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救援华皎(3)
领导不深入一线不了解情况拍脑袋瞎决策,当然,迁城是个大事,因为除了军队还要安置居民,新城要修理,花钱不说,还容易引起搬迁户的不满。
如果激起民变,那就是事件了,总管府是要负责人的。
因此,宇文直不答应也在情理之中。
领导就是领导,领导不拍板裴宽也不敢擅自做主。无奈,裴宽只好面对现实做死守城池的打算了,他因陋就简,在预计发大水能淹没的地方竖了些木桩,以此阻止敌船通过,权当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事实证明,裴宽的顾虑非常正确。
襄州发出的援军鬼影子没见着一个,事实上,周军此时已经兵败如山倒,已经顾不上沔州了,程灵洗的陈国水师呼啸而至。
程灵洗的战船沿江一直开到沔州,由于水势小,战船靠不到城墙根,程灵洗只好分兵四面攻城,水军当做步兵用。
要说陆战,周军还有优势,程灵洗暂时受阻于城下。
裴宽守城之余还挑选一些骁勇善战的勇士,专门挑风高月黑之夜造访陈军,陈军想不到被动挨打的周军还有精力搞偷袭,几次吃亏后锐气稍挫。
就这样一方白天攻城,一方夜晚袭营,双方你来我往干上了,十几天过去,陈军仍未得手。
然而,天公不作美,接连几天秋雨绵绵,河水暴涨,裴宽所竖立的木桩沉在河底,程灵洗的步兵重新变成水师,陈军驾驶着大舰直抵沔州城下,陈军战船上的重武器拍竿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沔州城楼被击碎,陈军防御工事遭到毁灭性打击,裴宽仍是拼命死守,陈军攻势昼夜不歇,新一轮拉锯战开始。
周军苦战三十余日,死伤过半,最终城墙在水淹和拍打下轰然倒塌,陈军冲入城中,裴宽又率部打起了巷战,两日后,城中的抵抗才停下,裴宽被生擒。
裴宽被押送建康,这一次没有上次在北齐那样幸运,裴宽最终死在江南,终年六十七岁。
丢城,军败,襄州总管府可谓罪责难逃。
气急败坏的宇文直回到襄州,当即将权景宣绳之以法,他妄想丢车保帅,把权景宣当做替罪羊送出去。
宇文护不是傻子,他如何猜不到宇文直的用心。所以,很快朝廷旨意下,以权景宣功大,死罪赦免,权景宣羞愧难当,不久即郁郁而终。
田弘接任江陵总管,高琳为副总管。
宇文直担心朝廷问责,又想把责任推给西梁柱国殷亮,要求西梁皇帝萧岿将殷亮正法,萧岿明明知道失败绝对不是殷亮的错,但是宇文直是北周皇帝亲弟,西梁一个附庸国如何敢违抗大国命令,无奈只好将殷亮问罪处斩。
然而,宇文直的行为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好处,殷亮、权景宣即使有责任被追究,宇文直作为周军统帅仍然逃避不了朝廷的问责。
大冢宰宇文护亲自定调子,宇文直被免职留用察看,不久又官复原职。
宇文护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的后果很严重,过去宇文直一直与宇文护过往甚密,甚至不惜站在站在母兄宇文邕的对立面,江南失利宇文护毫不留情,宇文直对宇文护怀恨在心。
第二年,吴明彻进寇江陵,引江水灌城。西梁主萧岿和周江陵总管田弘出顿纪南,以避其锐。江陵副总管高琳与西梁尚书仆射王操拒守,西梁马军主将马武、吉彻等回击吴明彻,吴明彻退保公丨安丨,萧岿退回江陵,至此,周陈湘州之战正式结束。
湘州失利成就了周国皇帝宇文邕,事实再一次证明,大冢宰宇文护的武功就是不行,而且,宇文邕多了一个重要的同盟军。
陈国边境暂时恢复平静,宜阳一带的周齐边境地区的空气又紧张起来。
公元568年,江陵总管田弘调往宜阳一线任仁寿城主,仁寿城隶属于陕州总管府,总管是陈国公宇文纯。
宇文纯刚刚从突厥回来不久。
146、救援华皎(4)
三年前,为了加强同突厥的关系,按照起先杨荐同突厥约定的婚期,陈国公宇文纯、柱国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杨荐等备皇后仪卫并六宫一百二十人赴突厥迎娶木杆可汗之女大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突厥两次同北周联盟伐齐都以失败告终,从此木杆可汗有了轻视北周之意,加上齐国不断以财帛引诱,木杆居然答应了齐人的和亲要求,将宇文纯等人扣留在突厥,鉴于突厥的强大,而北周又忙于应付北齐和南陈两大强敌,对突厥也无可奈何,只能坐视突厥将几位国家大臣羁留不遣。
两年后,宇文贵病重,请求返回长安,将一把老骨头送回祖国。鉴于宇文贵在周朝位高望重,考虑到外交影响,突厥人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于是答应放其归国,然而宇文贵在回长安的路上便病死了。
宇文纯等在突厥继续过着半囚禁的生活,离开祖国三年了,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568年的二月,正是隆冬季节,草原上朔风凛冽,天气阴晴不定,让人惊恐的是大冷天里居然响起了冬雷,更加奇怪的是,木杆可汗的金顶大帐屡遭雷击,连穹顶都被击坏了,事情没有完,一连十余日仍然雷声不断,冬雷本就罕见,加上雷声又总是围着可汗大帐打转,一切似乎是上天在表露对突厥人的不满,木杆可汗吓坏了。
这件事相当可疑,也许是自然巧合,也许是大周使者团中有人掌握了避雷要领将金属类的东西偷偷放在了可汗大帐上。
反正,大周使团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遇。
杨荐再次厉声教训了木杆可汗。
杨荐告诉可汗正是因为突厥的背信弃义所以上天才会连连示警,木杆不得不信,于是决定按照约定将女儿送往长安完婚,宇文纯等这才得以返还长安,三月,宇文邕迎娶木杆之女并册封为皇后,即阿史那后。
阿史那后似乎无宠,以至于后来连六岁的襄国公主女儿都提醒舅舅要注意这是政治婚姻,并不能任性而为。这个传奇孩子即大唐开国君主李渊的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
宇文纯以功升为柱国,不久调往弘农任陕州总管,准备再次对北齐动武。
迎娶阿史那后的同月,老柱国于谨病故,北周的一杆标高倒了。于谨一生对宇文家族忠心耿耿,战功显赫,身后福及子孙,大唐宰相于志宁就是于谨的后人。
北齐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太上皇高湛死了,不过,对皇帝高纬来说父亲的去世也许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做了四年傀儡皇帝的高纬咸鱼翻身,从此开始了无忧天子的快乐生活,高纬的快乐在于游戏人生、收获爱情,北齐将在年轻天子的带领下,从失败走向失败。
但是,正如韦孝宽所言吗,北齐政治上虽然失败,但只是烂了老根,枝叶仍然繁茂,真要伐齐,还需要坐等时机。
于谨去世四个月后,大周朝另一位元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过,他的子孙将比于谨的后人更加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