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32、秋后算账(3)

第二天,李远带李植去见宇文护。

当李远求见的消息传到大殿里的时候,宇文护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看起来李远已经把事办好了。

宇文护以为李远已经将李植以家法处决,所以乐呵呵地说:阳平公为何自己来了?

他期待着大家跟上一句阳平公大义灭亲将儿子杀了,可是,通报的人却说:

“阳平公不是自己来的,他儿子李植在殿门外候着呢!”

“啊……?”宇文护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瞬间,宇文护的脸色晴转多阴,他怒吼道:“阳平公这是不相信我!哼,也休怪我翻脸无情了。”

既然李远不见棺材不落泪,好吧,就让你心服口服。

“来人,去把略阳公给我请来。”

名义上是请,实际上就是押送。

“请阳平公上殿!”

李植留在殿外等候,李远独自进殿拜见宇文护,宇文护客气地赐座让他坐下,李远瞅了一眼宇文护,但见宇文护面沉似水,看不出世生气还是高兴,不过,既然给自己赐了座,看来也不至于太难为自己。

李远开始诉说李植的冤屈,并担保自己的儿子绝无谋乱之举,一切不过是废天王所为。

宇文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他仍然耐着性子听李远的唠叨,这时候卫士们把废天王宇文觉押到大殿。

宇文护冷笑几声打断了李远的话:阳平公莫再为那逆子说话!把李植押进来同略阳公当面对质。

李植和宇文觉终于见面了。

本来就是同谋,把一切责任推在宇文觉的身上宇文觉如何能忍,宇文觉就将当初乙弗凤、李植、孙恒等如何谋划诛杀宇文护之事合盘端出,一点也没保留。撕破了脸谁怕谁啊?反正已经这样了,死猪不怕开水烫。

末了,宇文觉流着泪说:“如果没有他们的怂恿,我如何会同大冢宰反目为仇?”

从看到宇文觉被押到的那一刻开始,李植就知道大势已去。

面对宇文觉的质证,李植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他面如死灰,恨恨地对宇文觉道:本来出此谋的目的是想使社稷安宁,为了至尊好。今天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植已经不自觉承认了宇文觉所说的都是事实。

胡床上端坐的李远听得心惊肉跳,脸色一会红一会白,他意识到一切都完了,猛然间起身离座扑通一声跪倒在宇文护的面前:“若果如此,罪该万死。”

“哼!阳平公包庇逆贼,当真不可饶恕。”

宇文护下令将李植推出去斩首,让李远回府思过。

当夜,大冢宰特使到了李府,带来了宇文护的口讯,只要李远自尽,其罪状可以不公开,如此算是保全了李远的脸面。

事已至此,李远已经无话可说,李穆闻讯赶来告别,他哭着对李穆说:显庆,我不听你的话才落到今天的地步,悔之晚矣!

李穆垂泪诀别。

李远的死并没有解除家族的危机,李远一家、李穆一家全部被收押入狱,远在海州的李基也被追回长安羁押,就是原州的李贤也被解除职务回家监视居住。

有消息说宇文护要大开杀戒,原州李家眼看就要灭族。

过了几日,李贤、李穆一家被解除了监禁,不过,所有人只保留爵位,现任职务全部免掉,当初,宇文泰因李家功大,把原州刺史、平高郡守、平高县令打包送给了李家人,试想,省长、市长、县长全部出自一家人,这样的盛况古今少见。但是,转眼之间,富贵如过眼烟云,能保住身家性命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据说,是李远临死前对李穆说的话让宇文护相信了李穆,从而放过了李穆、李贤。

但是,已经解放了的李穆仍然不甘心,因为二哥一家仍然命悬一线,他尤其不舍得李基被杀。

思忖再三,李穆决定拼死保下李基。

李穆把自己的世子李惇、次子李怡绑了上殿见宇文护,请求以此二子的性命换取李基的性命,拿我俩儿子换一个,这还不成吗,李穆是铁了心要保住李远的血脉。

公主也为丈夫求情。

虽然宇文护满心不愿意,他却不能无视李穆的请求。

邙山大战李穆救宇文泰脱身,归来即升仪同、赐给丹书铁券,按照当时的说法手里有这个玩意可以免除十次死罪,有人该说了,李穆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不用?说实话,李穆清楚,那个牌牌是宇文泰发的,到宇文护这里好用不好用还不好说,如果宇文护翻脸不认账,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但是,不拿出来比拿出来效果还好。

李穆的地位太特殊,他的意见宇文护不能不重视,最后,宇文护算是卖给李穆面子饶了李基一命,同时附带送了一份大礼,李远未成年的孩子可以免除死刑,但是成年的一个不留。

李植的的弟弟叔谐、叔谦、叔让被赐死。

一直在平高城的李贤也从鬼门关口走了一遭。

李贤在大统十六年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泰在世之日,曾多次偕太子巡视北疆,每次到原州必临李府,大家按照年龄大小落座,行乡饮酒礼,因李贤年长,宇文泰如此有对李贤特别恩遇之意。

宇文泰甚至还曾以诸侯之礼见李贤,如斯恩遇,天下少有。

如今,宇文泰尸骨未寒,原州李贤家族便遭受到这样一次空前打击,

正所谓富贵如浮云,做不得真。

132、秋后算账(4)

在宇文护的授意下,十六岁的废天王宇文觉因病去世,宇文觉的王后元胡摩乃魏文帝第五女,经历了两位兄长被废被杀,如今自己的夫君亦落得如此下场,自此心灰意冷,出家为尼,常伴青灯古佛。

在宇文护打击原州李家、戕害宇文觉的时候,有一个人一直冷冷地瞧着,虽然他不赞成,但他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宇文毓明白,现在还么有他说话的份。

宇文护杀孙恒、李植后,急需有人帮忙打理朝政,请司会柳庆、司宪令狐整帮忙。两人都是精细人,都推辞不就,而且两人异口同声推荐了一个人:叱罗协。

叱罗协本名祢罗突,在东魏的时候是御史中尉窦泰的书侍御史,有一定的公文处理能力。小关之战,叱罗协为监军,结果东军大败窦泰死叱罗协被俘,然后叱罗协弃暗投明做了宇文泰大丞相府东阁祭酒,后为从事郎中,因为他先后在洛阳、邺城二京任职,熟悉朝廷掌故,加上为人恭谨,做人低调,所以深受宇文泰的重用。开始因为他的家人在东,大家还怀疑他恋本,等到河桥大败,叱罗协没有乘乱离队,从此宇文泰对他信任有加。后随尉迟迥伐蜀,行潼州事,赐姓宇文。

两个名士都推荐,叱罗协一定错不了,至于为什么两人都替叱罗协说话,是存心故意让自己抽身还是其他,我只能说不知道。

宇文护征调叱罗协入朝。

叱罗协来京后,与宇文护相谈甚欢,对于执政的赏识,叱罗协感激涕零,发誓要舍身效命。宇文护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先任为军司马,不久又启用为中外府长史。

不过,叱罗协才识庸浅,虽然宇文护欣赏,但天王宇文毓并不买账,在叱罗协汇报工作或者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打断他的话斥责道:你知道什么!弄得宇文护尴尬不已。

看起来,周明帝根本没打算照顾宇文护大哥的面子。

事实上,宇文毓并非刻薄之人,他为人宽明仁厚,有人君之量。虽然宇文护大权在握,他还是力所能及地做了些事,比如下诏将旧皇族元氏子女因为赵贵案等受株连没为官奴的全部恢复公民身份。

宇文护主持定下的铁案虽然没有被推翻,但如此收买人心的举动和对赵贵案子的修正多少挑战了宇文护的权威,宇文护很不快。

还有一件事让宇文护不痛快。

李弼去世后,空出了太师之位,如今王国之内,论威权已经无人能出宇文护之右,有人暗讽周天王为大冢宰加号,太师虽然是个荣誉称号,非德高望重者不居,如今宇文护贵为大冢宰、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实际上的权位全部收入手中,但是,只有拥有了这个虚位,他才可以说达到了宇文泰的地位。

遗憾的是,宇文毓并不松口,要么装作听不懂,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迟迟不下诏命。

为什么?

原来,宇文毓也有事一直被宇文护顶着不办,即妻子独孤氏的封号问题,从即位到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王后的位置仍然空着。

从江南传来了消息,梁国皇帝萧方智已经禅位给陈霸先,梁国江山已经易名为陈国,陈霸先十月十日即位,十六日便封妻子章氏为皇后。

在独孤信被逼自尽后,独孤家族已经没落,娘家的失势同样影响了独孤信的大女儿,作为宇文毓的正妻,在宇文毓即位天王后,独孤氏本应顺理成章成为王后,但因为独孤信的缘故,宇文护一直不肯点头,册封的事就耽搁下来。

宇文毓也不容易妥协。

反正王后的事没谱,太师的事就不用提,自从李弼去世后,太师的位子已经空缺了近三个月。

直到第二年春天,双方达成了一致,正月初一诏命宇文护进位太师,十八天后封后大典举行,独孤氏被册立为王后。独孤氏本来自家中遭祸后就郁郁不乐,没过几个月竟然一病不起就此撒手西寰。

王后的身份没有让独孤家族重铸辉煌,事实上,独孤家族的真正转折来自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独孤信的第七女,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悍妇,这是后话。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过来: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举州来附。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1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1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