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通过这种先王之道,通过天道规律,不仅仅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连一个国家的兴衰都能判断出来。在《国语》里面,也有一段记载:单襄公受周定王委托到宋国去,要路过陈国。结果单襄公到了陈国以后,他看到道路上杂草丛生,河上没有桥梁,谷场也没有修缮,野外堆着粮食,迎宾不接待客人,路政不检查道路,厨师不供应饭菜,宾馆客栈都关门大吉,老百姓都忙着为一个姓夏的官僚搞建筑。单襄公出使回来以后,他跟周定王说:陈王即使没有遭遇不测,陈国肯定也要灭亡。”接着单襄公就把在陈国所看到情况和周定王说了一遍,并细致地分析,运用先王的教诲做了一个系统的讲述,最后说:“陈国灭亡是肯定的了。”这个故事在《国语》中有记载,是真实的事情,清代吴楚才所选定的《古文观止》中也把这个故事选上了,把标题定为了“单子知陈必亡”。结果呢?周定王八年的时候,夏征舒杀了陈灵公。过了一年,楚庄王就攻入了陈国。实际上,单襄公在经过陈国的时候,陈国的人就都穿上楚国的服饰了,这都是一种被楚所灭的征兆。

事实上,不仅仅是《左传》和《国语》这样的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的事例非常多,这在《二十四史》中俯拾即是。比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谋略过人,除了“谋圣”张良外,连韩信、萧何都难以与陈平比肩。但是陈平知道,自己一生用计太多,都是阴谋诡计,后代是不可能发达了。我们看《史记》,结局果然不出陈平所料,陈平的后代一个都没起来,反倒是谋略处处低于陈平的周勃后代发达了,其原因就是周勃要比陈平厚道许多。我们平常说,作人要厚道,这里面的道理实在是太深了。所以,只要观察一个人言行举止,然后对照着经典一一比对,便不难判断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来,符合天道的就是吉,不符合的就是祸,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这段的意思是:凡是吉凶先兆,发于内心,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个人很厚重,往往就能招致福德,这个人很刻薄,往往就能招来祸害。世俗人的眼睛大多被蒙蔽了,看不到这些,所以才说祸福不定,不可预料。

《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没有门进来,是人把门打开了,祸福才走了进来,完全都是人的作用。这个门,就是人的内心。内心善,福就来了,内心恶,祸就来了,所以是“惟人自召”,是自己感应来的。内心善良,这个念头刚产生,即使没有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福就能感应到你的善良,就会迫不及待地找上门来。有人说这是一种磁场,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波动,是一种气场,不管是哪一种,但这个规律是肯定的。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要长存善念,这个善的念不能丢。《中庸》里面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人人都有,他是一种情态,人很难做到没有喜怒哀乐,这是很难做到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人很难做到无念一样,意思很相近。有了喜怒哀乐不可怕,只要“中节“就行了,意思是你所发出的喜怒哀乐要在道中,不能偏离了天道。比如你以助人为乐,这个值得高兴,这就“中节”了,它是正道。反过来,如果你以作恶为乐,这就不是中节,他偏离了中庸,违逆了天命,祸害就不远了。

善念有了,通过四肢表现出来,表里如一,这就是你的福气。各位网友,福之气,说到根本上是善之气,善心才会产生福气。如果一个人很残忍,非常刻薄,像纣王或是酷吏一样,那他会产生暴戾之气,这也是一种气,但性质就变了。

什么是厚重之人呢?厚重,道德深厚,稳稳当当,不管你说什么,依然是按照道德标准办事,这样的人就是厚重之人。我们常说“厚德载物”,这“厚德”载着何物呢?这个物,指的是物质,是财富,是高官厚禄,是健康长寿,能够有道德,这个物才能载起来,因此袁了凡说厚重的人能获福,其根本原因在此地。那么反过来,没有道德的人,对人很残酷,做事很轻佻,光想自己不想别人,这样的人就是刻薄的人。因为刻薄是恶心,他一定感召来灾祸,因此袁了凡说这样的人多半能致祸。

然而,大多数人看不透这一层道理,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个规律需要很长时间去验证,今天你做了很多好事,但十年之后你才获得了很多福德,或是财富,或是其他的东西,但你获得了,你能联想到这个福德是你十年前种下的吗?我想多数人是想不到的。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远的时间呢?我们就更无法想象了。作恶反之,都是同一个道理。正是因为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验证,所以我们就不相信做善得福、作恶得祸了,因此才会说祸福无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二是这个规律很深奥,很不容易被人们弄明白,从而导致了人们的错解。这个规律,本是圣人观察天道以及历代兴衰而得出的不刊之论,但因为天道绵远,不易测知,所以虽然历代圣贤人物一遍一遍的注解,不断的阐释,但人们依然无法理解这种隐藏在事物背面的规律性,进而导致大多数人说祸福无定,根本无法预测,这也是一个原因。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这段的意思是:只要真诚到与天地融为一体,福报要到来了,观察他的善行,就一定会先知道。灾祸要到来了,观察他的种种恶事,必然也会先知道。现在想要获得福德,远离灾祸,先不论行不行善,先要把过错改了。

至诚合天,意思是达到了最高的诚,那就和天道一体了,和天道一体,顺着天道办事情,顺性而为,福报自然就来了。一个人有没有福报要看什么?不用算卦去,你只要观察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了。他善行义举做得多,即使命运不好,福报也会靠近他,天佑善人,这是一定的道理。反过来讲,观察一个人有没有灾祸,也不用求神问卜。恶事很多,满心都是邪念,然后希望通过求神问卜的方式化解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老百姓常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天理,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多行不义,结果是必须灭亡,说的非常肯定,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所以,只要一个人作恶很多,不用去思考,就直接可以判定他一定灾祸连连。古代有个人非常官僚,坐着轿子,仪仗队很整齐,当时显贵一时,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正在路上走着的时候,碰到一个相士,这个相士很不知趣,不小心得罪了这个官僚。官僚很生气,要惩罚相士。很多人都替相士担心,觉得这是个大麻烦,但相士很淡定,和没有这回事一样,他说:“这个官僚已经是棺材中的人了,他还能惩罚谁呀?”三天后,官僚暴毙。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不管他是多么显赫,多么有荣耀,只要他坏事做绝,灾祸就会自动找上门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保护善人,能够修养道德,老天爷就是你的贵人,他会帮助你,会成就你。那么反过来讲,如果经常做恶事,那就是和天斗,和天争,人又怎么斗得过苍天?民国时期有个叫王凤仪的老人,他说多做坏事,必然就吃了天道的亏,我觉得王凤仪老人的这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小说在线阅读_第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末法凡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第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