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康熙十八年前后的福建省,大兵云集,掳掠现象十分严重。耿精忠叛军进攻浙江、江西时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康亲王的八旗骑兵在进军过程中,从耿精忠手里抢回一批人口,又免不了再掳掠一批人口。这些被掠人口,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属于将士们的私人财产,是给将士们做奴婢用的。这些将士们行军打仗,哪有多余的口粮给奴婢们吃?哪有多余的精力管理奴婢?所以他们便会将奴婢就近出售,换成钱财带回家乡。

作为福建省的按察使,于成龙并没有权力过问军营里这些陈规陋习,也没有权力向康亲王或者其他长官建议,禁止掳掠,释放奴婢。但是,一向讲究“天理良心”、爱民如子的于成龙,又不可能不关心这批被掠为奴婢的平民百姓。

怎么办呢?于成龙只能尊重当时的潜规则,拿钱把这些人赎买回来。于成龙自己手头不富裕,官府的经费又不能动用,他还是采取募捐集资的办法,动员号召当地的官绅富户,大家发发慈悲,慷慨解囊,凑集一批银子,到兵营里头去赎人。于成龙再利用自己的按察使身份,和将士们拉关系,套近乎,讨价还价,尽量降低价格,用有限的银子,多赎几个人出来。

这样的事情其实史不绝书。春秋时代,贤臣百里奚被掠为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买回来;三国时代,蔡文姬被南匈奴左贤王掠为妻室,曹操花重金把她赎回中原;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曾经动用国库钱财,从自己士兵们手里赎买战争被掠人口;安史之乱时,名臣颜真卿曾经派侄子到敌占区赎买被掠的亲友和僚属。

这次,于成龙主持赎买的,和自己全无亲友关系,都是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平民百姓,让这些人摆脱奴婢命运,骨肉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于成龙经手赎买回来的奴婢有几百人,他还给这些人发放必要的路费,遣送他们回家。有很多被掠的少年儿童,赎归后没有亲友来认领,自己也没有能力回家,于成龙就暂时把他们收养在自己的官署中,把官署变成了临时的幼儿园。然后,再托人打听消息,逐渐把这些孩子交还给他们的父母亲友。实在无家可归的,于成龙也妥善安置,让缺孩子的家庭认领他们。

这件事不是于成龙一个人能完成的,但他出面组织募捐,安排遣送,费尽了千辛万苦,确实是做了一件伟大的善事。当时的被掠人口远远超过数百名,于成龙的筹资能力有限,不可能全部赎回。其他的人,有一部分被自己的亲友赎回,另一部分就转卖他方,终身为奴,沉沦苦海了。慈悲的于成龙大人,对此只能是流泪叹息了。

七、“大计”“卓异”与升任藩台

康熙十八年又是朝廷考查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于成龙的考核评语按惯例是由总督和巡抚来撰写的。

当时的总督是姚启圣,巡抚是吴兴祚,这两位都是清代著名的封疆大吏,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就表现过姚启圣的事迹。他们两人对于成龙印象很好,认为于成龙上任仅仅几个月,就做出了很大的成绩,确实是福建省最清廉也最有能力的官员,于是就推举于成龙为“卓异”,这是于成龙平生第三次得到这个荣誉。

吴兴祚给于成龙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成龙执法决狱,不徇情面,屡申冤抑,案牍无停,不滥准一词,不轻差一役,而刁讼风息,扰害弊除。捐增监狱口粮,遍济病囚医药,倡赎被掠良民子女数百口,资给路费遣归。屏绝所属馈送,性甘淡泊,吏畏民怀。为闽省廉能第一。”

上报朝廷后,康熙皇帝的圣旨是这样回复的:“于成龙清介自持,才能素著,允称卓异。”

在史书的记载中,于成龙是这年九月被举为“卓异”,并且在当月被朝廷提拔为布政使。但《于清端政书》中的记载却显示,这次的举“卓异”与升任,是在十月份,并且曾经发生过一段小风波。

按照朝廷的期限,“大计”必须在十月二十五日前完成。十月上旬,于成龙患病请假,不能理事,布政使高某派差役到按察使衙门督催于成龙,要求尽快办理“大计”的公务,于成龙则以年老多病为由回复布政使,这里头就透露出藩台和臬台两位大员不和睦的信息。于成龙这年虚岁六十三,确实是高龄的官员,他公开声称自己年老多病,大概是正式要求退休的。

双方正在僵持的时候,传来朝廷的命令,把高藩台调任到湖广,提拔于成龙为福建布政使。十月十九日,吴兴祚下令,催于成龙立即销假,到布政使衙门上任。这时,离十月二十五日的期限只有六天了,于成龙继续以患病推辞,拒不上任。二十日,吴兴祚再次下令,要求于成龙上任。于成龙无奈,于二十一日到布政使衙门接受了藩台大印,正式上任。二十二日,于成龙到巡抚衙门拜见吴兴祚,请示“大计”事务。吴兴祚向他询问“主稿”的旧例,于成龙以前没有办理过,表示自己不知道,就传衙门里的“吏书”前来询问。“吏书”说,军政方面,由总督主稿,“大计”方面,由巡抚主稿。于成龙又调来过去的案卷来查阅,发现确实如此。吴兴祚这才命令“吏书”按旧例办理。二十三日,于成龙向吴兴祚建议,因为近年福建省战争频繁,下属官吏为军务所苦,犯错误的很多,一年之内,已经有八名官员被参劾,所以这次“大计”应该适当放宽尺度,不能太严格了。商量之后,开列三名官员为“卓异”,向朝廷汇报,终于赶在期限之前完成了任务。

事后,吴兴祚对于成龙十分不满,向总督姚启圣发了牢骚。姚启圣于十一月三日给于成龙写信,委婉地批评了一通,要求于成龙注意同僚之间的团结问题。于成龙认真撰写了回信,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确实是患病请假,带病上任,又不熟悉“大计”事务,并不是和吴巡抚有隔阂。最后还说,他对姚总督和吴巡抚这几年在福建做的贡献,是十分敬佩的。

这个记载,并不十分清晰。姚启圣写信批评于成龙,那肯定是因为于成龙与高藩台或吴巡抚闹过情绪,闹过矛盾。但在这种情况下,姚启圣和吴兴祚为什么还要举于成龙为“卓异”呢?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笔者大胆做一点猜测。藩台和臬台的考核,是在九月份进行的,姚启圣和吴兴祚共同推举了于成龙,没有推举高藩台。这位高藩台因此有了意见,不顾于成龙患病请假的情况,逼迫于成龙销假办公,参与十月份的中下层官员“大计”,于成龙气得要退休。高藩台调走之后,于成龙因为事先说过了“年老多病要退休”的话,情绪上转不过弯来,所以就不愿意去藩台衙门上任。这样,吴兴祚当然就不高兴了。这场小小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于成龙和姚启圣、吴兴祚都有很好的合作。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凉明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第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