生告诉俞都,要澄净心念,不起恶念,不图虚名,专务实际,才能彻底解救。张先生讲完,就到了俞都家的灶台前,转眼不见了。俞都定睛一看,才发现和自己所供奉的灶神是一个人。从此之后,俞都开始澄净心念,被改名为“净意道人”,一念不起,万善相随,终于成功了。后来,俞都盛名远播,考中了进士,妻子复明,多年不见的儿子也失而复得,种种吉祥,说之不尽。晚年,俞都写了《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详细描述了自己澄净心念的过程,影响巨大,教化了许许多多的人,成为了中国非常著名的善书。

各位网友,我讲这个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恶念的危害,是为了解读什么叫“一念不正即是恶”,相信各位看完之后会有所领悟,不再赘述。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卫仲达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虽然事情未成,却功德浩大,以至于罪恶盈庭的恶录簿,居然比不上这只有一双筷子大小的善录簿呢?原因并不复杂,当时卫仲达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是为天下计,心中装的是亿兆黎民,所以功德浩大,非是小善所能比拟。如果他当时想得是升官发财,或者别有用心,纵使也上奏劝谏,那效果就要差很多。各位,但凡为天下苍生计,不为自己着想,这个功德就无量无边,假如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虽然是善事,这个福德也会很有限。我们看范仲淹,为什么他会取得非凡的成就,受到圣贤人物的一致好评,我们看看他说的话就明白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胸襟?范仲淹这句话,与佛教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含义极为相近,心中都是装得是天下百姓。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常说的话是“我怎么了,我们家怎么了”,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要行恶,即使行善,又会有多大的功德呢?所以,凡是行善,必须要扩充自己的心量,放大自己的心胸,这样才会使善功浩大无涯。

卫仲达并未劝谏成功,但却居功至伟,假如劝谏成功,那这个功德就了不得了。所以,不用担心事情不成功,尽力去做就是了,凡是善事,竭尽一生之力去做,即使事情未成,但善果必然会结。如同孔子一样,虽然知道各国诸侯都不会接受自己的仁义学说,但依然孜孜不倦,周游列国,演义说仁,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原因就是善论心,不论迹,道理在此处。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小说在线阅读_第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末法凡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第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