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25、平江陵(4)

江陵城门大开,梁国文武出降。

萧绎已经除掉羽仪文物,皇帝的行头摘除后,穿一身白衣骑白马出东门,走到门口的时候忍不住抽剑砍向城门,长叹道:想不到萧世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城外早有全副武装的魏军甲士等候,江陵文武出城后,他们拥上前包围起来,押解着降人们前行,看着萧绎骑的那匹一点杂色也没有的高头大马,有人眼热了。

梁国君臣走到白马寺北,一个魏兵冲上前粗鲁地将萧绎拉下骏马,萧绎战战兢兢,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又有人牵过一匹又瘦又老的劣马让他骑上,看着萧绎哭笑不得的神情和梁国文武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同行的魏军放肆地大笑起来。

一名身材高大的胡人步行扼着他的后背,像押送犯人一样继续前进,路上恰逢于谨与萧詧并骑而行,高大胡人将萧绎从马上提溜下来,喝道:速速拜见于大柱国!

萧绎狼狈地向于谨行礼,于谨在马上冷冷地说:陛下也是一国之君,不必如此。

也不知道萧詧跟于谨说了些什么,于谨一摆手,押解的西魏甲兵闪开,把萧绎交给了萧詧的从骑,萧绎抬头看了一眼立于马上傲视的萧詧,不禁心胆俱裂。

到了萧詧大营,萧绎被囚禁在乌幔之下,萧詧狠狠地收拾了他一顿,言辞极尽侮辱。

萧绎不堪其辱。

长孙俭来看萧绎,萧绎悄悄告诉他,自己在城中埋了千斤黄金,如果能将他从萧詧手里解救出来,愿意讲黄金全部赠与长孙俭。

有金子谁不动心?

长孙俭要带走萧绎,萧詧不敢不从。

两人入城后,萧绎将自己在萧詧营中受辱的经过告诉了长孙俭,长孙俭才不关系这些,连问萧绎金子埋在什么地方。

萧绎笑道:哪里有天子自己埋金子的道理。刚才那么说不过为了告诉使君自己所受的侮辱罢了。

长孙俭虽然气恼,但他属于有头脑的人,也觉得萧詧过分,不管怎么说萧绎也是一国之君,他的命运只有宇文泰可以决定,至于将来宇文泰如何处置还不得而知,于是将萧绎暂时安置在城内主衣库中。

萧绎见长孙俭好说话,就请求宫人王氏、荀氏及幼子犀守卫,长孙俭满足了这位梁朝皇帝的要求。有人问道:为什么要焚书?萧绎道: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所以焚烧。

见长孙俭对自己很优待,萧绎以为自己的命算是保住了。

于谨派人传话给萧绎作书召王僧辩,萧绎不从。来人劝道:大王难道还幻想自由吗?萧绎道:我既然不自由,王僧辩也不会听我的。

本来想利用一下萧绎,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对于江陵及萧绎的处置,宇文泰早有密令:江陵百姓全部迁往长安,至于萧绎,就让他留在江陵。

于谨根本没有打算让他活着回长安,如果就这么将他处决了,又似乎不符合惯例,亡国之君投降了,表面上总是要优待的。

于谨的智商高,他将萧绎送给了萧詧,让萧詧决定如何处置。

落到萧詧的手里,萧绎的命运已经明朗,叔侄两个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了断的时刻。

不管怎么说,萧绎是自己的亲七叔,不管怎么说,萧绎也是一国之君,所以,留他一个全尸吧。

尚书傅准监刑,以土囊压身之法送萧绎上了路。然后,弄块布缠尸,用蒲席一卷,茅草一捆,将萧绎草草葬在津阳门外。

梁国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桂陽王萧大成同日遇害。

于谨立萧詧为梁主,魏军班师。

萧绎宝库里的宝物如宋浑天仪、梁日晷铜表、魏相风乌、铜蟠螭趺及诸轝辇法物等宝物,于谨悉数造册登记送往长安。

平梁一役,最失望的是萧詧,本来打算借魏人之手除掉萧绎,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登上皇位。但是,现在皇帝虽然当上了,萧詧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原来,于谨班师时顺手牵羊夺走了雍州,他让萧詧把家搬到江陵,在荆州划出沿江三百里的地盘作为萧詧的领地。

荆州也算大州,如果用荆州换雍州倒也不吃亏,但是,于谨将江陵男女十万余口虏至长安,分赏给三军,江陵城仅三百余家留给萧詧做臣民。

换言之,萧詧这个皇帝只统治了三百户。

这还不算,于谨将江陵分为东西两城,让萧詧据东城,而西魏仪同三司王悦为防主带兵驻扎在西城,名义上帮助萧詧防御敌人,实际上等于把萧詧监视起来。

萧詧折腾一大顿,不但没捞多少好处,连自己的老窝也丢了,心中甭提有多懊恼。当初部将尹德毅曾经献计设宴诛杀于谨,然后收百姓,抚王公,入继大统。但萧詧以为西魏一直对自己不错而没有采纳。

当然,这么大的事也不是于谨所能决定的,于谨只是在之行宇文泰的命令。

江陵百姓官员们踏上了凄惨悲壮的北迁之路,魏人根本不拿他们当人看,患病羸弱拖后腿的一律就地处死,等到了长安,人马践踏及冻饿而死者十之二三。到了长安,除了个别文臣们如王褒、庾信等受到优待外,其他人甭管贵族还是平民全都沦落为奴。

于谨功大,宇文泰亲自到府上造访,两人摆上小酒喝起来,气氛友好而热烈。

论功行赏是必须的,西魏朝廷赐于谨奴婢一千口,梁之宝物,并金石丝竹乐一部,别封新野郡公,邑二千户。又令司乐作常山公平梁歌十首,以歌颂于谨的事迹。

于谨的功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作为在官场混了一辈子的老江湖,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归隐。

于谨懂得,过盈必损,如今位高权重,难免招致别人的嫉妒和上面的猜忌,只有急流勇退方能保住余生平安,所以将自己所乘战马铠甲等献出申请退休,宇文泰当然知道老于谨的心思,将一切原样送回,安慰道:大贼还没有平定,公断断不可存有独善其身的念头。

虽然宇文泰没有批准于谨退休,但是于谨的态度表明他是一个没有权力欲望的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这也是于谨能够善始善终的法宝。功高而不震主,这样的人仿似只有大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可比。

萧绎死后,梁国重臣王僧辩、陈霸先奉江州刺史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暂代皇帝行使职权。对于这个安排,王僧辩、陈霸先是满意的,而梁国的北方强邻却很不满意。

北齐皇帝高洋很快为梁国臣民物色了一个皇帝,即寒山大战被俘的萧渊明,齐军浩浩荡荡护送萧渊明南下。

面对北齐方面的压力,王僧辩顶不住了,打算迎接萧渊明登基,然而,陈霸先很不乐意,两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导致因为讨伐侯景而结成的强强联盟破裂。

陈霸先袭击石头城灭掉王僧辩,萧渊明被病死,萧方智登基,北齐皇帝高洋不干了,于是北齐大军联合王僧辩余部十万大军向陈霸先发难。

这一仗的结局是陈霸先不但战胜强大的北齐军队,同时消灭了江南的异己力量,陈霸先成为大赢家。

再造梁国的功劳让陈霸先的地位一跃而升为梁国第一权臣。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1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