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25、平江陵(1)

为了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意图,于谨令前军主将宇文护、杨忠南下占据江津,切断萧绎顺流东逃的道路。

魏军先锋自襄阳至武宁,宇文护分兵攻城,自己和杨忠率精骑倍道兼行一路南下,沿途遇到几拨梁国斥候,都被俘获,所以直到魏军兵临城下,江陵城内竟然没有收到半点消息。

江津位于江陵城东南二十多里,位于长江北岸,与南岸的马头戍隔水相对。

由于江津位于江陵下游,戍守的梁人做梦也没想到魏军骑兵会突然杀到,惊慌之下四散而逃,宇文护、杨忠据江津布防,等待于谨大军的到来。

武宁失守,江津陷落,这一次狼真的来了,事实教训了胡僧祐、黄罗汉等人,这些一直不愿意相信西魏友军会背盟出兵的人闭口了。

大敌当前,自称“五百年一出的圣人”萧绎再也无法淡定了,老子的无为如何能抵挡得住魏虏的精骑,所以匆匆取消老子公开课,召集文武商讨对策。

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下游诸军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守城还得靠我们自己。

事实上,王僧辩以为魏军骁勇,野战难与争锋,所以他认为待众军集结,出汉江截断魏军粮道,必不战而胜。

王僧辩敢如此计划基于一个假设,就是江陵城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大军攻打一个小城而不克的战例比比皆是,何况梁国都城城坚粮足。

可惜,王僧辩高估了皇帝的守城能力。

萧绎亲自分派诸将布防,也难为萧绎了,正如当初侯景笑话萧衍“不缺菜缺酱”一样,此时的大梁皇帝同样遇到了他的父皇面对的难题,在平定侯景之乱中崛起的名将王僧辩、陈霸先在下游阻击齐军,另一个猛将王琳又被他派到广州,就是对付萧纪临时启用的任约也不在江陵。

想起散骑郎庾季才几个月前的话,萧绎可有后悔?据说庾季才通天文晓地理,他在五月份就跟萧绎说:恐怕建子之月会有大兵入江陵,陛下应该留重臣镇守江陵,还都建康以避祸患,倘若魏虏来犯,最多失掉荆、湘,江山社稷可保无虞。

当时萧绎不过一笑了之,把庾季才的话当做危言耸听,不过是定都建康还是江陵的老调重弹而已,我们同西魏关系如此密切,魏人怎么会背信弃义呢!我不相信。

江陵城的确不太适合作为首都,其水路上游已经为尉迟迥占领,陆路上游的萧詧跟萧绎早已恩断义绝,安陆、随郡为杨忠所取,江陵早已三面受敌,萧绎的唯一希望就是与西魏睦邻友好。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已经是不得不相信了。

皇帝诏令下,以胡僧祐为都督城东诸军事,尚书右仆射张绾为副;左仆射王褒都督城西诸军事,四廂领直元景亮为副,胡僧祐是个打过胜仗的人,勉强算得上战将,而王褒却是著名书生,一个与庾信齐名的文学才子。

靠着这几位防守,有识之士已经感到江陵的前景不妙,大家把希望寄托在下游诸军上,而且,身在广州的王琳据说已经奉命北上。

梁军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中,梁太子萧元良亲自巡行城楼,发动江陵百姓帮助守军运输木石等守具。

梁军在城外削尖木树栅栏,绕城六十余里建起一道防御工事,梁军据栅防守,对付西魏骑兵,木栅很有效。

萧绎亲自出津阳门检阅兵马,鼓舞士气,诸军集结听皇帝训话。

然而,似乎老天也跟自己作对,一阵北风吹过,大雨如注,阅兵式匆匆散去,这似乎是个不祥之兆。

125、平江陵(2)

西魏大军到达江陵,同来的还有萧詧的雍州兵,宇文护让杨忠带两千人守在江津,自己率军与于谨会合。

杨忠两次挂帅带兵千里奔袭梁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按说前军主帅非他莫属,但于谨揣摩宇文泰的心思,居然让宇文护为主,杨忠为副。

宇文护虽然也位居大将军,但他的资历比杨忠要少得多。

在宇文家族的后辈中,除了宇文导,宇文护是宇文泰最器重的。

此次伐梁,宇文泰让他随军,一是为了历练熟悉军务,二是让他立功树立威望,有杨忠这样一员虎将随军,宇文护想不立功都难。

杨忠多少有些压抑,但他还是忍了,守江津遏制下流援军,虽然不能亲自参与到攻城之战中,立功的希望还是有的。

长孙俭同于谨并马而行。

望着江陵城外的一圈栅栏,长孙俭笑着对于谨道:不出老柱国所料,萧绎果然采用下策。不过,看起来萧绎不但要罗城,甚至连江陵外围都不打算弃守。

于谨也笑道:如此,萧绎不足定也。传令,各军沿栅安营,合围江陵,城内一只鸟儿也不准放出。

魏军将栅栏团团围住,断绝了江陵同外界的联系。

江陵城内,诸将向萧绎请战。

裴之横的两个儿子裴畿、裴机、武昌太守朱买臣、衡阳太守谢答仁开栅门出战,他们还带有秘密武器。

两头大象在驯兽师的驱使下冲向魏军,长长的象鼻子上绑着长刀,魏兵哪里见过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骇然,战马也吓得不停倒退。

梁军乘机掩杀过来,魏军大溃,裴机斩获最大,取了西魏仪同三司胡文伐的首级。

关键时刻,杨忠自江津赶来助战,魏军交战不利的消息传到江津后,早已按捺不住的杨忠立即率精骑驰援。

杨忠曾经在江南生活过多年,对大象倒也有几分熟悉,但见两头大象在军中恣意践踏,魏军马步损失惨重,杨忠并不慌张,取铁弓按雕翎射向象鼻子,大象到底血肉之躯,鼻子又是敏感部位,所以中箭后负痛惊叫一声转身就跑,另一头象紧跟其后,梁军阵型反被冲乱,杨忠指挥骑兵冲杀过去,梁军溃散,急急退入栅中。

朱买臣、谢答仁出战不利,朱买臣气急败坏之下对萧绎说:定都江陵本来就是个错误,当今唯有斩宗懍、黄罗汉,以谢天下!

谢答仁按剑怒目相向,放佛就要把宗懍、黄罗汉等吃了。

萧绎倒也不推卸责任:都是我的意思,宗、黄有什么罪?谢太守要杀我吗?

谢答仁一听吓得脸变色了,他们诚惶诚恐地退出。

魏军攻打栅栏,梁军据栅防守,从栅内从临时搭建的箭楼上向城外放箭,拒马、尖木桩阻隔了骑兵的冲锋,魏军纷纷下马步战,一天又一天,梁军阵地屹然不动。

但是,有一天夜里,江陵围栅内民房突然起火,连带焚毁了上千家民居和二十座刚刚搭建的城楼,萧绎听得人生嘈杂火光冲天,惊疑之下等内城高楼观望,借着火光见城外的魏军如蚁攒动,不由四顾叹息。

援军方面终于有了动静,信州刺史徐世普、晋安王司马任约于江陵对岸的马头筑垒声援江陵,可惜,由于江津为魏军所据,任约不敢渡江。

萧绎裂帛为书,敦促王僧辩速来救驾。

王琳大军到了长沙,镇南府长史裴政请求先走一步,向江陵报信。

裴政行至百里洲,被魏人俘获,萧詧得知消息后让于谨将裴政给他送来,他要计取江陵,江陵之所以坚守就是因为盼着救兵,如果救兵无望城内必生内乱。

萧詧对裴政说:我是武皇帝的孙子,难道不能做你的君主吗?如果听我的,我保证让你贵及子孙,如若不然,性命难保。

裴政跪倒在地:愿效命。

让萧詧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进展竟然如此顺利,他很得意:起来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萧詧押解裴政到江陵城外,让他向城里喊话,台词早已备好:王僧辩听说江陵被围,已经自己称帝了。王琳军力孤弱,又为王僧辩所阻,肯定不能来了。

裴政开口了,不过未经许可擅自修改了台词:援军大至,大家努力。我以信使被擒,应该粉身碎骨报效国家。

嘴长在裴政的脑袋上,念不念台词却不是萧詧可以控制的。

押解裴政的人赶紧捂住了他的嘴,萧詧大怒,命将裴政拉下去斩首。

雍州部属西中郎将蔡大业劝道:裴政也是有声望的人,如果杀了他,荆州更难打了。萧詧以为言之有理,竟然放过了裴政。

魏军百道攻城,胡僧祐亲挡矢石,昼夜督战,其治军奖罚分明,军士都愿意舍命相随,梁军中有人善用长矛,隔着两丈多远的距离将矛从栅内刺出,西魏战士强行登栅的人大多被他刺死,魏军攻势暂时受阻。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1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1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