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张捷推举吕纯如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一方面可以看做后阉党企图借此次会推事件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看做温体仁的又一次政治运作,但无疑这次温体仁踩空了。张捷的提议不仅遭到全体官僚的反对,也遭到了崇祯的反对。即便朱由检想启用旧案成员,但他还不至于自抽耳光。

温体仁担任首辅期间,他能做到不动声色的将不符合他心意的人从内阁中去除,而这一切都不被崇祯发觉。虽然也有不少人弹劾他,但都被崇祯所拒绝,因为崇祯知道这些人弹劾温体仁实际上是表达对自己的不满。例如工部侍郎刘宗周弹劾温体仁说:“这么多年来,皇上讨厌结党,结果众臣皆互相告奸;皇上喜欢清廉,结果群臣皆曲意奉迎;皇上想励精图治,结果群臣在下面皆碌碌无为;皇上崇尚考核,结果群臣皆在下面吹毛求疵。而这一切都是首辅温体仁造成的。”

刘宗周明说温体仁,阴诋崇祯,自然引起崇祯的不快,崇祯便下旨将刘宗周革职为民。崇祯九年,帝国发生了两件骇人听闻的事件,而这两件事都跟温体仁有关。一个受到处分知县的母亲连日来等候在长安街上,只要见到温体仁的轿子就在那里破口大骂,而且还用石块投掷,街上围观的群众齐声喝彩,成为京师一景,而崇祯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得给温体仁增派人手加以保护;紧接着,南京新安卫的一名千户杨光先拉着一口棺材来到京师,来到京师后,杨光先开始上疏猛烈弹劾温体仁,将国家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温体仁当政,要求温体仁引罪自去。崇祯说杨光先哗众取宠,便将他杖责后充军。

崇祯的信任和袒护似乎使得温体仁肆无忌惮,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当温体仁想再次搞钱谦益的时候,这一切对体仁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么美妙。

温体仁最气恨的还是这个钱谦益,这个跟自己一样性格阴险的家伙,此时的钱谦益无疑成了江南的士绅名流,他在南方不断的阴诋温体仁,还有这个崇祯元年跟钱谦益一起被打倒的瞿式耜,现在两人勾结在一起,能做出什么事情可想而知。加之钱谦益本就品行不端,很快便有事犯在了温体仁手里。

当帝国步入晚年,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方的事务已经由两种势力来管理,一是地方官府,二是缙绅名流。越到晚明,士绅阶层结社越厉害,他们通过结社的方式控制舆论、抨击朝政、受人请托、包揽诉讼,到了此时,帝国早已经不是洪武、永乐时代的帝国。而钱谦益、瞿式耜居乡干起此类事件无疑是手到拿来。

崇祯十年(1637年),常熟县民陈履谦因为田产被人霸占的事与人打官司,本来陈履谦有理,但对方比他富有,钱谦益、瞿式耜收受对方钱财帮助对方打赢了官司,陈履谦大恨,便找到了常熟县的书办张汉儒,让张汉儒帮忙搞掉钱、瞿二人。张汉儒平日里也憎恨士绅们为非作歹、把持乡里,一怒之下上疏弹劾钱谦益、瞿式耜五十八大罪状。

张汉儒的奏疏为《直陈江南之大害,预鸣天下之隐忧,一方涂炭已极,万姓水火不堪,为民请命,拚死报国,哀控圣明,迅除元憝,以救灾黎,以安重地事疏》。

张汉儒在奏疏中详细列举了钱谦益、瞿式耜等缙绅名流通过操纵科考、隐漏钱粮、贩卖私盐、私设税目、包揽诉讼、冒顶骗饷、接受投献、奸人妻女、欧杀平民、敲诈本家等诸多不法事件。张汉儒在奏疏的开篇中说道:

“窃惟江南财赋甲天下,为诚国家根本之重地,军糈血脉之要区,皇上御极以来,俯念民瘼,不啻三令五申,以安民为首务,以戢暴为宝训。其如元凶大憝,有常熟县原任礼部侍郎今问杖回籍之钱谦益、原任户科给事中今削籍为民之瞿式耜,两人皆不畏明论,不惧清议,吸人膏血,啖国正供,把持朝政,浊乱官评,生杀之权不操之朝廷而操之两奸,赋税之柄不操之朝廷而操之两奸,致令蹙额穷困之民欲控之府县,而府县之贤否,两奸且操之,何也?抚按皆其门生故旧也。欲控之司道,而司道之黜陟,两奸且操之,何也?满朝皆其私党羽翼也。以至被害者无门控诉,衔冤者无地伸冤。”

尤其是张汉儒所说的“士习之害”更是点出了问题的症结。他说道:

“朝廷崇儒养士,岂欲俯首从人。今士习之坏于吴下也甚矣。今有一等轻狂恶少,名借复社,势倚东林,借口士可杀不可辱,一夫填膺,群呼争赴;一事启衅,众怒强梁。或供私事泄忿,托名公呈,拥挤县堂,号为义举;或借同胞为名,指称义愤,嚷闹登门,咤为快事,即官府亦莫可谁何。”

尽管张汉儒强调“如一字涉虚,罪甘寸磔”,但这些罪状也多有夸大其词,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缙绅名流对国家社稷的危害,张汉儒在结尾处提到了这点:

“夫二奸者,数其秽行罪状,不啻于余端,计其骗帑诈赃,不下三四百万。当此国家三空四尽之时,两奸剥民脂膏,恣饱贪壑,泣恳皇上,立震乾威,密拿廷鞫,按款究问,追赃助饷,除天下之大奸,弭江南之阴祸,亦足补军需之万一。”

温体仁看到这份奏疏,自然高兴的手舞足蹈,这份奏疏所呈内容也十分符合朱由检的治国理念,朱由检阅后立即让锦衣卫去江南将钱、瞿二人抓捕进京。

钱谦益入狱后,想到只有一个人大概能救他,那就是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曹化淳是朱由检在藩邸的旧人,而且还是前司礼监掌印王安的门徒,曾受过魏忠贤的迫害。由于王安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所以曹化淳自然同情东林党人。钱谦益想到这层关系,便让人拿钱托曹化淳营救,曹化淳一口应承下来。

温体仁了解事情出现波折后,便指使此案的引起人陈履谦散布钱谦益“款曹击温”的言论,所谓“款曹击温”就是指钱谦益拿钱贿赂曹化淳,让曹化淳打击温体仁。

温体仁此举的确踩偏了,他没考虑到曹化淳是崇祯信任的人。温体仁百密一疏,终于没有堵住曹化淳这个漏洞。崇祯看案子牵扯到曹化淳,便有些动摇了,加上曹化淳要求彻查此事,崇祯便答应了。

得到崇祯允许的曹化淳连夜派东厂前往江南抓捕陈履谦,陈履谦进京后被关进东厂监狱,曹化淳突击审讯,陈履谦受刑不过,只得按照曹化淳的意思招供出这一切都是温体仁在幕后指挥。

曹化淳拿到供词后便去见崇祯,至此,温体仁“孤臣”的形象彻底崩塌,崇祯发觉体仁也是有党的。得到消息后的温体仁便以退为进,上疏乞归,崇祯便朱笔一批,从此,温体仁结束了八年的阁臣生涯,回到了家乡浙江湖州。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阮景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