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于成龙驻守蒲圻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咸宁和蒲圻修造两座桥梁。咸宁桥容易修,很快就完了工。蒲圻桥的工程却有难度,于成龙和属员们商量,征调船只,定于四月二十九日将船只编联成一座浮桥。

当时是洪涝季节,大雨不止,山洪暴发,河流水涨,搭桥十分不易。蒲圻桥不能如期完工,一直拖到五月九日,方才勉强完成。就在这天,传来了咸宁桥被洪水冲垮的消息。于成龙大惊失色,立即赶往咸宁,准备重新搭桥。之后发现,不仅刚建的浮桥被冲垮,另一座古石桥也被洪水冲垮了。到五月十二日,又传来了蒲圻桥被洪水冲垮的消息。

恰在这时,一队清军撤退至河边,要求渡河,老天爷和勤政的于成龙开了一个大玩笑。延误军机,那可是大罪啊!

领兵的将军移文湖广巡抚,要求严惩造桥失职的官员。张朝珍责令于成龙如实汇报,于成龙只能说是天灾,无可奈何,连石桥都冲塌了,何况浮桥?

张朝珍一向十分器重于成龙,两人可能还结成了儿女亲家,于成龙称张朝珍为“抚台”“宪台”,张朝珍则亲切地称于成龙为“亲翁”。但是,出了这样的失职大事,军方的文件已经移送过来了,张朝珍不能不如实奏报朝廷,请求惩办“责任人”。朝廷很快就下达了处理文件,将于成龙“革职”。这是于成龙出仕十几年来第一次受处分,他的心情当然是糟透了。

“革职”就是革去职务,但还有几种不同情况,有革职为民的,有革职查办的,也有革职留用的。记载简略,我们不知道于成龙究竟属于哪种情况,但根据当时人才紧缺的情况,革职留用的可能性比较大。

于成龙可能在出事后不久就交卸了蒲圻的公务,回省待罪,张朝珍暂时把他留在了身边,帮助处理繁忙的公务。当时通讯用的是驿马,速度很慢,于成龙何时得到正式的革职通知,我们查不出来。但战局瞬息万变,发展很快,于成龙很快就得到了新的任务。

十一、黄州东山叛乱

在“三藩之乱”影响下,黄州等地蛰伏多年的“蕲黄四十八寨”秘密组织,也在酝酿着揭竿而起,反清复明。

这次起义的核心智囊人物,叫黄金龙。他是河南人氏,懂一些道术,自称得到了上天赐予的天书和宝剑,要辅佐明朝宗室重新建立帝业,恢复大明的江山社稷。他的这种民间宗教特点,很容易吸引和团结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而起义的领袖人物,名叫刘启祯,字君孚,是麻城东山曹家河人。他是位坚定的“反清复明”者,其名“启祯”暗含“天启崇祯”之义,字“君孚”也有“不忘故君”之义。他是“蕲黄四十八寨”的秘密领袖之一,在民间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平时期,官府比较倚重他,借助他来办理盗案,于成龙镇守歧亭时,就曾经任用过刘启祯。

黄金龙一直在四处活动,他和刘启祯有共同的政治理想,交往很多,经常住在刘启祯的家里。吴三桂知道黄州一带暗藏有反清复明势力,就派人送来许多委任状,鼓动大家起事,用清廷的话说,就是“伪札”。刘启祯等人,在内心里不一定支持吴三桂,但知道这是个大好时机,天下战火四起,清廷手忙脚乱,如果举兵起义,很有可能恢复自己的大明江山。黄金龙和刘启祯四处串联,与“蕲黄四十八寨”以及河南、安徽、江西各省的反清复明势力秘密商议,任命将帅,准备聚众数十万,于康熙十三年七月正式起义。在黄州本地,只有木樨河夏鼎安及其族人二百余名不肯依附刘启祯。其余的,都参与了起义的密谋。

当时,麻城知县屈振奇并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他按照上级命令,严厉追查吴三桂的“伪札”,经常抓捕嫌疑犯。而一些劣绅酷吏,却又借机生事,诬陷攀扯,借着“伪札”的事情公报私仇,这就激化了矛盾。刘启祯养子刘青藜的保户杨楚乔被官府抓捕,屈打成招;徐家堡的乡约周美公等人被官府抓捕,严刑拷打。刘启祯以为官府掌握了自己的内幕,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于五月十五日,很仓促地在曹家河举兵造反。

本来是接连数省、数十万人同时发难的大型的“反清复明”的起义,现在演变成了“官逼民反”的中小型叛乱,这就是历史的奇诡之处,也是于成龙的命运转机。

十二、单骑招抚刘君孚

刘启祯匆匆起兵后,程镇邦、鲍洪公、陈恢恢、李公茂等几股势力也起兵响应。知县屈振奇并非懦弱无能之辈,他请黄州副总兵王宗臣率军驻扎兴福寺,自己率乡勇驻扎白杲镇,约定日期,准备共同剿匪。刘启祯则更厉害,只派了七名骑兵,晚上偷袭王宗臣的军营,就把王宗臣和屈振奇的兵马逼回了县城。这时候,麻城东山的“蕲黄四十八寨”势力,都纷纷起兵,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东山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到武昌,巡抚张朝珍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刘启祯的起义军成了气候,长江中游下游将被隔断,不仅湖北一带两面受敌,河南、安徽、江西乃至江苏等省也都会受到压力,整个战局可能都要发生变化。但这个时候,朝廷大军正在全力进攻湖南的吴三桂叛军,战争打得十分艰苦,很难分出兵力来平息黄州叛乱。

于成龙这时候正在武昌待罪,张朝珍把他召到辕门,商量剿抚大计。于成龙在黄州为官多年,长期驻守麻城歧亭,与刘启祯关系密切,知道“蕲黄四十八寨”的底细。他和张朝珍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不能把黄州叛乱认定为“反清复明”的政治性事件,只按“官逼民反”“赤子弄兵”的普通事件处理,采用“招抚”策略,暂时稳定局势,然后再相机行事,瓦解整个起义。于成龙在黄州威望很高,官绅百姓都十分信服他。张朝珍就决定委派于成龙前往黄州,主持“招抚”大计。于成龙则向张朝珍提出要求,允许他“便宜行事”,放开手脚去解决这个复杂问题,张朝珍都答应了。对于成龙来说,这实在是自己“立功赎罪”“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当时武昌的官员们都信不过于成龙,认为他是一介文官,又是个好酒贪杯之人,怎么能办好这样的大事呢?但张朝珍主意已定,用人不疑,坚决支持于成龙的行动。

于成龙于五月二十二日从武昌出发,只带了任职蒲圻时的几名随从,二十四日到达黄州麻城县白杲镇,此地距刘启祯的山寨只有十里路。他撰写了一篇《初抚东山遣牌》,以老父母官的口吻,回忆自己与黄州百姓的鱼水深情,对黄州百姓倍加关怀、慰问,对起兵叛乱的事情表示无限的遗憾与责备。他把告示贴到各处,声称自己向巡抚苦苦哀求,阻挡住了大兵征剿,要求百姓们到白杲镇找他来倾诉冤屈,让他来评判是非,早日恢复地方平静。如果百姓们不给他面子,那他就只有回省,请巡抚派兵来剿杀了。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凉明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第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