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70、老将斗法(1)

韦孝宽以一个老江湖的经验判断,自己此次邺城之行凶多吉少,倘若尉迟迥翻脸,自己老命休矣。

所以他找了个借口让叱列长釜先走一步,有个人去探探动静总是好的。

叱列长釜哪里有韦孝宽那样复杂的大脑,毫不迟疑地向目的地而去。他哪里知道,韦孝宽拿他当作了试路的小石头。

叱列长釜走后,韦孝宽这才上路,一路上走走停停比蜗牛还慢,等他磨蹭到朝歌的时候,邺城方面派出来接应的人到了。

都督贺兰贵奉尉迟迥之命前来送信,信上说尉迟迥已经在邺城等待韦孝宽前往交接,催促韦孝宽尽快前往。

看罢书信,韦孝宽沉吟半晌,脸上阴晴不定,他一点也不信尉迟迥所言,世上还有盼着有人取代自己的人吗?更何况还是尉迟迥这样的人雄,他能不知道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拥有一支雄兵的好处?尉迟迥这么着急让自己去必定另有图谋。

从贺兰贵身上也许可以挖掘点猛料。

于是,韦孝宽在朝歌设宴款待贺兰贵,席间他仔细询问了邺城的情况,从贺兰贵支支吾吾的言语中,韦孝宽判断邺城一定出事了。

韦孝宽让贺兰贵回去复命,另外跟尉迟公好好说说,自己之所以耽误了行程,主要是老毛病犯了需要休息,我都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哪能跟你们年轻人相比,等病情稍微好转自己会立即动身加快行程,让尉迟公千万不要着急。

另外我听说相州有人治疗我这种毛病的水平很高,麻烦贺兰都督带我的人过去买点药给我送回来,早一天康复也好早一天上任。

韦孝宽的烟幕弹放得好,贺兰贵深信不疑。

贺兰贵回到邺城将面见韦孝宽的情形跟尉迟迥汇报,尉迟迥冷笑一声道:贺兰都督,你上了老儿的当了,老匹夫一定是对我有所怀疑所以故意拖延行程,他在观望啊。

该死,被老狐狸骗了,这该如何是好。

没关系,老儿不是装病吗,我派人给他送药去,看他还有什么借口。

魏郡太守韦艺是韦孝宽的侄子,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尉迟迥这边,尉迟迥对他深信不疑。为了将韦孝宽骗过来,韦艺是个好人选。

尉迟迥让韦艺为韦孝宽买了治病的良药,前往朝歌迎接韦孝宽,这次务必把韦孝宽给我接过来,韦孝宽是谋国老臣,有他的帮助,咱们的讨逆大业自然是如虎添翼。

事实上,相州已经准备起兵讨伐杨坚,尉迟迥知道韦孝宽一时名将,所以不想与韦孝宽为敌,只要韦孝宽到了相州,不管他会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起码消除了一大隐患,这才是尉迟迥的真实想法。

韦艺受尉迟迥的鼓动,也希望叔父能到相州同自己一起起兵诛杀朝内奸佞。

韦孝宽继续慢慢往前走,到达汤阴县的时候,竟然碰上叱列长釜从相州回来了,原来叱列长釜本来到邺城上任,沿途听到不少关于尉迟迥的风言风语,他越接近相州越害怕,终于下定决心掉头返回。

叱列长釜也算是个机警人,他把沿途所闻告诉了韦孝宽。

老柱国,一起回长安吧。

咱们身负皇命,哪能凭捕风捉影就违背朝廷的命令呢,如果没有真凭实据,纵使前边是地雷阵,韦某也不惧。

叱列长釜见韦孝宽不听劝,独自跑了。

叱列长釜前脚刚走,韦艺便到了,叔侄见面,韦孝宽很高兴,毕竟是一家人,赶紧给我说说邺城的情况。

然而,韦艺对邺城的事也是支支吾吾,只是力劝韦孝宽尽快上路去跟尉迟迥见面。

170、老将斗法(2)

韦孝宽看着侄子,忽然脸一沉冷不丁喝道:韦艺,还不与我从实招来。

韦艺一惊:叔父,从何说起。

韦孝宽冷笑道:既然你死不悔改,我也就不留你了,韦家不能因为你遭到灭族之祸。我想杀了你兄长会理解的。

说完,韦孝宽命左右将韦艺拉出去砍了。

韦艺见叔父真的动怒了,只好将尉迟迥密谋起兵的事一五一十跟韦孝宽坦白了,完了还振振有词地劝韦孝宽跟尉迟迥合作驱逐杨坚,做一个扶持大周的忠臣。

“韦艺,你好糊涂,我韦家满门都在长安,倘若从逆,韦家可真就遭遇灭门之灾了。”

“叔父,既然如此,该如何是好?”

“我们马上回长安,早作打算。”

“可是,尉迟迥既然让我来了,必然有防我泄露天机之策,恐怕我们回不到长安已经人头落地了。”

“无妨,老夫自有打算。”

韦孝宽带着韦艺踏上了回长安的道路,每到一个驿站,韦孝宽便换上好马,然后让人将驿站内的所有马匹全部驱散。

临走,又告诉驿站站长如果蜀公的人到了,准备好酒饭给我好好招待,记我账上。

“韦老柱国,没问题,您放心走吧。”

在北周,韦孝宽是一个传奇人物,尤其是其以数千之众抵挡高欢十万大军并将高欢气死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的话对小小的站长来说,不差起圣旨。

一路上,所经桥梁,韦孝宽命部下全部拆毁。

果然,韦艺走后尉迟迥就觉得不妥,倘若韦艺跟韦孝宽透露了实情,自己的计划可就大白于天下了。

为了补救,尉迟迥立即安排仪同梁子康率数百骑兵追赶韦艺。

“如果请不动就把韦孝宽绑到邺城。”这是尉迟迥的命令。

梁子康赶到汤阴的时候,有人告诉说韦孝宽已经返回长安去了。

“果然被总管大人猜到了,马上给我追!”

一路上,每到一个驿站,驿卒们都早就备好了酒肉,梁子康的人马便饱餐一顿,休息休息继续追,但是驿站的马没了,所以梁子康始终无法补充马匹。

长途行军,马匹补充不上,战马需要休息,追赶的速度自然就慢下来。

韦孝宽从容回到长安。

计部中大夫杨尚希也从邺城逃回。

170、老将斗法(3)

杨尚希出自弘农诸杨,宇文赟去世的时候,他正好在相州,与尉迟迥一起在相州发丧,但是他发现不太对劲,因为尉迟迥虽然痛哭但是并不是多么悲伤,眼泪可以是假的,伤心可装不出来。杨尚希担心留在相州凶多吉少,于是连夜从小路逃回长安。

杨坚命杨尚希领三千宗族子弟兵镇守潼关,严防关东事变,老杨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弘农,杨尚希在这里的群众基础好。

有了杨尚希和韦孝宽的情报,杨坚基本掌握了尉迟迥的动向,但是尉迟迥还没有公开抗旨,他想借着这个机会争取一下相州方面忠于长安的人,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跟自己关系一直不错,属于可争取的对象。

杨坚派候正破六韩袞前往邺城宣旨,内容主要是告诉尉迟迥,因为韦孝宽病重,相州总管继续由蜀国公担任。

破六韩袞肩负着一项秘密使命,他随身带了杨坚写给晋昶的书信,让他早作准备,防止尉迟迥造反。

然而,事情败露,尉迟迥将破六韩袞、晋昶杀害,然后召集相州文武士民在邺城北楼下聚会。

尉迟迥登上北楼,发表了起义演讲:杨坚借后父的势力,要挟幼主作威作福,不臣的行为路人可见。我与文帝有甥舅之情,任兼将相,先帝让我在这里,把国家安危重担交给了我。现在国家有难,我要与大家纠合义勇,匡国安民,大家说怎么样?

众人齐声喊道:愿意听从总管吩咐,匡国安民。

于是,尉迟迥自称大总管,设置百官,对外则声称奉宇文招少子的命令讨伐逆臣。

杨坚接到相州急报后,立即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为行军总管,发关中兵讨伐尉迟迥。

讨伐相州的兵马出发了,这时候宗室出镇地方的五大王已经全部返京,杨坚要从宗室亲王中选一个开刀给五大王一个警告,被拿出来开刀的是毕王宇文贤。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2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2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