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十年磨一剑
140、宇文邕
大冢宰宇文护和左宫伯于翼同受周帝遗诏。
宇文护有点烦,宇文毓虽然被他弄死了,但却在弥留之际下留下了遗言,选定了他的继承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你宇文毓还真是与我作对到死,皇帝让谁来做,是我,宇文萨保决定的!
让宇文邕上,我还有拥立之功吗?如果,不把机会给宇文邕,该立谁呢?
宇文护心下犯疑,让人把恢复皇帝称号的第一功臣崔猷叫来商量。
对于年轻皇帝抱病而死的秘密,崔猷虽然心中犯疑,但秉着不传、不猜的处事原则,依然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作为一名儒者,他推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不自觉间崔猷成为宇文邕上位的第一块绊脚石。
宇文护开门见山:鲁国公秉性宽仁,在太祖诸子中年龄最大,现在我打算奉遗旨拥戴为主,你怎么看?
崔猷道:殷道尊尊,周道亲亲,朝廷既以周礼为国本,当然不能违背周制。
周朝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父传子,父死子继,按照崔崔猷的看法,既然周帝已故,自然应当奉其子即位,但这样以来就有违宇文毓的遗诏。
宇文护摇了摇头:天下事大,干阳年纪太小了。
干阳是宇文毓长子宇文贤的字。
看起来宇文护似乎一切为江山社稷考虑,实际上,宇文护不能不考虑的是,如果舍弃周帝指定的继承人而拥立一个孩子,天下人会怎么看,那些勋臣权贵们会怎么看,会不会还有人站出来公开与自己作对?
其实崔猷如何猜不到宇文护的心思,当下劝解道:过去有周公辅佐成王的先例,何况明公一向与贤亲近,若行周公之事,方不负顾命所托。
立个小孩子,国家大事自然由自己说了算,但如何封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宇文护权衡再三,最终仍决定遵从宇文毓遗诏,迎宇文邕做了皇帝。说到底,宇文护一直认为宇文邕为人木讷,不像宇文毓、宇文觉兄弟那样聪明,如果自己能掌控一切,又不落天下人的口实,岂不两全其美。
宇文护没有想到的是,他将要为自己的这个决定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宇文护的主持下,宇文邕即位,北周万象更新,大赦天下。
同年,东边的北齐也发生了一次流血政变,高欢第六子常山王高演联合九弟高湛同胡人勋臣权贵们一道诛杀了以辅政大臣杨愔为首的汉官集团,晋阳霸府重新开张,不久高演废掉高洋的儿子高殷自立,成为历史上的北齐孝昭帝。
事实上,高演是高欢最具潜力的儿子,而宇文邕将是宇文泰诸子中最有雄才大略的儿子,两人的先后登基似乎预示着一场好戏就要上演,能重现东西大战的惊天地泣鬼神吗?
世事难料,老天的安排总是出人预料。
宇文邕没让宇文护失望,即位以来的表现让宇文护很满意,让天下人很失望,公元561年,即宇文邕即位的第二年改武城三年为保定元年,皇帝下达了大周保定元年一号文件: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任都督中外诸军事,五府总于天官。
当初宇文泰罢除丞相府、行台府,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统领诸军,名义上退居二线却保留军委主席职务,只要手里牢牢控制住军队,任谁也反不上天,这是当初宇文泰在皇帝亲政呼声下不得不退让的底线。
宇文护接受宇文泰遗命后立即入驻中外府控制了左右十二军军,掌握了府兵的军权,但是一直没有正式任命,至此,算是名至实归地成为国家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同时,五府总于天官彻底打破了六官共治天下的规定,天官一支独大,其余五官成为天官的下属,大冢宰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宇文护的权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哥,既然你喜欢,军国大政就都交给你了。其实,不下达文件,宇文护也是事实上的领导,宇文邕只不过给了他一个名分,自己没有少什么,但却让宇文护很舒服。
那么,什么事都让宇文护做了,宇文邕干什么,还别说,宇文邕也没闲着,他找到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每天盯着一个棋盘冥思苦想,据说他要创新一种流行的棋法,发明一种新的玩法。
娱乐之余,宇文邕没有忘记继续拍宇文护的马屁,他很清楚,只有权臣哥哥舒服了,自己才能过得舒坦。很快,宇文邕又找到了新的马屁。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周朝因为周公功劳太大,曾经允许在周公的封地鲁国立周文王庙,按照礼制只有天子才有为过世天子立庙的资格,诸侯王如果想表达对祖先的敬意,麻烦到太庙去好了。所以,为文王立庙可谓殊荣。
既然现在大家都把大冢宰宇文护比做周公,周公享受到的待遇晋公没有理由不享受,于是,宇文邕下诏在同州的宇文护家里另立德皇帝之别庙,以方便宇文护祭祀。
宇文护在同州的宅院安排的护卫等同于皇宫,甚至卫士数量超过了皇宫。
但是令宇文护沮丧的是,周军在南方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这是周国在江南用兵最大的一次失利,周国军司马贺若敦的步骑万人逃回生天的只有十之三四,自破江陵、王琳乱后一直处于周国实际控制的湘州、巴陵尽数落入陈国。
宇文护非常震怒,将贺若敦削职为民,以于翼充任军司马。
贺若敦觉得非常委屈,出师不利作为主将有责任,但是打仗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自己在三样都不占的情况下,已经做到了最好。
141、贺若敦闹江南
事情还得从王琳败亡说起。
周国送给陈蒨的恶心礼物被侯安都轻松解决后,陈蒨以侯瑱为都督湘、巴、郢、江、吴等五州诸军事,镇守湓城。另分荆州的天门、义阳、南平和郢州的武陵四郡置武州,以吴明彻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以孙瑒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
湘州本来是王琳的根据地,后为萧詧大将王操所夺,长沙、武陵、南平、监利等郡都归了西梁。
吴明彻的任务就是把属于他的地盘夺回来。
西梁方面感受到了威胁,再次向主子求援。
在这种情况下,周国大冢宰宇文护派军司马下大夫贺若敦率步骑一万进攻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