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于成龙所说的“仁义礼智”四个字,其实是说话时的省略,全面地讲,应该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也就是儒家提倡的“五常”。经史子集里头包含极广,除了正统的儒家思想,还有诸子百家的内容,绝非“五常”所能概括。于成龙这么说,反映出他的价值取向。

第二件事,于成龙有一次读李白的诗作《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不由地感慨万端,拍案而起:“学者要识得道理,从头做去,诵咏呻吟,有何用哉?”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于成龙不喜欢做纯粹的文化学者和文艺才子,而想致力于实际生活中的学问,注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要能办大事才行。这种想法,和于成龙日后的做官处世风格,是十分一致的。

第三件事,于成龙曾经研习程朱理学的书籍,最后也总结了简单的四个字:天理良心。程朱理学的内容当然是十分复杂的,一代一代的理学家们刻苦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不断发展,尚不能穷其究竟。于成龙把这些高深学问归纳为“天理良心”四个字,则反映出他驭繁于简的性格特点。

四、常规的学习考试内容

上边讲的三个故事,只是于成龙学习生活中的有趣片断,难免有后人的加工附会。明朝读书人,都以科举做官为荣,谨遵朝廷法令,哪敢随便乱想乱说?于成龙的读书学习,自然也要遵循当时的常规和习惯。

在“社学”(小学)时期,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主要目的是识字。再就是朱熹的《小学》,程端礼、程若庸的《性理字训》,这部分内容与程朱理学有关,也属于基础的启蒙读物。程度稍高一点后,要学习《孝经》《四书》等儒家经典,背诵抄写,识字练字,顺便灌输儒家的理念。还有一部分,属于明朝的特有教材,《大明律令》、《御制大诰》、《孝顺事实》及陈选所著的《小学集注》等书。另外,也要学习作诗,从对对子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

考上秀才之后,要进入“儒学”学习,就是府、州、县设立的官方学校,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儒家五经:《诗经》《尚书》《三礼》《易经》《春秋》,要选择其中一种学习,将来科举时要考的,但只学一部经也就够了,不用全学。历史,要诵读《二十一史》和朱熹的《通鉴纲目》。法律,主要是学习《大明律》。诰,要学习明朝皇帝颁发的《大诰》、《大诰续编》与《大诰三编》,内容主要是朱元璋的办案纪录,警诫官民奉公守法的。另外,还有射箭、书法、算术等内容。学习的内容虽然很丰富,但秀才们普遍偏科,和科举考试有关的内容就学得认真,关系不大的内容就不好好学。而且,秀才们也不一定好好住校读书,最多隔三岔五地去转转,或者只有考试的时候才去。

秀才在“儒学”中,要应付的考试有如下几种:

月考,每月考一次,由学校的教官主持。只是考查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太重要,容易过关。

岁考,每三年一次,由提学官主持。根据考试成绩,决定生员的资格升降。成绩分六等,一等的为候补廪膳生,二等的为候补增广生,这两等有希望成为吃国家“廪膳”补助的正式生员。三等的为平常,不赏不罚。四等的要吃板子,五等的要降格,六等的则直接黜革生员资格。

科考,仍由提学官主持。是在岁考之后,将一二等的生员进行复试,竞争乡试资格。成绩也分为六等,只有一等的有资格参加乡试,其余五等有赏有罚。

考试内容称为“举业”,内容其实很简单,两篇八股文。一篇是《四书》义,二百字以上;一篇是本《经》义,三百字以上。就这么点东西,熬白了无数读书人的头发。

于成龙的学习考试成绩如何呢?

他十八岁左右结婚,娶妻邢氏。二十岁生长子于廷翼。二十三岁参加山西乡试,中副榜。看看这个年龄,这个成绩,再对照一下前边的学习考试制度,就知道于成龙在当时算是天资过人的优等生,八股文水平还是很高的。

五、第一届“副榜贡生”

明崇祯十二年(1639)秋天,科考一等的生员于成龙,到山西省会太原府参加乡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了“副榜”。这一年,朝廷采纳大学士杨嗣昌的建议,乡试副榜与正榜同日揭晓,副榜生员准贡,名曰“副榜贡生”。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乡试正榜考中的,名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当时,每个省取中的举人有限额,各省限额不同,山西大概能取六七十名吧。一般每三十名秀才,能中一名举人,所以当时参加山西乡试的秀才大概在两千人左右。

举人,俗称为孝廉,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同时可以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取中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再参加殿试,殿试取中名为进士,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就算是当时读书人的最高做官资格。

乡试的“副榜”,本来只是一种鼓励措施,说明虽然没有中举,但成绩很出色。名额也有限制,大约每取五名举人,则取一名“副榜”。于成龙参加乡试的这一年,山西省得中“副榜”的秀才,大概也就十几名。年纪轻轻的于成龙,第一次参加乡试,就在两千多人中,考进了前一百名,所以说成绩很不俗,能够证明他是一位聪明颖悟、才华横溢的优等生。

那么“贡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科举时代的另一条人才通道。

朝廷在北京南京设立国子监,算是国家大学。国子监的学生,从地方办的府学、州学、县学中招收,也有限定名额。地方学校向国子监输送的优秀学生,称为“贡生”,到国子监就学以后,又称为“监生”。监生学习期满,通过考试,优秀学生分拨到朝廷的各个衙门实习,实习期满,再经过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到吏部选官,成为国家正途出身的官员。

明朝初年,人才缺乏,贡生监生被朝廷大量提拔任用,很多人都做到了高官,这一条人才通道算是最热门的。但后来,科举越来越盛,进士出身的人大都能得到重用和提拔,身份很高。学校出身的人只能得到小官冷官,提拔很困难,这一条路方才冷淡下来。

因为学校出身仍然算正途,读书人并不愿意放弃。又因为是冷途,读书人并不热衷。这造成的后果是,贡生监生虽然名目繁多,参加的人也不算少,但很难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国子监也总是空空的,没有人老实坐监学习。学生们都钻政策空子,跑回家继续参加科举去了。实在考不上的,才肯走监生做官的途径。

国子监是国立大学,总空着没人念书也不行啊。大学士杨嗣昌向朝廷建议乡试副榜准贡,实际目的就是要补充国子监的生员,强迫这批比较优秀的秀才到国子监念书去。

于成龙二十三岁就取得了“副榜贡生”的身份,有了基本的做官资格,当然是很值得高兴的。但他年纪轻轻,风华正茂,自然不愿意走“贡监”的冷途,还想继续拼搏,中举人,中进士,做翰林,博得更为高贵的出身。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凉明心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理良心:一代良吏于成龙传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