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用了左传上的典故,是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为了争夺君位杀兄弟公子纠的故事。齐国内乱,公子小白由莒国返齐,鲁国也护送公子姜纠返齐国,齐鲁会战,鲁军大败,齐将军鲍叔牙通知鲁国:“公子纠,是至亲的人,请君王诛杀。”迫于压力鲁国遂斩公子纠,小白即位成为一代霸主齐桓公。
萧绎又要大义灭亲了,这次倒霉的是老八,老八想不到七哥会勾结外人对亲弟兄下黑手,他这次的目的真的是去打侯景,所以当他听到侯景真的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动了回家的念头,但是,鬼迷心窍的萧圆照劝道:侯景虽然灭了,江陵不服,应该速速荡平他。
萧纪自忖如今已经称帝,自不能屈人之下,于是决定继续东进,谁在阻挠,一律处死,蜀中将士日夜思念家乡,谁都不愿意出蜀。
122、尉迟迥伐蜀(2)
【尉迟迥】
宇文泰接到萧绎的求援信,心里乐开了花,萧绎每一次请援都是西魏开疆拓土的机遇,所以他立即召开群公会议商议伐蜀事宜。
宇文泰将萧绎的书信读给大家听,他高兴地对大家说:蜀地可得了,取蜀可牵制梁国,国家复兴在此一举。
然而,兴冲冲的宇文泰失望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跟宇文泰一样具有战略眼光和雄心魄力,蜀道艰难,哪里是容易取的,风险太大,谁愿意冒险呢?
西魏文武大臣们几乎没有人赞成出兵,蜀道天险,易守难攻,西魏骑兵擅长野战突击,抛弃自己所长去攻坚拔城,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大家觉得蜀地太远了。
宇文泰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但是他内心的热火仍然无法平息。
就在宇文泰倍感失落的时候,大将军尉迟迥道:萧纪主力东下,蜀地必然空虚,王师此时去伐,一定有征无战。
宇文泰转忧为喜:薄居罗所言甚是。
宇文泰一锤定音,伐蜀的事便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的事了。
众人散去后,宇文泰叫住了尉迟迥,他想知道尉迟迥是因为迎合自己还是果然同自己不谋而合,于是试探性地问道:“薄居罗,伐蜀的事我想委托给你,你有什么打算?”
尉迟迥字薄居罗,宇文泰的姐姐的长子,生得仪表不凡,容貌俊美,据野史专家考证他是竞选北朝第一美男最有竞争力的人之一,似乎只有独孤信可以与之媲美。尉迟迥小时候因父亲早亡,跟弟弟尉迟纲、表兄贺兰祥一起住在宇文肱家里,他们跟宇文泰差了六七岁的年龄,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宇文泰的后面。
宇文泰就任大丞相后,以尉迟迥为大丞相帐内亲信都督,并为他娶了魏帝元宝炬的女儿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后来跟着文泰复弘农,破沙苑,因功升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拜大将军。
在宇文泰的子侄辈中宇文导、贺兰祥、尉迟迥都是战功卓著的佼佼者,可好事不能让一家独享,所以在宇文泰最初设计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系统纳入了宇文导、贺兰祥,尉迟迥的大将军稍微晚一些。不过,当今替他打抱不平的砖家认为,十二大将军中的杨忠是假的,真正的大将军应该是尉迟迥,原因是周书中没有关于大统十六年前杨忠任大将军的记载,而尉迟迥因为后来反对杨坚的缘故,史书留下的记载很少。
总之,尉迟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
面对宇文泰的发问,尉迟迥略作思考后回答道:蜀地与中国隔绝百余年,守军恃其山川险阻,根本想不到我大军来伐。如果以精甲锐骑,星夜奔袭。平路则倍道兼行,险途则缓兵渐进,出其不意,直捣其中心。蜀人震惊于我官军之速,一定会望风而降。
宇文泰对尉迟迥所言甚为赞同,汉中归附后,秦岭天险消除,西魏有了进攻蜀地的跳板,宇文泰一直在等待时机,如今,机会不期而遇,天与不取反受其祸。
宇文泰就此决定将伐蜀大计交给尉迟迥。同时又面授机宜,告诉尉迟迥此去虽然艰辛,但我已经布下了内应,料想如你所说必有征无战,不过,蜀道艰难,世事难料,还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魏废帝二年三月,尉迟迥督开府元珍、乙弗亚、万俟吕陵始、叱奴兴、綦连雄、宇文升等六军,甲士一万二千,战马万匹,自散关固道出白马趋晋寿,开平林旧道直指益州。
魏军前锋至剑阁,萧纪属下安州刺史乐广、梁州刺史杨乾运以潼州降。
杨乾运就是宇文泰早已安排下的棋子。
原来,杨乾运在达奚武围南郑的时候曾经为达奚武所败,萧纪称帝后以其为车骑将军、都督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守潼州。
目睹萧氏兄弟国难当头却窝里斗,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杨乾运对萧家失望已久,杨乾运的侄子杨略劝他早作打算,不如见机行事归降魏朝,成就功名。
杨乾运深以为然,于是借着自己职务之便,以杨略率两千人镇守剑阁,以女婿乐广镇守安州。临行前,杨乾运对二人道:我早就想归附关中,只是没有因由,倘若关中有人来,一定要以礼相待。
不久,宇文泰派杨乾运的孙子杨法洛引特使牛伯友至剑阁,杨略连夜将二人送至潼州,杨乾运又派手下李若入关交通。
宇文泰秘密赐给杨乾运一道铁券为信物,许以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安康郡公,杨乾运很满意,开始做起了迎接魏军的准备。
这步棋宇文泰早已经布好局,所以当开府侯吕陵始的前军到剑南后,杨略立即佯装兵败退到安州乐广处,两人将守将任电擒住,将城池献于侯吕陵始。
侯吕陵始入据安州,令杨略、乐广到潼州将情况报告杨乾运,准备迎接尉迟迥大军。
尉迟迥至潼州,犒劳将士补充给养后继续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