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先白话一下:什么叫真善事,什么叫假善事呢?往昔的时候,有几个学习儒家思想的学生前去向中峰和尚讨教,这几个学生一起问中峰和尚:佛教中经常说因果报应的事情,就像影子跟随着形体一样,非常迅速。但现在有个人行善积德,他的子孙却没有兴旺发达;有个人造作罪业,坏事做尽,但却家门兴旺,佛陀所说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中峰和尚回答说:“这些人心境受到世俗污染,眼睛为外物蒙蔽,所以才把善事当做了恶事,把恶事当做了善事,这样的事情非常普遍。他们不羞愧自己颠倒是非黑白,反倒抱怨起上天因果报应有差别来了,有这种道理吗?”几个学生说:“善事和恶事怎么会颠倒呢?”中峰和尚让几位学生试着描述一番什么是善事和恶事。有个人说:“骂人打人就是恶事,敬爱他人,待人有礼,这就是善事。”中峰和尚说:“未必是这样。”又有一个学生说:“贪财盗取就是恶事,廉洁自守就是善事。”中峰和尚说:“未必是这样。”这几个学生说了很多善事和恶事的情形,但中峰和尚都说未必就是这样。

几个学生在拜访中峰和尚的时候,便向中峰和尚讨教善恶的问题。如果细细来讲,这一段便是宋明理学和佛学之间的一个巨大分歧点。这几个学生,他们是学习儒家经典的人,是儒生,所以他们所说的话,更多的反映出来的是当时的宋明理学观点。宋明理学,从北宋周敦颐提倡,后接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人,将理学推向了巅峰,尤其是朱熹这个人,他一边在书院讲学,一边著书立说,阐发变了味道的儒学观点,导致在元明清的时候,程朱理学压倒一切学派,成为了世之显学。儒家学说,自汉朝到北宋这一段时间,大约一千余年。再这一千年余年里,历代学者都是述说儒家,对于孔颜心法避而不谈,只是综述,而不阐发。从周敦颐开始,儒家心法开始得到阐发,二程和朱熹,更是大力弘扬,大谈儒家性理学说,让儒家道统大放异彩。本来,让儒家道统得意延续,让孔颜心法得到传承,这是件极好的事情,但坏就坏在他们在所阐发的儒家学说中掺杂了其他的东西,结果导致了儒家学说的变质,这就是程朱理学。

二程和朱熹的天赋是极高的,他们天资聪颖的程度,超过一般人很多。那程朱理学错在哪里呢?朱熹自己说,他在佛家和道家的典籍中出入几十年,都没找到本性之理,后来他再次研习儒家六经,终于在六经中找到了天理。但实际上,这是朱熹撒的一个大谎。不管是二程,还是朱熹,他们在生的时候,经常与佛门高僧交往,参禅修观,样样精通,以他们的修养来说,并不输给当时任何一个出家众。他们明白了佛家之理后,再反复研读儒家六经,最后发现古今圣人原来所说只有一理。但为了闭塞后学,二程和朱熹动了私心,说自己的学问都是从六经中得到的,释氏只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朱熹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否定因果,污蔑佛教,畅谈因果根本不存在,真可谓用心良苦。正因为二程和朱熹如此注解儒家经典,否定佛教,才导致后来的学者再也没什么造诣了,因为他们早已把后学参透孔颜心法的大门给关闭了,断送了无数人的慧命。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明代的王阳明,他开始研习儒家六经的时候,非常佩服朱熹,觉得朱熹修为极高,自己一定要按照朱夫子的话认真履行。王阳明看到朱熹在注解《大学》的时候,对于“格物”一说,朱熹注解说要穷尽事物之理,每一件事物都穷尽了道理,都明白了事物所以然的道理,就可以通达天理。就为这一句话,王阳明开始格竹子,他要穷尽竹子的道理。当时还有一个叫杨子的人,也跟着王阳明一起格,都想要穷尽竹子的道理。两人对着竹子开始格,不吃不喝,也不睡觉,对着竹子格。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杨子受不了了,要退出。王阳明还说杨子,你这不行,得坚持下去,就能明白竹子的道理了。结果,王阳明坚持了七天七夜,也没把竹子的道理格明白,差点儿没把王阳明给饿死。通过这件事,我们就知道程朱理学的弊端了,当然朱熹所注解的错误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只是特举例说明一下而已。

既然讲了这个故事,就把“格物”这个词顺便解释一下,否则网友该问了,你说朱熹解释的不对,那到底该怎么解释?简单解释一下。格,革除、格斗的意思,我们用电脑,有时候需要格式化,“格物”的“格”,也是这个意思,去除之意。物,这个词好解释,事物的意思,在这里指私欲。所以,格物就是革除私欲的意思。私欲革除了,没有私心了,才能致知,才能诚意正心,才能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修身养性的基础就是去除私心,不是让你先穷尽事物的道理。稍微一想就能知道,现在的事物庞杂多样,无量无边,如果一件一件去穷尽道理,即使把人的寿命延长一万年,恐怕也只是所穷尽的事物有限,未穷尽的事物无穷。所以,格除私欲,这才是孔子的本意,古代的圣哲大都支持这种说法。因为,私欲革除,自然能够诚心正意,于圣人所说之理必然大明,复我本性风光,一件事物穷尽了,件件事物也就穷尽了,因为事物之理是相同的,只有一个道理。如《坛经》所记载的那样,慧能大师通晓《金刚经》之后,一切经典就都通达了,所以有人问慧能大师的时候,大师只让让人念诵一下句子,虽然大师从未听说过这句话,但照样能够正确解释,没有一点儿错谬之处。究其根本原因,慧能大师早已去除私心,早已明心见性,所以才能有如此智慧,如此造诣。关于“格物”简单说一下,如果细说,就要费很多笔墨了,如果还有问题,网友可以回帖的时候附上,我会给大家细细说。先回到主题上来吧。

几个儒生,因为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所以他们一说话,便说佛家虚妄,不存在因果,佛家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都是程朱理学惹的祸。对于几个儒生所说的“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可参看我在前面所解说的盗拓和颜渊一节,自然也就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了,不再详细叙说。

和这几个儒生一样,为什么大都数人都说因果不存在,都说“做善不得福,作恶不遭殃”呢?中峰和尚的回答可谓一语中的,他说之所以人们存在这种错误观念,根本原因就是“凡情未涤,正眼未开”,心境受到污染,眼睛又被外物蒙蔽,导致一叶障碍而不见森林,错把善事当做恶事,把恶事当做善事,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因为颠倒了善恶,颠倒了黑白,把事情做错了,你说因果不存在,你说天道不存在,这天道岂不冤枉?但几位儒生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善事和恶事怎么可能会搞错,怎么可能会颠倒?于是,他们纷纷举例,纷纷描述自己所认为的善事和恶事,但中峰和尚不住的摇头,全部予以否定。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事?中峰和尚在下一段中给出了答案,我们继续看下一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小说在线阅读_第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末法凡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第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