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72、除掉五王(1)

东郡太守于仲文是于谨的孙子,于寔的儿子,他说什么也不肯归附尉迟迥,但是,以一个郡的兵力去对抗好几个省,于仲文铁了心要玉碎。

于仲文,字次武,想来其父望子成龙,希望儿子文武双全。

别说,他还真没有辜负父祖所望,打小聪明又好学,说出的话常常让当爹的惊奇,于寔以儿子为傲,曾经对大家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能光大门庭。这样以来,人人都知道于寔有个了不起的儿子。

有一次,于仲文随父亲到云阳宫拜见宇文泰,宇文泰那天心情不错,还会逗孩子玩:小儿郎,听说你喜欢读书,读书好啊,敢问书中都讲了些什么?

面对高大威猛不怒自威的大丞相,九岁的于仲文大大方方回答道:对待父母和君主,忠孝而已。

好,好孩子!宇文泰不禁暗暗称奇。

日子一天天过去,于仲文到了出仕的年龄,先在赵王府当差,后来出为安固太守。

益州出了一件奇案,有任、杜两家各自丢失一头牛,后来找回一头,两家都来认领,互不相让,官司打到郡里州里,由于证据缺乏,都不能决断。益州长史韩伯俊建议:勿忸于安固少年多智,明察秋毫,如果他出面一定可以解决。

韩伯俊把于仲文叫到州衙,讲了案情,问他能不能解决。

于仲文并不推辞:没问题,以在下看来,这件案子很容易处理。

很多人以为少年人说大话,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如此甚好,请升堂文案。

这件案子不是在大堂上能审清的,要想弄明白案情,关键要听那头牛的。

众人不解。

在于仲文的安排下,审案现场安排在一片野地里。等一干诉讼之人到齐后,于仲文命两家把自己的牛群赶过来,东边一群,西边一群。

来啊,带人证!

人证就是那头牛!公差们将牛牵过来。

把人证放了。

牛一获自由即跑向任家的牛群。

人证不肯作证,当真可恶,来啊,把人证给我带过来。

等差人们费劲地把那头牛从任家的牛群中拉过来,于仲文突然翻了脸,高声怒骂道:这野牛野性不改,某要教训教训他。

说罢,突然抽刀在手猛然砍向牛尾。

任家人惊呼:不要!

钢刀在空中划了条弧线,轻轻从牛身上略过,削掉了一小块牛皮。任家人几步跑过来,看着受伤的老牛,唏嘘不已,心疼地不得了。

杜家人面无表情,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原来那牛跑向任家的时候,杜家人已经知道牛不是自己的了,眼见太守要砍,既然不是我家的,砍死才好呢。

正在想得出神,猛然听到于仲文大声喝道:姓杜的,为什么要冒领别人的牛,还不与我从实招来。

到了此时,杜家人无话可说,只好低头认罪。

争牛案让于仲文名声大震。

后来,于仲文调任东郡太守。

尉迟迥起兵前派人联络他一起举事,被他断然拒绝。

宇文威进攻东郡,于仲文大破宇文威,一战杀敌五百余人。

尉迟迥又派宇文胄自石济、宇文威自白马渡河两路夹击,东郡人赫连僧伽、敬子哲率众响应,于仲文知道大势已去,抛弃妻子不问,率亲兵六十余骑开西门突围,为了保护主帅,从骑战死的十之七八,等到了长安,只剩下于仲文一人。

于仲文的三子一女惨遭杀害,杨坚将他引到卧室,拉着他的手半晌不语,任凭眼泪哗哗地,于仲文内心激动,早认准了杨坚就是自己的主公。

“请公赐我兵马,我要亲自杀了老贼报仇!”

“如你所愿!”

第二天,朝廷旨意下,赐于仲文彩缎五百段,黄金二百两,进位大将军,拜河南道行军总管,立即发河南兵平定叛乱。

于仲文将军队驻扎在距离梁郡七里的蓼堤,檀让数万大军在城里。于仲文故意带老弱士兵挑战,檀让轻敌亲率大军来战,于仲文假装抵挡不住落荒而逃,檀让中计来追,一时伏兵四起,官军左右夹击,檀让大败而逃。

172、除掉五王(2)

檀让率残一直逃到成武才停下来。

檀让认为于仲文一时半会到不了,让部下杀牛宰羊犒劳三军,他错了,于仲文带精锐急行军一日便杀到,檀让弃武城败走。

一战功成后,于仲文放慢了脚步,在河南静静地等待韦孝宽台军的到来.

不是每个人都像于仲文一样彻底投入杨坚的阵营,八柱国家的后人开始分化了。

梁州刺史李璋乃老柱国李虎的儿子,跟赵王宇文招一向交好。

山东大乱后,宇文招密谋乘乱除掉杨坚,他希望李璋能拉些人一块干,李璋对杨坚上位也不服气,两人说到一块了。

李虎有八个儿子,虽然战死的病死的没剩下几个,但李家到底是大家族,杨坚做执政后,为了拉拢李家人,特将襄武县公李蔚的儿子李安引为左右,又拜李安的弟弟李悊为仪同。

如果能够让李安参与,何愁杨坚除不掉?

李璋把李悊叫过来,跟他讲了一通道理,无非拉他入伙,知道叔父的密谋后,李悊满心不愿意牵涉进去,但叔父的话他又不敢不听,所以感觉很为难,万般无奈找到哥哥李安说:不告发则不忠,告发了又不义,不忠不义,何以立身?

李安闻听,惊出一身冷汗:这事太大了,容我想想。

半晌,李安抬起头,他淡淡地弟弟说:你的仪同是谁给的?

当然是丞相。

是啊,丞相待我们不错,一直像父亲一样的关怀我们,我们如何能做背信弃义的事情?

怎么办?

告发吧。

那叔父怎么办?

顾不上了,倘若任叔父胡闹,我们家可就灭族了!

于是,两人将宇文招、李璋的阴谋报告了杨坚。

杨坚开始琢磨对几个不安分的王爷下手了。

还没等杨坚想好如何对付宇文招,宇文招派人邀请大丞相过府一叙,杨坚正好想探听一下赵王的虚实,欣然赴约,不过,由于担心赵王在酒宴上下毒,他自备了酒菜,匆匆而来。

宇文招想不到到杨坚如此痛快,仓促之间竟然没有精心准备,赶紧将自己的佩刀藏在床上,让武士藏在屋子后面。

杨坚过来后,宇文招把杨坚引入自己的卧室,卧室大抵是谈秘密所在,因此杨坚的侍卫们都被挡在外面,只有随行的大将军杨弘、大将军元胄因地位高被允许站立在卧室门外,而宇文招的儿子儿子宇文员、宇文贯及妃弟鲁封得以立在宇文招身后。

力量对比发生了大变化,杨坚变成了孤家寡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从人奉上瓜果,宇文招刷地把佩刀拔出来了,杨坚脸色微变:大王这是要?

哈哈,大丞相莫惊。

宇文招竟然以佩刀将瓜皮削掉,然后以刀刺瓜送给杨坚品尝。

元胄在门外看得心惊胆颤,只要宇文招的刀向前递上几寸,大丞相的命可就没有了,管不了这么多了,元胄冲入室内,对杨坚大声道: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请大丞相即可启程回府。

宇文员、宇文贯、鲁封等手按佩刀怒目而视。

宇文招呵斥道:我与丞相说话,你要干什么?还不退下。

元胄见杨坚不起身,索性握着佩刀站立在杨坚身后,怒目圆睁,摆出一付随时要拼命的架势。

杨坚并不制止。

宇文招看元胄长相威猛,虬髯浓眉,有一股凛然不可冒犯之气概,心里先怵了三分,他没话找话似的问道:这位将军是何人?

元胄回答:在下大将军元胄。

赵王道:你就是过去在齐王麾下的元胄啊,真是个壮士。

赵王命斟酒一杯赐予元胄,和颜悦色地说:我不过是跟大丞相叙旧,如何有不善的意思,卿何必妄加猜疑如此紧张。

元胄并不接话。

喝着喝着,宇文招忽然不胜酒力,似乎要呕吐,他赶紧起身就要往里屋走。

元胄担心一旦赵王溜掉恐怕就会有变故,他赶紧上前一步将摇摇晃晃的赵王扶住,把他重新拽到座位上,赵王起身三次都无法脱身。

宇文员、宇文贯等看元胄孔武有力的样子,竟然不敢轻举妄动。

赵王一看这个架势,知道一会脱不了身了,眼珠一转心生一计:我口干难耐,麻烦元将军到厨房取点水过来。

元胄装作没有听见。

正在此时,有人来报滕王来了。

杨坚赶忙起身迎接,到了门口,元胄低声道:情况不妙,赶快走。

杨坚道:他无兵无马,能做什么?

元胄道:兵马都是人家的,倘若他们先发制人,大事去矣。元胄不怕死,但怕死得不值。

杨坚将滕王迎入室内,大家重新坐定。

元胄听到内厅有甲声,心里真着急了,他大声道:相府里还有急事,公还磨蹭什么。当下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扶杨坚离座,拉着他便向外跑,与杨弘两人架着杨坚出了大门。

宇文招没想到元胄居然敢绑架杨坚,愕然之间竟然愣在那里,等他反应过来追出,元胄挡在王府门口,没人敢硬闯出去。

不久,杨坚诬陷赵王与越野王宇文盛谋反,将两家全部诛杀,其他三王很快也遭到了灭门。

至于李璋,作为宇文招一党也被明正典刑,因为李安的缘故,杨坚放过了李璋的儿子,李璋有个孙子叫李道宗,唐初宗室名将。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2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2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