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53、灭佛(3)

一番话简直说到了宇文邕的心坎里,他本是有大志之人,虽然此时受宇文护的压制不能亲政,心里却早有计较,混一东西,平定天下是每一个帝王的终极梦想,宇文邕身为帝王,同样喜欢帝王梦。但是,面对大周经济、人口上的弱势,如何在三国争霸中脱颖而出,靠的还是钱和人,既如此,如何敛财和积聚人口?佛祖悲哀地看到,宇文邕把目光投向了寺庙中寄存的雄兵,佛塔下埋藏的浮财。

阿弥陀佛,想到这些宇文邕就有一种罪恶感,觊觎佛祖的私物,佛祖不会让我下地狱吧?

卫元嵩的话解开了宇文邕的心结,让不合格的僧人还俗,让佛教剔除偶像崇拜回归本原,这是替佛祖清理门户,是真正意义上的弘扬佛法。

难道这个叫卫元嵩的蜀僧是上天送给自己称霸天下的礼物?

但是,宇文邕尚有顾虑:“如果贸然取缔佛教,会不会动摇国本?”佛教已经占据了人心,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有着太多佛的信徒,没有了佛法的约束,会不会闹乱子,作为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宇文邕不想乱。

卫元嵩笑道:“唐尧和虞舜都是圣贤,他们的治国成就没有人敢怀疑,但是那时候有佛法吗?南方的齐国、梁国,广修佛寺却照样亡国,佛法不能救国,他们亡国亡在治国无道。因此,修造佛寺塔庙,上天不会因此而赐福,不会解救民众疾苦,真正的服侍佛祖的方法,本来就不用这些外道。

宇文邕高兴坏了,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从此与卫元嵩、张宾更加亲近了。三人密谋多日,定下禁绝佛寺的最终目标,但考虑到现实情况,为了不引起佛徒甚至王公大臣们的反对,必须在舆论上为禁佛做准备,这叫做攻心为上。

宇文邕准许卫元嵩还俗,赐爵位蜀郡公。

天和三年,宇文邕召集百官公卿、高僧名道让大家为儒释道三家排排序。这时候的北周的带头大哥是宇文护,宇文邕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研究研究象戏、玩玩清谈,清谈好比坐而论道,是魏晋以来传下的古风。

对此,宇文护是默许的,研究学学问嘛,无伤大局。

与会的僧俗众人也没太在意,既然至尊让论论,那就论论吧。大家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彼此争论不下,结果谁也不能说服谁,最终大家不欢而散。

而后,宇文邕又接连召开了几次辩论会,结果也是无疾而终。宇文邕让司隶大夫甄鸾综合大家的意见认真分析,谁想甄鸾却是个忠实的佛徒,竟然抛出了三卷三十六条的《笑道论》,把道教骂了狗血喷头,宇文邕很失望,当着大家的面让人把书给烧了。至此,皇帝的态度已经明朗,即佛教不能排在道教的前面。

一直到了建德年间,笃信佛教的幕后当家人宇文护已经倒台,亲政后的宇文邕迫切需要富国强兵,他简直等不及了。

建德二年十二月,宇文邕再次大集道士、沙门及百官再次讨论佛、道、儒三教优劣,这一次,皇帝事先定了调子儒为长,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僧众哗然,他们群情激昂,竭力揭发攻击道教,甚至开始攻击儒教。

宇文邕恼了,他大声呵斥道:六经儒教教化以礼仪忠孝,对世风有礼,所以应该存立。佛本生于西域,其教义与中土不同,不过受五胡支持转而强盛。朕非五胡,当以儒教为先。

辩论会再次不欢而散,但是,皇帝的意思已经明朗,佛教的地位已经风雨飘摇,北周各地的高僧大德们开始了最后的努力。

由于道教在几次辩论中都处于下风,宇文邕想给道教一个机会,他让张宾精心准备材料痛击佛教,让佛教输得心服口服。

张宾准备好了,宇文邕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建德四年五月十五日再次将各方人士召集到太极殿,决定三教归属的时刻到了。

皇帝亲自主持会议,道教代表张宾第一个登台亮相。

153、灭佛(4)

张宾唱道:大道清虚淳正无杂。众生祈恩请福,可以上通天曹而白日升仙,寿与天地齐。岂如佛法之虚幻无实者耶!

佛教代表智炫抗声道:请问先生,道是何时之生?佛是何时之出?

张宾回道:圣人之出世,何有定时定处,本来有之而已。可是佛法是近世才从西方传过来的。

智炫道:言无时则亦可为无出,又为无定处则可为无说。你又从哪里得出贵教无杂而寿同天地的?

张宾一时语塞,恨声道:道人虽浪语,前王无识,让你们苟活到今天。然今日上有圣帝,杀光尔等。

宇文邕见张宾一个回合即败下阵去,道家还真是扶不起,不由得怒火中烧,让张宾退后,自己亲自赤膊上阵了。

宇文邕道:佛经上说佛法中有主、法、众三不净,故朕意欲除之而息虚幻。然以道法中无此事,朕欲留之而助国化。

说完他目视着智炫缓缓道:能解此三难,则真是好人。

智炫应声道:陛下所陈引用了佛经,都不是乱说的。但道法之中也有三种不净,而且比佛法还厉害。天尊在紫微宫中,随侍左右的有五百童女,这是主不净。道教徒众章醮请福时,用鹿脯、清酒,这是教不净;道士犯罪伏法的,代代都有,比僧人更多。佛法是正法,岂能因为个别僧人犯法而废掉?

听罢智炫的话,宇文邕半晌无语,顿顿道:上师所言出自何经?

智炫道:三皇经。

宇文邕勃然怒道:三皇经哪里有此等话?

智炫也豁出去了:陛下没有亲眼所见不代表经上没有这句话。现在陛下要废佛存道,好比是以庶代嫡。

宇文邕哑口无言,怒而起身离去。

当夜,宇文邕独将卫元嵩叫到宫内。

蜀郡公,废佛事朕主意已定,但是,以今日之势,尚能存道吗?

以臣看来,当两教俱废,而两教俱存。

先生何解?

卫元嵩早有准备,当即递上一道奏折,名《请造平延大寺书》.

按照卫元嵩的说法,禁绝佛道二教后,修建平延大寺,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不必专门出家,不管在家出家心中有佛就是修行,所谓城隍是寺塔,周主即如来,和夫妻为圣众,推令德作三纲,遵耆老为上座,选仁智充执事,求勇略作师法,行十善以伏未宁,示无贪以断偷劫夫妻。

平延大寺有融合三教之意,卫元嵩所言即似今日盛行的人间佛教,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佛之道。

一切水到渠成了。

第二天,宇文邕下诏“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开始了。

一时间,北周境内寺庙赐予王公作宅第,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簿录入宫,寺院奴婢全部释放,僧尼被勒令还俗成为国家编户。

有些僧人逃离了大周国,有些僧人转入地下活动,部分高僧名道入驻平延大寺,总之大周国从此没有了合法的僧人、道人。

通过没收庙产、迫使僧人还俗,灭佛运动起到了增加国家劳动力和充盈国库的作用,北周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

就在宇文邕殚精竭虑地为伐齐做准备的时候,他的亲弟弟宇文直反了,有人说宇文直是因为反对灭佛,更有人把他视作佛教护法。

事情果真如此吗?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2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2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