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四十五章顺案与逆案

当阮大铖声泪俱下的在弘光面前揭露东林党人是如何对郑贵妃和老福王进行迫害的时候,当阮大铖绘声绘色描绘东林党如何对自己进行谩骂、攻击的时候,弘光便授予了阮大铖兵部右侍郎职位,并让他巡视江防。当阮大铖复出,对于东林党人来说的确不再那么美妙。很快,东林的反对派找到一个新的理由,那就是当北京城陷落的时候,一些东林系和复社的官僚投身大顺政权,而当李自成败退北京之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又回到了南方,其中就有陈名夏、项煜。

阮大铖说他们是大顺政权派来的特务,要求进行清查。就这样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崇祯十七年十二月正式发布顺案,处分共分六等。

一等磔。有宋企郊、牛金星等十一人。

二等斩秋决。有光时亨、周锺等四人。

三等绞拟赎。有陈名夏、项煜等七人。

四等戍拟赎。有钱位坤、侯恂等十五人。

五等徒拟赎。有宋学显、方以智等十人。

六等杖拟赎。有潘同春、李等八人。

就这样顺案作为抵制东林党重提逆案而被提了出来,并最终扩大化,从崇祯十七年到弘光元年,东林党人再次被打翻在地。顺案对于弘光政权的消耗是巨大的,当那些正人君子们投降李自成的消息传到江南,人们都惊讶了。所有人都对这些信奉儒家纲常的叛徒感到愤怒与不解,尤其是当人们听说这些降顺的东林党人甚至将李自成比作尧舜,并劝说李自成速速平定江南的时候,人们更感到齿于此类人为伍。周锺的好友黄淳耀听说周锺降顺后,巨大的反差让他无法接受,居然病倒。巨大信仰崩塌的反差在江南掀起一场地震,这些降顺文官的家人、亲朋好友再也没脸见人,任何象征家族荣耀的牌匾、祠堂皆被愤怒的学生们砸毁,甚至他们的房子也被人放火焚烧,无论顺案中的人日后是投降李闯还是满清,他们在历史上,甚至包括他们的后代都被判了死刑。

顺案的发生使得一部分打算南下的官员就地投降满清,已经回到南方的官员在家乡呆不下去,纷纷逃了出去,有的逃向湖广的左良玉大营唆动左良玉发动兵变,还有的人跑到扬州的史可法大营。

在制造顺案打击东林和复社的同时,马士英、阮大铖又着手翻逆案,并重新出版《三朝要典》。但这些都被弘光抵制住了,虽然马阮的理由冠冕堂皇,虽然东林党反对弘光登基,但朱由菘无疑还是否决了马阮的提案,关于此事,朱由菘早就有言在先,对于崇祯二年打击阉党的逆案,原则上不做翻案,除了极个别有才能有特殊需要的人。

虽然大的框架被朱由菘敲定,但个别逆案中的成员复归政界已是势所必然,除了阮大铖担任兵部侍郎外,张捷开始担任吏部尚书,蔡奕琛担任吏部侍郎,杨维垣担任通政使。

弘光朝,马阮集团对东林和复社的打击绝对不仅仅只是依仗顺案,这种打击是全方位的。他们联络宗室、勋贵、宦官发动对东林和复社的全面排挤,这种排挤对南明政权的伤害是无疑的,它降低了这个政权的凝聚性,使得这些受打压的人纷纷投入满清或者大顺,再或者跑到左良玉和史可法那里去煽动。

当大明王朝半壁江山沦陷后,“文官误国”的言论开始在南方流传,一些勋贵们开始提议仿照国初让勋贵们参与治国。因为国初朱元璋就让魏国公徐达担任丞相,所以他们提议让刘伯温的后人诚意伯刘孔昭担任内阁大学士,此举遭到东林党人的强烈反对。

崇祯十七年,当吏部会推的阁臣名单都是文官的时候,勋贵与文官的矛盾终于爆发。五月二十三日,魏国公徐达后人徐弘基、安远伯柳升后人柳祚昌、信国公汤和后人汤国祚、诚意伯刘伯温后人刘孔昭、忻城伯赵彝后人赵之龙跑到朝堂上大发不满。刘孔昭还拔出小刀追赶吏部尚书张慎言,被弘光喝止后,刘孔昭“嚎嚎”大哭。

朱由菘说道:“朝廷用人都由吏部负责,这是规制,朕也没有办法,不过授予你们纠劾之权,你们看如何?”

朱由菘此举实际上允许勋臣们参与属于科道官员纠察的权力,虽然勋贵们对此满意,但是文官们又不干了。内阁阁臣高弘图、姜曰广强烈反对,说此举会搞乱政治,在这种情况下,弘光只得收回勋贵们的纠劾权。

虽然这场勋贵与文官们的斗争以勋贵们的失败而告终,虽然弘光也想借武臣、勋贵们压制文官,但它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当明王朝驶入弘光朝,由于北朝的崩塌,文官政治在帝国已经汲汲可危,勋贵政治、武将政治、豪强政治正在重新显现。

虽然勋贵们没有取得相应的权力,但他们跟马士英、阮大铖一起对东林党和复社的人进行詈骂,安远伯柳祚昌将张采骂成“复社之凶”,将杨廷枢骂成“至贪至横之举人”,将顾杲骂成“极险极狂之监生”。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阮大铖居然勾结钱谦益,将钱谦益也拉拢到阉党这边来了,钱谦益也跟着阮大铖和这些勋贵们对东林和复社进行谩骂。时间到了南明,党争不仅不休,而且越来越激烈。

朱由菘并不是一个想做皇帝的人,他也是无奈被扶上帝位,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他也希望能够稳定住局势,所以他一再询问大臣们有何良策来应对江北的防务,但弘光王朝早已经是一盘松散的象棋,勋贵、武将、豪强、权臣无不削弱着这种文官政治。

东林党自然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在阮大铖炮制顺案的同时,他们就一直在反击。这个时候,双方的斗争有意思了,基本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不会针对你抛出的议题进行解释。你提逆案,我提顺案;你提顺案,我接着提阉党。

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京城出现一首儿歌,内容是:“相公止爱钱,皇帝但吃酒。职方贱如狗,总督满街走。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这样一来,东林党编的儿歌不仅将马士英、阮大铖骂了,就连皇帝也骂了,事实上,这个时候街头巷市已经流传关于弘光的种种负面新闻。

接着,礼部尚书顾锡畴上疏称马士英、阮大铖为阉党,弘光不理。顾锡畴见弘光不理,又上疏要求弘光取消崇祯对温体仁的封谥,又为弘光不理。接着跑到左良玉军中的官员怂恿湖广巡按黄澍上疏弹劾马士英十大当斩罪状,马士英、阮大铖一直想翻逆案,不翻逆案就很被动,但一直被弘光压着,到了如今,面对东林系咄咄逼人的态势,马、阮二人开始炮制新的名堂来打击政敌。

阮大铖将东林和复社的人编成两本名录,一作《蝗蝻录》,另一作《蝇蚋录》。阮大铖将东林和复社人比作蝗虫、苍蝇、蚊子,《蝗蝻录》收录的有十八罗汉、五十三善财童子、七十二贤圣菩萨。《蝇蚋录》收录的有八十八活佛,三百六十五天王,五百尊阿罗汉。这样算下来,被阮大铖列入黑名单的一共有一千多人,他大概就是从复社《国表》中抄录来的。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阮景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第1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