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们是我的弟子。”程兰如淡淡答道,“一位叫韩学元、一位叫黄及侣。如今我正将我毕生之棋艺倾囊相授,希望他们二人将来都能独当一面。”

“哦?能有程先生亲自教导,不知这二位棋力如何呢?”

程兰如等的就是这一句。只见这老头微微笑了笑,回过身,对二位弟子说道:“你们立刻在这府上设局,对弈决胜。”

二位弟子不敢怠慢,立刻行礼答是。程兰如话却没说完,只见他又笑了笑,继续说道:“你们二人的胜者,好好准备,再与我来一场决战。”

程兰如也要加入战局!

两位弟子愣住了,高东轩一时也不解其意。

“程先生,你不是已经引退了吗?”

程兰如却笑着说道:“今日是为好友以棋探病,我岂能不出手?一次出手只怕还不够,就让我三人在先生府上轮番对弈,直到先生病愈,如何?”

程兰如竟然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高东轩自然非常乐意,连声答好。

但程兰如却似乎还有话要说:“兰如但有一事相求,望高先生答应。”

“程先生但说无妨。”

程兰如缓缓说道:“当年在杭州,汪汉年、周东侯、盛大有、程仲容四人轮番交手,争霸一时,每弈一局则刊行刻印,附有评注,一时之间令棋界为之一振。我当年每每看到这些棋谱,都欣羡于前辈国手洒脱豪气,心向往之。今日既然能在先生府上与两位弟子对弈,兰如只愿也效法先辈,每弈一局则刊印成谱,由我亲自附上评注,日后刊行于天下。高先生可愿助我完成这件事?”

这将是属于我程兰如的棋书,我将在这棋界上留下只属于我的印记!

高东轩笑着,轻轻捋了捋胡须。

“如此雅事,当不可在如此陋室中进行。此宅外有一处亭,名唤晚香亭。若程先生不介意,我们不如去那亭中对弈观棋,如何?”

晚香亭,好名字。这个名字对于年过六旬的程兰如来说,也许算得上是一种嘉奖吧。

“就依高先生所言。”

晚香亭中,程兰如师徒三人轮番交手一个多月,共战十五局(由于要照顾到高东轩的病体,因此只有风和日暖的日子里三人才去亭中对弈)。其中韩学元、程兰如两局,黄及侣、程兰如五局,韩学元、黄及侣八局。韩、黄二人之间棋份为分先,而二人对程兰如的棋份皆是定先。

这十五局棋,后来果然被集结成册,取名为《晚香亭弈谱》,刊行于世。每局棋到紧要处,都有程兰如简单的评点。虽然言语偏少,但含意精深,是程兰如一生中第一次对自己的围棋观念做出阐述。而此书一出,顿时在棋界引起一阵轰动。

对这部书的评价,分为两个极端。

一部分以施襄夏为代表,认为这部书是名留棋史的大成之作,足可与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并称为弈学大宗。施襄夏说这部《晚香亭弈谱》中程兰如的评注深远而精准,一旦读懂了将惊叹于程兰如棋艺的老道。只是,施襄夏也惋惜地说,“惜语简而局少”,“义理深隐,总断难详,未入室者仍属望洋犹叹”。可见,这部书也许只有高手读来,才会觉得心有戚戚吧。

另一部分评价,则以后辈毛孝光,邓元鏸为代表,并不承认这部书的价值。毛孝光说“《晚香亭谱》成于仓卒,犹有未经体认处”,不能代表程兰如的真正水平。而邓元鏸在编撰《国朝弈谱目录》时,甚至没有收录这部《晚香亭弈谱》,其理由大概也是认为此书艰深晦涩,不适合学棋之人苦读吧。

也许程兰如自己后来也对这部作品不够满意,于是在他晚年时又将前人汪秩所著的《弈理妙悟》一书进行评注,刊行了一版“程注本”。这部书虽然是借地取材,非自己本人所写,但毛孝光认为此书评注内容是程兰如反复研讨之后得出的,比起《晚香亭弈谱》更能反映出程兰如真实的棋力和围棋认识。

总的来说,程兰如晚年完成了两部著作,一部“成于仓卒”,一部“取人成局”,似乎没能真正完成一部正儿八经的棋书作品来。可是,也许程兰如心底倒并不真的这么关心这些细碎的事情了。

据高东轩在《晚香亭弈谱》序言中说,程兰如年过六旬之后,下棋却十分闲适。而程兰如的两个弟子,耳濡目染之下,竟也如程兰如一样“矜心既平,躁心悉化,拟之而后应,审之而后成,可谓慎之又慎者矣”,这使得高东轩颇为感慨。

一个心躁的人,教不出如此心静的弟子来。

晚香亭那一个多月的三人混战,是程兰如最后一次出现在史料记载中。从那之后,程兰如再未留下一丝记录,他的历史就这样在一片迷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段故事算是范施时代的一次小小的跑题。在范施名震天下的时代里,只有程兰如能拥有这么一段与范施二人无甚关联的记载了。程兰如,也许是唯一配得上拥有这资格的棋手。

至于之后,程兰如究竟去了哪里,又在怎样的环境下最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无人知晓了。我们也许只能猜测——

在某个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到达的地方,程兰如又见到了梁魏今。他们直到现在,也在那个地方悠闲地对弈着,享受着最纯粹的对局之乐。

从此,程兰如的故事结束了。而施襄夏仍旧在扬州每日授徒讲课,记无可记。倒是一直闲不住的范西屏这边,又有故事了。

在程兰如晚香亭大战两年之后,乾隆二十一年,范西屏来到了南京。

这次来到南京,不知究竟是范西屏自己闲游过来的,还是受人邀请过来的。他彼时还不知道,此地有一位少年早就等着他了。

那一日,范西屏到了茶楼,只见有一位少年已经坐到了棋座旁。

那少年,面相清秀,却隐隐藏着一份凶悍之情。范西屏即使远远看着,也能感受到一丝敌意。

“范先生,这就是要找你挑战的少年。”众人对范西屏说道,“此人名唤李步青,不知何地人士,只知道招法凶悍异常,这几天好几位茶楼高手都被他杀得惨不忍睹,范先生要小心啊!”

范西屏看那少年,虽临大敌,而无一丝惧色,气息平稳,沉着冷静,真有大将之风,不禁暗暗称奇。

二人入座,几句寒暄,轻易便定下了棋份——范西屏授二子。

能在范西屏手下受二子的,在当今棋界都是顶尖高手。纵使那胡铁头、童金刚这类茶楼煞星,在范西屏二子之下尚难招架。这李步青年纪轻轻,只怕不是范西屏的对手。

众人心底都这么想着,却唯有范西屏不以为然——这孩子的气场,和那些铁头金刚之流截然不同,他对弈时有着一股天然的霸气,那可是王者之气!

果然,两边一交兵,不过试探几手,范西屏竟感到手紧了!

范西屏已经多年没有碰到过让二子还手紧的对手了……

很快,双方在上边掀起了一场血战。只见棋盘之上,黑白两军攻守变幻,各逞高招。范西屏使尽平生绝学,将一队队白子弈得出神入化,上下翻飞。那李步青虽被范西屏神乎其技的军略杀得晕头转向,脚下阵法却竟然丝毫不乱,攻守得宜,始终不曾大败!一旦发觉范西屏的空当,李步青竟然还敢主动杀出阵外,与范西屏进行白刃缠斗!

战斗从上边渐渐蔓延至全盘,其间复杂变化直教观战众人眼花缭乱,莫能辨明。后半盘李步青几招妙手,甚至让范西屏也大吃一惊,连连受损!范西屏从这棋中,看到的是新一代大国手的影子!

最终,范西屏惊险地在李步青的攻势下将白棋大龙做活,全局以白棋获胜而告终。

这么惊心动魄的一局棋,范西屏已经多年未曾遇到过了。

“范先生,明日我还在这里挑战你,你敢应战吗?”

李步青的声音坚定而有魄力,使得范西屏也不禁为之一振。

李步青走了之后,众人问范西屏此子棋力如何。范西屏呼出一口寒气,指着棋盘说道:“你们看这个角部的变化。李步青的黑棋攻逼此角,其招法力量强大,精妙异常,若不是我做他的对手,换了别人来,这个角必定被他连根拔去了……”

众人听罢,不觉惊出了一身冷汗。

此后接连数日,李步青与范西屏一直在茶楼间缠斗。这李步青年纪虽小,但棋力着实不弱。范西屏授以二子,竟需要竭尽全力才能与他斡旋!

最终,双方以二子棋份大战六局,竟弈得三胜三负,不分高下!

最终,那第六日战局结束之后,李步青微微皱着眉头,向范西屏行了一礼。

“多谢范先生连日指导,李步青获益良多。如今看来,我的棋力还只能达到受先生二子的地步,这已是极限了。我们继续下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今日之后,我不会再来这茶楼向先生挑战了。但数年之后,我将磨砺棋艺,再向先生挑战,望先生好生准备应战。”

说罢,李步青昂首而去,之后果然再没有回来。

这个名字,就这样印在了范西屏的心底。这趟南京之行,与李步青的相遇,是范西屏最大的收获。

但是,范西屏当时一定还想不到,他与李步青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李步青,最终将凭借着这段故事名扬天下。

两年后,范西屏闲游到了苏州。一进苏州城,他便收到了一封信——

范先生,我又要来向您挑战了。

落款:李步青。

当时李步青已经在苏州等待着范西屏的到来了。

这一天,果然是要来的。范西屏轻轻握住了拳头。

这正是:

金陵一战方落定,苏州又起风云来。

真金焉能少淬炼?且待国手试黑白。

欲知这李步青与范西屏将战成怎样一番局面,且听下回分解。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4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4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