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74、定河南平蜀地(1)

河南方面,大将军杨素破宇文胄于石济,将宇文胄斩首。

说起来,宇文胄也是个苦命孩子,他是宇文导的大哥宇文什肥的儿子,什肥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宇文颢为了救爷爷宇文肱死于袭杀卫可孤的南河之战,从此,宇文什肥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宇文泰随贺拔岳入关,宇文导随叔父从军,什肥不忍心把母亲抛下不管,毅然留在晋阳照顾一家老小,谁成想大魏分治,宇文泰横空出世成为事实上的关陇地区最高领袖,如此以来留在晋阳的宇文家族的人遭了秧,东魏大丞相高欢把对宇文泰的怨愤洒在他们身上,宇文家已经成人的男子(史书有记载的有宇文颢子什肥、宇文连子元宝、宇文洛生子菩提等)全部遇害,未成年的小孩被送到蚕室变成小太监。

宇文胄就是被去了**的苦命孩子之一,做奴隶的日子不好过,但他挺了下来,一直到宇文护为了母亲归国与齐通好,他才被礼送长安,袭爵邵国公,出为荥州刺史。

杨坚辅政,尉迟迥起兵,宇文胄认为自己受皇室大恩,有义务为家族事业而战,因此起兵响应相州,不想尉迟迥迅速败亡,自己也为杨素所杀。

败在杨素的手里,宇文胄一点也不冤枉,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杨素美髯飘飘,相貌英武,作为领兵大将,他从未打过败仗,但是,他的统兵之法极其残忍,每次出征先杀几个自己人立威,少者十几个,多者百余人,两军对阵他从不全军一起上,而是把队伍分成多个战斗小队,每队一二百人,第一队冲锋,第二队监军,前边败回阵的全部杀死,然后第二队冲锋,不能取胜再杀,直到胜利为止。

与杨素相比,于仲文攻打席毗罗倒是颇费了些周折。

席毗罗有十万之众,又有檀让、叉罗等叛军为援,于仲文手下仅有八千兵卒,而且按照他自己后来的说法这八千人也不是精干壮士,而是羸卒,以这样的实力去跟席毗罗硬碰硬,胜算几率很小。

对此,韦孝宽心中有数,在于仲文出征前,他给了于仲文一份重要情报。

席毗罗本来是徐州总管府的司录,尉迟迥起兵后,徐州总管源雄拒绝合作,席毗罗只好偷偷离开彭城跑到他的家乡金乡举兵,他的弟弟兖州刺史叉罗响应,席毗罗被尉迟迥封为大将军,他把妻子留在金乡,亲自率大军先夺沛县,准备克日进攻徐州。席毗罗大军远走徐州,金乡空虚,他的妻子就是席毗罗的软肋。

好,就这么办!于仲文心生一计。

金乡城,城主徐善净奉命留守,他一刻也不敢马虎,每日亲自巡城检查城防,大将军率军远行,保护好他的妻儿是首要任务。

一位自称大将军檀让使者的人来到金乡,通知徐善净檀让大将军明日到金乡宣蜀公号令并赏赐将士。

听说檀让大将军要亲自前来劳军,金乡守军欢声雷动,徐善净并不多疑,命手下做起了迎接大将军的准备。

第二天,斥候来报:大将军来了。

徐善净登城楼远眺,但见一大队人马缓缓而来,旌旗果然是蜀公标识。

徐善净赶紧命打开城门列队欢迎,然而,他等来了于仲文的精兵。

猝不及防,徐善净被擒,金乡城破,叛军纷纷投降。

随行诸将劝于仲文屠城,屠城最大的好处是将士们可以乘机洗劫财物,填满腰包。于仲文拒绝了大家的请求,不但如此,他命令众将领严明军纪,不得冒犯城中百姓,对席毗罗的妻儿监视居住,不得无礼,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众人不解。

于仲文解释道:此城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如果我们善待他的妻子,其兵自然归顺。如现在屠城,贼兵必死战,俗话说杀贼一千自伤八百,我等危险了。

其实于,于仲文是想以席毗罗的妻子为诱饵,引诱席毗罗率军来救,到时候自己以逸待劳,安排伏兵袭杀席毗罗。

这就是于仲文的连环计。

果然,席毗罗听到妻子被俘的消息后,立即率领大军向金乡进发,檀让率军与其会合,本来席毗罗在沛县坐等于仲文,现在成了于仲文在金乡坐等席毗罗。

席毗罗匆忙赶来,路上中了于仲文的埋伏,叛军大溃,贼兵争投洙水,死者堵塞了河道,檀让被擒获押送长安,席毗罗逃到荥阳,被抓获后就地正法。

于仲文大获全胜,徐州总管源雄终于舒了一口气,东南危机解除。

与此同时,响应尉迟迥起兵的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另一种方式结束了他的使命,他跑到建康去了。

174、定河南平蜀地(2)

当初,司马消难起兵响应尉迟迥,襄州总管王谊奉诏率荆襄军讨伐,司马消难为了自保,宣布以所部领郧、随、温、应、土、顺、沔、儇、岳九州及鲁山等八镇归顺陈国,并让自己的儿子入建康为人质,以此获取陈国的信任。

陈国方面积极响应,陈宣帝封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总督九州八镇诸军事、司空,赐爵随公,以镇西将军樊毅为督沔汉诸军事、南宇宙刺史任忠率众趋历阳,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趋南兖州,声援司马消难。

相州起兵,司马消难、王谦积极响应,关东的动荡让一些人不安分起来,不但河南境内的蛮族纷纷起事,甚至偏安江陵的西梁小朝廷也蠢蠢欲动。

西梁诸将劝梁帝萧岿举兵与尉迟迥联盟,进可以表示自己对周国忠心,退可以席卷山南之地割据一方,萧岿游移不定,派中书舍人柳庄奉书入长安探听消息。

柳庄到了长安,杨坚单独接见了他,拉着他的手说:孤过去曾以开府在江陵服役,深蒙梁主的垂青。现在皇帝年幼,时局艰辛,蒙顾命所托,辅弼主上。梁主只要诚心对朝廷,当与其共渡难关,考验我们关系的时候到了。

柳庄回到江陵对萧岿说:过去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然功业不成,大祸很快临头,为什么?因为魏晋挟天子保京都,名正言顺。尉迟迥虽然是老将,但年老昏聩,司马消难、王谦的才能不过常人之下。周朝将相多归附杨氏,以臣料之,迥等必当覆灭,随公一定会夺了周国天下。不如保疆安民,以观其变。

梁主听了柳庄的主意,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老老实实继续做他的梁主。

不久,尉迟迥失败的消息传到江陵,梁王萧岿非常庆幸,他有点后怕地对柳庄说:这次要是听了众人之言,社稷不保了。

王谊率军经过荆州,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来迎,行军总管崔彦穆担心独孤永业叛变,突然发难将独孤永业斩首。

邺城兵败的消息传来,王谊大军日渐逼近,司马消难一时信心全无,干脆把鲁山、甑山二镇交给陈军,自己带亲兵向建康方向逃走。

大周毫州刺史元景山追击司马消难,被陈将樊毅挡住,元景山与南徐州刺史宇文弼与樊毅战于漳口,一日之间三战三胜,樊毅退保甑山镇。

王谊分派诸将讨伐境内叛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陨州全境平定。

陈国大将陈纪、萧摩诃等攻广陵,又被周吴州总管于顗击退,至此,江南方面终于老实了。

平定司马消难后,杨坚将司马皇后废为庶人,其子免官,但并未追究家人连坐。

杨坚之所以从轻处罚司马消难的家属,司马消难的妻子起了关键作用。

司马消难的妻子就是高欢的女儿高氏,当初司马消难在邺城的时候,对妻子非常敬重,等到他叛齐奔西,高氏带着儿女们随他入了关。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