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什么叫立命之学?简单地说,就是树立命运的学问,这和百度百科上面所说的“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意思不太一样。这个很难理解,因为人生下来命就已经定了,为什么还要立呢?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解。人生下来,命已经定了,我们也说已经立了,但这是宿命。啥叫宿命?宿,过去。因为过去的原因,而形成了这个依靠肉体凡胎而存在的命。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一个“宿命”词语,就把改命的方法揭示出来了,也就是本章的标题“立命之学。”宿命是因为过去的原因造成的,那如何改呢?办法只有一个,把过去的原因消掉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受命运的摆布了。但是仔细想想,也不现实,都是过去的东西了,我们怎么消掉呢?标题不展开讲,留待以后解释。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句话大意是:我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功名,改学医,并且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医术学得精,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袁了凡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母亲非常有智慧,让他学医。为为何说袁了凡的母亲有智慧呢?因为袁了凡学医,是一件一举四得的事儿。哪四件?第一件:养生,也就是可以养活自己了。第二件:济人,可以帮助别人。第三件:成名,可以靠着这个本事成就名望。第四件:父愿,这是父亲的夙愿。

对于头一件事情,我不用多说,这是最基本的,如果靠着一种职业却不能养活自己,那就不能称为职业,只能说业余爱好。

第二件事,帮助别人。古人有句话: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如果细细推敲这句话,这意味就深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医生跟宰相是救人的,医生在医院,宰相在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救人。因为是救人的职业,所以时间久了,功德就很大。宋朝宰相范仲淹在还没做宰相以前,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卦先生,他就询问算卦先生:“你看我能当宰相吗?”算卦先生说: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当宰相呀?”范仲淹紧接着问:“那你看我能当医生吗?”算卦先生很不解,觉得宰相和医生这两个职业实在是相差太远,让人竭尽脑筋也想不出来,这两个职业究竟有什么关联?于是算卦先生就问范仲淹:“这两个职业有联系吗?”范仲淹说:有。只有这两个职业是救人的。”算卦先生大为诧异,一个小小年纪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志向,于是看看范仲淹便说:“你能当宰相。”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但里面所蕴含的哲理却很深。我记得有一首偈子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念就像个画家一样,能画出各种东西,大到虚空宇宙,小到微尘芥子,你的心念都能创造出来。这个哲理本是佛教中的,是佛教最为根本的理论,我现在拿过来解释范仲淹,诠释袁了凡。

通过刚才的故事,我们知道,范仲淹虽然一介书生,但是却心怀天下,心里面就只有老百姓,这是范仲淹的志向。平常的时候,我们如果解读这个故事,一定是说范仲淹因为心怀天下,从小立下了志向,于是经过多么多么的努力,于是终于当上了宰相。我看过很多书,对于这个故事大都这样解读的,但我感觉这样说还不够透彻,至少理没有讲透。如果不讲出“一切唯心造”的原理,也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偈子,这个故事根本就无法讲透。范仲淹心怀天下,时时刻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便是他的心念。有了这个心念,按照“一切唯心造”的原理,那么做君王或是做宰相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大了。当然,这不是说一定就能做君王做宰相了,这里面还缺乏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范仲淹如果只是心中想想,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但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努力读书,也不参加科举,能当宰相吗?一定当不成!那么这个“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等等一切的准备工作叫什么?这叫缘,没有缘,一切事都是画饼。往常我们解读这个故事时候,就是太注重缘,而不讲因,不讲发心,这短短不能成事,因为发心远远比缘要重要得多。看看身边的例子,有的人也很想当宰相,也想挣大钱,于是一心只想做宰相,只想挣大钱,也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但是结果如何呢?都失败了!我们身边这种人大有人在,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注重缘了,而忽略了因,忽略了发心。上天不会成就有功利之心的人,但却愿意帮助有善念的人,也就是儒家说的“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如果说,处处想着挣大钱,结果就挣大钱了,那他挣到大钱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他多么刻苦,多么聪明。我承认,心中处处想挣大钱,结果挣到大钱的人也有,而且这种人属于多数,比如很多老板,完全不讲道德,但是也身价过亿,这个原因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我在以后的章节会讲到,请网友继续关注就会知道答案。

第三件事,成名,学医可以成就自己的名望。这句话的解释只有一个,但理解确有两种。一种是说,袁了凡通过学医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一种理解。还有一种,就是袁了凡成为名医,就可以救济更多的人了。翻译只有一个,就是成为名医,但两种理解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发心不同,前一种是功利心,后一种是慈悲心。我个人倾向后一种。如前面我们所说到的,袁了凡的母亲是个很有智慧的女性,家教很好,断断不会如此功利心强。俗话说:利令智昏。一个满心功利的人,智慧便不得显露,又怎么会有很高的智慧呢?所以,我倾向后一种解释。

现代的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悬壶济世的,当然这种医生已经凤毛麟角了,但还是存在的。再一种便是以医生的名医敛财的,这种医生实在太多了。很多年前,有病人因为交不起医疗费病死在了医院门口,还能引起群众的声讨,但现在似乎麻木多了,群众也不再声讨了,因为这样的医生和医院何其多,声讨不过来了。说这些医生“妙手回春”倒也是事实,但关键是他们不肯实施妙手,这个“春”也就回不来了。

第四件事,父愿。从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算不上“四得”中的一“得”,但如果细究起来,这应该算是这“四得”中最重要的一件了。古人的孝悌观念比我们现在要重得多,袁了凡生活的时代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处于全盛时代,这让孔圣人的孝悌思想更是深入人心,我们常说“宋明理学”,可见明代的理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当时人的骨子里去了。父愿,就是父亲的夙愿,如果父亲的愿望不去做,便是不孝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末法凡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