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玉壁攻防宝典(1)
玉壁现在的守将是晋州刺史、摄南汾州事、大都督韦孝宽。
韦孝宽的经历跟于谨很相似,两人都出身高门望族,刚出道的时候风头很盛,然后慢慢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想当年,热血青年韦孝宽在萧宝夤占据家乡作乱的时候赴朝廷请战,感动得灵太后当即以其为统军隶长孙稚西征,西征路上又被弘农大族出身的行台左丞杨侃相中做了杨家女婿,看起来年轻人前途无量。
谁料,这段婚姻并没有为韦孝宽带来好运,尔朱家族崛起后,杨家惨遭灭门,那个被尔朱天光派去骗杨侃到长安受死的人就是韦孝宽的老爹韦旭。
后来,韦孝宽在河南结识了独孤信,两人同为荆州治下,号称连璧,但独孤信投靠老上级贺拔胜,虽说走过的路也不怎么平坦,但独孤信现在已经成为宇文泰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官拜陇右十州大都督,几乎坐拥半个西魏。
韦孝宽呢?似乎并没有入宇文泰的法眼,一直没有成为西魏军政核心一员。其实,说白了,宇文泰的政权在关中属于外来户,而关中韦氏是本地户,宇文泰依靠的是以武川人为主的代北老乡,本地大族既是他拉拢的对象,又是他要防范的人。
晋室南渡后的北方政权和地方大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统一的,大族众人出任政府官员的很多,但掌握军权的很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
韦孝宽是幸运的,正如于谨不得志的时候遇到了宇文泰,他也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
这个人就是王思政,时任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东道行台。
王思政是个识人的人。
当初,宇文泰让王思政守弘农,他以超强的战略眼光看上了位于河东汾北的玉壁,便从弘农移镇四面险要的玉壁,并将玉壁建设成为一座钢铁堡垒,以玉壁为中心,西魏政府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在河北楔入了一颗钉子,高欢一度大兵压境,但王思政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能力,高欢被迫退兵。
从此,高欢再也不能安心渡河西进。
高慎叛东魏献虎牢来投的时候,宇文泰让王思政去镇守虎牢为夺取河南布局,可惜邙山一战打破了宇文泰的河南梦,为了抵御高欢追兵,宇文泰让王思政再次经营弘农,王思政便推荐韦孝宽镇守玉壁,事实将证明,王思政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韦孝宽此时为晋州刺史,王思政的军职是都督汾、晋、并诸军事,不过晋州属于东魏控制,所以韦孝宽这个刺史是没有子民的刺史,是虚职,实际职务是王思政手下都督。
玉壁是个军事要塞,地盘、人民要靠自己去打,不管怎么说,坐镇玉壁好歹也是一方主管,韦孝宽终于有了工作决策的自主权,所以他要放手大干了。
玉壁一带不归属于两魏的山胡经常对百姓劫掠,韦孝宽降服了这些盗贼,取得了附近百姓的信任,于是不断有人迁居过来,韦孝宽这个空头刺史逐渐有名有实起来。
韦孝宽还秘密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间谍队伍,成员散布在东魏各地,于是敌方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玉壁,间谍网还网罗了一批武林高手,能执行暗杀任务。
韦孝宽为人不讲规矩,只要结果正确,他并不在乎使用什么样的手段。
一晃两年过去了,玉壁最终迎来了东魏最猛烈的攻击,韦孝宽也一战成名,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将。追根溯源,人们更加佩服玉壁的创建人王思政慧眼识珠。
身在晋阳的高欢一刻也没有放弃混一东西的梦想,但是如今的形势,只要玉壁要塞存在一天,他就无法安心渡河西进,因为他的主力只要过了河,玉壁守军就会在后面骚扰他的粮道,截断西征军的退路,一向谨慎的高欢如何肯犯险,所以,高欢如果打算西征,一定会先拿下玉壁。
这一点,韦孝宽甚至比高欢还明白。
八月份,韦孝宽的谍报网报告,高欢调动邺城兵马大会晋阳,东魏司徒、河南大行台侯景出兵齐子岭,兵分两路向西魏进军。
来了,终于来了,韦孝宽知道,高欢西征的第一个目标一定是玉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高欢攻城的手段韦孝宽精心研究过,所以,他得好好准备一下。
韦孝宽命人加紧在城中储存粮食布匹,将附近百姓迁入城内,另外让人在附近山中砍伐很多树木运到城中,还命人将一些粗大的圆木两头削尖摆放在城墙附近,至于做这些的目的,没有人知道。
我准备好了,不怕死的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