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00、邙山大战(7)

邙山之败,关中震骇,宇文泰多年积累下的家业基本输光了。

宇文泰上表自贬,皇帝元宝炬自然不许,头犯不究,从犯可就没这么幸运了。推究责任,赵贵等五将最先败退,责任最大,于是免官,暂时以骠骑大将军、大都督统领本部人马,宇文泰也没有护短,他最心爱的侄子宇文护就地免职。

当然,西魏诸将也有亮点,以耿令贵、太子武卫率王胡仁、都督王文达力战功多。

宇文泰赏罚分明,赐给三人两千匹布帛,另授三人上州刺史作为奖励,正好雍州、歧州、北雍州刺史空缺,便以三州赏赐三人,因为州有好差,三人功劳不分上下,如何分配成了难题。

不过,这点小事难不倒宇文泰,他有一个最公平的解决办法:抓阄。在我宇文泰的眼里,三位的功劳是一样的,至于刺哪个州只有看各位的运气了。

这个法子好,大家都没意见,运气的事,能埋怨谁?

最后的结果,王胡仁成为关中最重要的上州雍州刺史,耿令贵得北雍州,王文达刺岐州。

宇文泰还为三位功臣赐名,从此,耿令贵成为耿豪、王文达叫王杰、王胡仁称王勇。

在宇文泰帐下,李穆、蔡佑、耿豪、王勇号称宇文泰的心腹四将,后李穆、蔡佑、耿豪三人同时加开府,世人以李穆、蔡佑为泰之臂膀,耿豪、王勇为泰之咽项,对此,耿豪洋洋得意:我是喉咙,喉咙在胳膊上面,就是说四将以我为首。没有胳膊人还能活,没有咽喉人还能活吗?

耿豪就是这样一个粗疏得可爱的鲁莽武人。

鉴于此战西魏军队主力损失殆尽,关西地区人烟稀少,如果仅仅从鲜卑、羌人、匈奴等胡人中征兵谈何容易?宇文泰经过慎重思考,轻松化解了这一难题,因为他看到了关西还有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乡兵。

所谓乡兵,就是各地汉族土豪豢养的家兵,他们平时为主人耕作,遇到战事随主人出征,这些人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北魏一直实行胡人当兵汉人种地的胡汉分治政策,似乎胡人天生就是用来打仗的,汉人一下生就注定要种地。

东西几次大战,都有部分乡兵参战,宇文泰看到了乡兵的潜力。管他什么汉人胡人,只要好好训练,就一定能练出一支劲旅。

宇文泰下令招募关中、陇右的豪族充军,此举算是破了旧例,为进一步改革兵制打下了基础。

汉人豪族带领的乡兵部曲为西魏政府军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西魏军队系统本来就派系林立,现在突然增加一批汉兵,胡汉矛盾不可避免,这是摆在宇文泰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把汉军单独成军,其与其他军队的配合就是大问题,远的不说,东魏高敖曹的汉军败亡的教训不能不吸取,绝对不能重蹈东魏汉军的覆辙。

正在宇文泰为调和胡汉矛盾闹心的时候,又传来了太师贺拔胜病故的消息。

原来,虚惊一场的高欢回到晋阳,怒气未消,下令将贺拔胜的儿子们抓起来一股脑杀掉了,高欢很少做如此绝情的事,这次差点死在贺拔胜的手里,对贺拔家算是彻底绝望了。

贺拔胜听到家人被屠的消息后,气怒交加,一病不起,不久撇下三岁的女儿毗沙魂归极乐,临终留下遗言希望宇文泰内先协和,顺时而动。

贺拔胜自梁朝北归为西魏太师后,开始同文人相交研究古书典籍,更兼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家里只有随身兵仗及书千余卷。宇文泰因贺拔胜无子,以贺拔岳次子贺拔仲华为贺拔胜的后嗣。

邙山失利同样引起了西魏境内不安定分子的骚动。

清水氐人酋长李鼠仁此次随军东征,西军败退后,他仓皇逃回家乡,然后煽动部族武装反了。

清水属于陇右都督区管辖,独孤信几次派兵围剿,都因为山高路险没有成功。

清水当年是贺拔岳的封地,宇文泰如何能容忍清水反叛?

既然独孤信摆不平,宇文泰只好亲自出马。

为了探明清水的虚实,宇文泰召集大臣们商量先派个人去晓以利害,先礼后兵,说不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派谁去呢?大家都知道氐人是不按规矩出牌的,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样的规则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个球,随这趟差事风险大,弄不好小命就交代了。

宇文泰扫了大家一眼,左右皆默不作声,没有人肯出头。

就在宇文泰有些失望的时候,天水人赵昶自告奋勇:不过是个小贼,以公的威名,谁敢不从?赵昶愿往!

赵昶原为东魏陕州都督高干的长史,宇文泰平弘农,高干为贺拔胜所擒,赵昶选择了投诚,宇文泰以其为相府点签,现在见无人愿意前往,故毛遂自荐。

其实,赵昶这次去对了,他的后半生将与氐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才是氐人的真正克星。

赵昶来到清水见到李鼠仁,将造反的祸福跟李鼠仁分析了一通,他连哄带吓,告诉李鼠仁如果此行不成功,过不了几天宇文大丞相就会带领大军前来,如此以来继续造反则只有自取灭亡,相反,如果及早归顺可以既往不咎,那么仍然可保荣华富贵,一番话软中带硬硬中带柔唬得李鼠仁连连点头。

既然大首领认为赵某所言不错,还是及早决断的好。

李鼠仁仍然有些犹豫,吩咐手下把众酋长们叫过来开会,大家的意见也不一致,有愿意归顺的,有愿意继续造反的,还有人把刀压在赵昶的脖子上。

赵昶神色自若,毫不畏惧,他声色俱厉地斥责氐人的无礼,表现出一个大国使者应有的气节。

事实上,李鼠仁造反颇有些骑虎难下的味道。

当初李鼠仁本以为宇文泰躲不过河桥一劫所以举旗造反,没想到宇文泰再一次挺过来了,从军经历告诉他跟宇文泰对抗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现在赵昶来了正好借梯子下楼,于是率众投降。

赵昶带着胜利的喜悦回长安复命,叛军不战而降,结果出人意料,宇文泰很高兴,既然老赵有这个能耐,能者多劳,于是把他派往南由去招降另一支氐人叛军梁显道,赵昶再一次发挥了他的特长,凭口中三寸不烂之舌果然不辱使命,再次劝降成功。

赵昶功大,宇文泰琢磨着要封赏他。

碰巧此时东秦州刺史魏光将氐人豪帅四十余人连同其部落迁往华州,宇文泰便以赵昶为都督统帅这支氐人部落。

氐人叛乱刚刚搞定,又一个坏消息从东魏传过来:东魏同柔然和吐谷浑通婚了!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树将军200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第1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