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让人捧腹的是曹福田的装扮,只见他骑着大马,戴着大墨晶眼镜,口里叼洋烟卷,穿长衣,系红带,脚蹬缎靴,背上扛快枪,腰里还挟着小洋枪,一副活灵活现的样子。在路上,曹福田还不停招朋引伴,邀请路人随同前往观战,但刚走到马家口,又说前面有地雷,不能前进,绕道转了回来。

回来后,曹福田又命令商民做几千个蒲包和几千条麻绳,说是准备用麻绳捆缚洋鬼子,蒲包则用来蒙住洋鬼子的脑袋。

事实上,曹福田根本不敢和洋鬼子开战,每天只是列队游荡,而直隶总督裕禄却上奏朝廷,虚报战功,给曹福田搞了个顶戴花翎。绅商害怕开战则天津全城糜烂,请裕禄议和,裕禄派人去问曹福田。曹福田不准,说:“我奉玉帝敕令,率领天兵天将,准备全歼洋鬼子,怎敢违背敕令?”

后来马玉昆兵败,天津城陷,曹福田赶紧易装逃跑了。同年冬天,曹福田偷偷潜回静海县,被人发现,幸亏逃得及时,才没被抓住。但曹福田是个恋家的人,第二年正月他又潜回了老家,结果他的同乡将他捆了送官,最后被磔之于静海县。

这可不都是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哪。

义和团兴起之时,参加的人无计其数,甚至连一些商贩车夫,也都弃业加入,但正如德国卢森堡当年形容的革命专政:少数几个首领,一些随机应变的政治骗子,还有一群被同化的弱者尾随其后,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闹剧中需要什么,扮演什么角色!义和团大兴之时,很多人都跑去参加,但天津刚刚陷落,拳民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真是相当奇怪。

国人大都怯弱,但在群体性疯狂发作的时候,同样喜好助纣为虐。但灾难过去后,却都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如此故事,在最近一百多年里,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天津城破,日本兵先到,很多天津人大书“大日本顺民”五字,或贴在门上,或缠在手臂,以求保护。这样的事情,但愿不会再发生。

8.5、慈禧太后勇敢地向列强宣战了

慈禧太后决定开战后,却下谕给各国使臣,说请到总理衙门来议和。德国公使克林德先走一步,哪知马上就要大难临头!端王载漪命令手下的虎神营埋伏在路中,将克林德宰杀,杀人者,虎神营恩海小队长是也。听到这个恐怖的消息后,其他公使大为惊恐,纷纷加强戒备,闭门不出。

至此,事态已经无可挽回。中国本自古以来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如今却公然杀害外国公使,违背了最基本的国际法,这无疑招来了大大的麻烦。

徐桐、崇绮听说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大喜过望,说杀了洋人头目,天朝有救了。慈禧太后见各国公使不来应召,随后就命令董福祥及武卫中军进攻东交民巷,炮声日夜不绝。义和团也赶来帮忙,只见数万人披头散发,跑到屋顶大喊大叫,声动天地,以壮声势。(李希圣:《庚子国难记》)

很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时使馆区的洋兵,只有区区四百人,而董福祥的军队却有近万人,居然攻打了近两个多月也不能拿下,估计里面大有文章。实事求是的说,幸好没有攻下,要是攻下后把所有公使都杀了,麻烦就更大了。

清军中也有不少人加入了义和团,因而经常分不清到底是清军还是拳民,但在任意劫掠上,却如同一辙。贝子溥伦、大学士孙家鼐、徐桐、阁学贻谷,副都御史曾广銮、太常陈邦瑞、家里被抢个精光。可笑的是,徐桐、贻谷,本是站在义和团一边的,却也难逃被抢。

溥伦等于是向当时的国防军统帅荣禄告状,但荣禄也没办法。东交民巷数里外被焚掠一空,惟有东交民巷使馆,顶住门后用土加厚形成障隘,严加防守,加上洋兵的火器先进,居然能保住一个多月。

这时候,那些参加博傻游戏的昏官又开始忙乎了。尚书启秀上奏说,“使臣要是不除掉的话,必为后患。老夫听说有个叫普济的五台高僧,有神兵十万,不如请他来歼灭洋人。”事实上,普法根本就是个妖僧骗子。

曾廉和王龙文又出来奏一妙计,说引玉泉山水去灌使馆,用决水灌城之法,把洋人们全淹死。御史彭述则唠叨着说,义和团有神术,咒炮不燃,大家不用担心。侍讲朱祖谋请求停止攻打使馆,曾廉听到后说:“朱祖谋该杀。”载漪也想杀朱祖谋,还没动手,北京城破,朱祖谋这才逃过一死。

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下诏向各国正式宣战。

但令人不解的是,诏书以洋人索要大沽口为籍口宣战,但事实上大沽早在二十一日就已经失守。当时提督罗荣光守大沽口炮台,曾用炮击伤英国军兵舰一艘。后来炮台失陷,罗荣光逃至天津后服毒自尽。而此时直隶总督裕禄却谎报大捷,慈禧太后和载漪听后大喜,犒劳银子十万两。朝廷那些附和拳党的士大夫们,一个个欢天喜地,都说洋人不用怕,一打就垮。

当时以载漪、徐桐、崇绮主战,但这些人对军事根本就一窍不通。直隶提督聂士成,最开始奉命剿拳匪,既而朝议大变,朝旨严责士成剿夷。聂士成开始因为剿杀义和团与之结仇,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背后又遭到义和团的袭击,在八里台陷阵而死。

聂士成死后,马玉昆代为将领,紫竹林一役,战况惨烈,三千人战死。直隶总督裕禄逃往北仓,手下一个都找不到了,想上奏朝廷,身边又没有纸,耽搁数天后,消息才上报朝廷,京师大震,彭述却说:“这是汉奸故意造谣,夸大洋人势力来恫吓我们。姜桂题消灭洋兵上万,洋人已经不行了,马上就要求和了。”事实上清将姜桂题的军队刚赶到山东,根本没有到天津。

听到天津陷落,慈禧太后慌了神,又听了荣禄的主意下旨保护教士及各国商民,并要将杀杉山彬、克林德的人治罪。载漪听后大怒,不肯上朝理事。没办法,慈禧太后只好又对载漪好言抚慰,哄他继续办事。

也许是想给洋人一点心理压力,慈禧太后一方面议和,另一方面却仍旧让董福祥派兵攻打使馆。慈禧太后问董福祥几天可以攻下,董说:“五天之内。”五天过后,使馆区还是没有拿下。

这时,被外派巡视长江水师的原山东巡抚李秉衡从江南回到北京,慈禧太后大喜,在宁寿宫召见他。李秉衡一贯主战,大谈义民可用,说只要用兵法管教义和团,必然大胜。本来慈禧太后听说天津陷落,正惊恐不定,朝令夕改,听了李秉衡的话后,又决心主战。七月初四朝议,在载漪等人的鼓噪下,杀了主和的许景澄、袁昶,连同一些被指认为教民的无辜百姓,男男女女总共有上百人,都被莫名其妙的被杀了。

但当时的形势依旧越来越不利,北仓陷落后,裕禄自杀。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后画地而守,突然又发动进攻,城外的马玉昆部力战三昼夜,大败,逃到杨村后,已溃不成军。荣禄上报后,慈禧太后慌了神,哭丧着脸问计于左右,大臣们因为有许景澄、袁昶被杀的前车之鉴,都不敢乱说话了。

此时八国联军将要进逼京师,慈禧太后又变计想议和,命令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要求洋人停止进攻使馆,随后又派总理衙门章京文瑞往使馆里送西瓜慰问。大家正商议派使臣到天津议和时,彭述又蹦出来说,“等洋人出来,我们张旗为疑兵,数百里都布满,可以吓唬洋人。”听到的人都发笑,此人真是个糊涂虫!

李秉衡坚持主战,还新拜了义和团大师兄,召来三千乌合之众,拿着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说是“八宝”,专克洋人,实在是荒唐至极。等到交战时,哗啦啦十个死了五六个,尸体堆积如山,连潞水都被堵住了。清军溃败后,李秉衡死于通州。李秉衡好歹参加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本人又是清官,真是死不得其所。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门送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