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公元1644年,是明朝的崇祯十七年,也是清朝的顺治元年。江山易主,风云变色,对广大读书人来讲,成天学习忠孝节义,这时候就有一个最敏感的气节问题。这年于成龙虚岁二十八,算是很标准的成年人了,完全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他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

顺治二年(1645),清廷下令恢复乡试,据《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中讲,于成龙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接受清朝统治,没有去参加这次乡试。

顺治四年(1647),于成龙到了省城太原,进入崇善寺开办的学校,修习举业,为参加乡试做准备。这是他政治态度的一个新表现,说明他完全愿意做清朝的臣民,并且完全愿意为清朝政府服务了。效忠于明朝的思想观念,到此戛然而止。

我们后人阅史,对前人的行为,虽然可以进行评论,但应该抱有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分苛求。我们可以敬仰傅山、顾炎武、王夫之乃至郑成功、张煌言、夏完淳等不屈的遗民和英雄,也可以痛恨洪承畴、吴三桂等引狼入室、为敌前驱的叛徒和汉奸,但是我们也应该宽容理解处于这二者之间的一大部分人。隐居首阳、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式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如果你有一大家子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旁有一大批亲友,大家要穿衣要吃饭,要读书要治病,要婚丧嫁娶,总之一句话要活下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这时候的你该怎么办呢?是农民,你就要去种田;是工人,你就要去做工;是商人,你就要去贸易。那么读书人呢?在明清时代,读书人其实只有一条生活出路,那就是科举做官。实在做不了官的,才会去教书去游幕,一是为官场准备新的人才,一是直接为官场服务,还是离不开这个官场。这是个非常无奈的事情,设身处地一想,也就明白了。即便是那几位宁死不屈的著名遗民,比如黄宗羲、顾炎武等,有的是在晚年勉强归顺清朝,有的是自己坚决不仕,但不反对儿孙及亲友去做官,因为遗民不能世袭,大家都要活下去啊!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苛求于成龙什么。顺治四年冬天,他又添了个儿子于廷劢,生活负担真是越来越重了啊!

另外再说说于成龙就读的学校。

根据《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只说于成龙是到太原崇善寺开办的学校读书,并没有说是“三立书院”。笔者自己判断,崇善寺这座学校,其实就是当时山西省最高学府三立书院的临时办学地。

三立书院,原名晋阳书院,创办于明朝嘉靖年间,地址在今太原城侯家巷西段。万历初年,书院筑三贤堂,祭祀王通、司马光、薛瑄,并更名为河汾书院。不久,张居正下令禁毁天下书院,河汾书院被迫停办。到万历二十一年,山西巡抚魏元贞采纳民意,变了个花样,在右所街修建了一座“三立祠”,托名为祠庙,其实仍是书院性质,延续晋阳书院、河汾书院的办学传统。到崇祯初年,三立书院办学规模已经很大,最多一次招生达二百五十名,算是山西省的最高学府。书院教风严谨,学风活泼,人才辈出,声名远扬。著名的傅山先生,就曾受邀在书院任教。

明清易代之际,太原多经战乱,三立书院的房舍毁坏很多,衰败不堪。直到顺治十七年,巡抚白如梅才在侯家巷重新购地,大规模地复建三立书院。到雍正年间,朝廷拨银扩建,把名称又改回到最初的晋阳书院。此后,晋阳书院一直是山西省最高学府,并在清末改建为山西大学堂,成为现代山西大学的前身。

于成龙顺治四年到太原游学时,正值原三立书院房舍残破,不能正常办学。师生们临时借居于房舍众多的崇善寺,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读书学习研讨等功课,可能主要在崇善寺,而祭祀典礼之类的活动,可能仍在“三立祠”。于成龙在著作中多次提到过太原三立祠,比如祭拜明朝殉难巡抚蔡懋德等事情,就是他参加书院的证据。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于成龙是到山西省最高学府去学习的。称它晋阳书院或河汾书院可以,称三立书院或三立祠也行,称为崇善寺的学校也无不可。

这种具有一定民间办学特色的书院,与地方“儒学”乃至京师国子监完全不同,学风显得活泼自由,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从顺治四年到顺治八年,于成龙在那里学习了四年左右,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友。在良好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大家博览群书,交流砥砺,关注时代,反思兴亡。每个人的文化知识、社会阅历乃至儒学思想,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于成龙他们这批知识分子,面对的是异族统治的新兴王朝,是历经战乱摧残的天下苍生。他们如何适应这个新时代,如何利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国家、为百姓做一番有益的事业,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他们这些书院里的高材生天天要思索探求的大问题。这里引他一首借物言志的《鸡冠花》:

亭亭赤帻岸台端,傲出风霜不自寒。

要识朝阳凭一唱,扶桑高捧海澜安。

四年的书院生涯,对于成龙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他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下第一廉吏”,在风波险恶的官场上打拼成功,凭借的就是书院里的思想文化积累。

但不幸的是,书院培养提高了他的真才实学,却没有提高他的八股文水平。顺治五年和顺治八年,应该都是乡试之年,于成龙不但没有正榜题名,连副榜也没有考上。命运捉弄了他,却也在继续锻炼着他。

九、乡试落榜以后

顺治八年(1651)秋,于成龙在太原参加了自己平生最后一次乡试。

考试完毕后,于成龙和好友交城张奋云、稷山武祗遹以及荆雪涛、时泽普等人,住到城北故明晋藩的莲池东书院里,等待发榜。大家都是三立书院的高材生,平时以功名自许,这时候难免踌躇满志,畅谈理想。顺治六年左右,山西曾经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清战争,血淋淋的记忆,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痛。从明末以来,战争不断,灾荒不断,把个锦绣繁华的大好河山,折腾得哀鸿遍野,惨不可睹。要救民于水火,要恢复太平盛世,就需要有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勇敢地承担起这个重任。于成龙向朋友谈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不昧天理良心”的口号,他要以这种理念,进入清朝的官场,为天下苍生服务。

高谈阔论在发榜之日戛然而止,学问很好的于成龙、张奋云、武祗遹这次都落榜了。考不上举人,就不能去考进士,也就得不到出仕做官的好出身,一切理想似乎都谈不上了。于成龙这年三十五岁,在太原读书四年,大概也花了家里不少钱。如今,只能够灰溜溜地回永宁老家去了。

于成龙回乡之后,都干了点什么呢?有人说,他在永宁州大武镇那座著名的木楼里教书,赚点微薄的束修银子养家;有人说,“贵人遭磨难,于成龙砍过炭”,好像是下了煤窑当了矿工,又好像是当煤老板或者贩煤的商人,反正是跌到了人生的低谷。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凉明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