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于成龙是特别严于律己的清官,对馈送礼品深恶痛绝。直隶的官员们听说过于成龙的名气,但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收礼,还是弄虚作假,故作清高。康熙十九年中秋节时,终于有一名官员站出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人是大名县的知县,他公开写了手本,备了不轻不重的中秋节礼,送到巡抚衙门,祝巡抚大人中秋快乐。这份礼品如果收下了,后边几百份重礼便会纷至沓来。

于成龙果然是大为恼火,他下发了一份《严禁馈送檄》,在文中表达自己对馈送礼品的独特认识。他说:“礼有交际,原因分宜相近,互为献酬,用将诚敬。”意思是说,送礼这件事,只有级别平等的人,才能用来交流感情。如果两个人级别相差太大,没有交情可言,为了维护体统,就应该杜绝馈送。虽然有“用下敬上,礼顺人情”的说法,但是等级名分,既不能故意疏远,也不能肆意僭越。自己和广大州县官员在一个省内共事,固然是休戚相关,但名分差异太大。如果互相送礼,论朋友交情,那就造成了“犯上”和“悖礼”的后果,既违反了法纪,又冒犯了巡抚的威严。

对于给自己送礼的大名知县,于成龙并没有追究。他说:“本应题参,姑念初犯,暂从宽宥。”然后下命令说,以后“凡遇重阳、冬至、元宵等节,并过路送礼,各衙门概行禁止。如有私相馈献,查出并行题参,决不姑宽。”

4.禁止佐贰官员擅理词讼

所谓“佐贰”官员,就是指各级官府的副职官员。知县的副职有县丞、主簿、典史,知州的副职有州同、州判,知府的副职有同知、通判等。

于成龙本人担任过的佐贰官为黄州府同知。他是从基层一级一级地干起来的,熟悉官场利弊,到直隶后又做过一些调查,了解到各级官府中的佐贰官员普遍存在不尊重正印官员、越权办事、骚扰地方的行为。于是,他专门下发了《严饬佐贰擅理词讼檄》,指出:府、州、县的佐贰官有明确的职责,比如缉逃捕盗、巡查私贩、领解钱粮等事务。而一切民间词讼,比如强盗、人命、重情、斗殴、户婚、田产等官司,属于正印官的职责。佐贰官不能私自受理民词,只有经过正印官批示允许的事件,佐贰官才能依法办理。于成龙在文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朝廷规定办事,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5.严禁贩卖人口

直隶遭遇饥荒,虽然朝廷有蠲免赋税、粜粮赈济之举,但很多贫穷百姓仍然度日艰难,免不了有卖儿卖女乃至自卖自身的行为。有些从外地来的人口贩子,与本地恶棍勾结,采用哄骗欺诈手段,低价购买人口,再贩卖到外乡,获取几倍的利润。贫穷愚昧的百姓,只图有一口饭吃,只图能活下去,既卖不了几个钱,又不知沦落到何方。于成龙了解到这种情况,自然是切齿痛恨,认为地方官不管不问,属于“溺职”。

还有一种情况是卖于旗人为奴。按朝廷规定,旗人购买奴婢,必须经过地方官审查,在卖身契上盖印,并且上报到朝廷有关部门备案。当时,祁州发生一宗案子,曹之完的仆人曹来,想投靠旗人为奴,背着主人,与恶棍杜文常勾结,伪造了一份卖身契,祁州知州不问情由,就盖上了大印。后来,主人曹之完投词控告,经过保定知府审理清楚,销毁伪契,将曹来断归原主。于成龙查阅了这宗案卷后,十分愤怒,认为类似的事件一定非常普遍。

他发布了《严禁略卖檄》,要求直隶境内各处的地方官,要认真察访外来人口贩子与本地恶棍勾结贩卖人口的事件,一经发现,立即捉拿查办。关于旗人买奴的情况,要求地方官认真对待,将当事人和左邻右舍以及族长等相关人员,一起传唤问话,确实是生活无着,自愿卖身,价格公道的,方许盖印。

如果地方官仍然玩忽职守,“不恤小民困苦,任其辗转贩卖”,或者对“旗下买身文契,不行查明,轻与用印者”,一旦察访确实,就要以“溺职”罪参劾罢官。

6.加强防守,协拿盗贼

直隶境内盗匪横行,杀人越货,无所不为。这种情形,在许多旧小说中都有反映,比如窦尔敦盗御马、杨香武三盗九龙杯,还有黄三太、黄天霸等人物故事,其实都是清代初年直隶境内的事。这些人到底算是普通盗匪,还是替天行道的英雄豪杰,暂不必论,作为巡抚的于成龙,自然必须以治盗安民为要务。

他下发了《饬查防守地方檄》,要求查明直隶真定府与山西交界处的军队防守情况,合理安排,把守关隘,防止盗贼越境作案或者逃逸。

又下发了《严饬协拿盗贼檄》,指出直隶境内“盗迹诡秘,出没无常,呼朋引类,纠党非一处之人,朝西暮冬,行止无一定之所”。地方官往往只管自己辖区内的案子,盗贼一旦逃入邻境,就束手无策,外地的盗贼逃入本地,也不闻不问,这样就给盗贼提供了大量的逃匿机会。于成龙要求各地方官要同心协力缉拿盗贼,要互相帮忙,不要互相推诿,更不许故意为盗贼开脱。

《清稗类钞》中记载,于成龙曾经下令在大道两侧修筑长墙,防备响马。这种办法既劳民伤财,也不能起到防御效果,于成龙很快就醒悟过来,下令停止了。据称,当地的绿林好汉曾经在夜里骑马绕着巡抚衙门奔驰,向于成龙示威。有人写诗讽刺道:“百里长墙拦贼马,绿林昨夜绕官衙。”

7.严禁奢侈浪费

奢侈浪费行为,不算是违法犯罪,只能说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官员们追求奢华,免不了要从贪污纳贿中想办法;富户们追求奢华,免不了坐吃山空,家道中落;平民们追求奢华,则寅吃卯粮,挖肉补疮,免不了有倾家荡产之虞。按照因果报应的理论,社会风气过度奢靡,则会导致饥荒和战乱。在康熙皇帝颁发全国的《上谕十六条》中,第五条就是“尚节俭以惜财用”,把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当成是基本国策。

直隶守道董秉忠,是一位能干的清官,他给于成龙提了四条治理直隶的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力崇节俭”,于成龙非常赞同,立即摘录董秉忠的建议内容,下发了《严禁奢靡檄》。

文中说:“天地之生财,止有此数。过用则易竭,奢费必不支。且暴殄狼藉,凶札随之,必然之理也。”文中详细叙述了直隶省境内奢侈浪费的种种情状,然后很尖锐地指出:“总由为民上者不身先俭朴,以躬导之。彼蚩蚩若辈,何知物之当惜,福之不可尽享也?”意思是,这种不良风气是由各级官吏们的作风不正导致的。要求各级官吏们率先垂范,先从自身节俭做起,然后“恳切化谕”属下百姓,让大家知道“粒食之不可暴弃,非分之足以丧身”。婚丧嫁娶的宴席典礼和日常生活的用度,都要有所限制,不能过分。当时,每月初一十五,民间都要上“政治课”,由乡约地保讲述《上谕十六条》。于成龙要求,在“政治课”上要多讲禁止浪费,提倡节俭的故事,共相劝励。还要求,民间知书达礼的士大夫要教育自己的家人、族人和亲戚,德高望重的老人要教育自己的子孙。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村里之间,将见古朴可风,物力常余。日积不见多,而岁积则日盈。苟逢水旱灾荒,未必遂致捉襟而露肘也。”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凉明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第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