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自那之后,史料中便再没有出现范世勋之父的记载,甚至当短短数年之后范世勋学有小成,名声渐起之时,也没有听闻这个父亲回来认孩子的事情,范世勋此后一直到击败自己的师父顺利出师时为止也一直住在俞长侯那里,不曾听闻他有什么“回家省亲”的举动。一个可能性很高的推测是,在将自己的儿子送给俞长侯之后不久,这个不合格的父亲便带着耻辱离开了人世。

而俞长侯愿意收下范世勋,也并不仅仅是因为可怜一个为棋败家的棋痴而已。俞长侯从范世勋的身上,确实感受到了前所未见的潜力——范世勋,真的是一个古今罕见的超级天才!

得到了范世勋这样一个弟子,对于俞长侯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生的幸事。他尽心竭力,将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范世勋。也得益于当年黄龙士开创的师徒新风,如今的棋界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闭塞,师父们对于教徒弟这件事已经是无不尽心,无不竭力了。范世勋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棋力果然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康熙五十九年,当十一岁的施襄夏还在琴艺的瓶颈期苦苦挣扎时,十二岁的老乡范世勋已经在俞长侯的指导下学有小成,竟渐渐取得了与师父俞长侯齐名的名声!

于是,能将废柴棋手之子教育成十二岁便与自己齐名的大天才,俞长侯善为棋师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了浙江一带的知名围棋教育家。

现在常听说有这种事:一听说隔壁张大妈李大姨的孩子报了哪个哪个高考培训班考上了名校,而自己家儿子正好明年参加高考,这家人立刻就开始打听那培训班在哪里上课,收多少报名费,然后急着给孩子去那培训班报名了。就像现在这些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们一样,自古以来的家长都有一个毛病——一听说别人家孩子好了,就立刻把自己家孩子往别人家孩子那条路上赶。而施绍暗的父亲虽然是雅士中的极品,却也仍然逃不出这个家长的普遍规律。

正在为没有围棋天赋却偏好围棋的儿子的教育问题苦恼着的施绍暗之父,一听说有人能把臭棋篓子的孩子教成天才,二话不说,立刻为施绍暗收拾好了行囊,告诉施绍暗——他即将成为俞长侯的弟子,范世勋的师弟了。

然而,彼时的施绍暗还不知道,父亲口中的那个范世勋究竟是个什么人,以及这个人将在他未来的人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施绍暗十一岁那一年,他来到了山阴,第一次见到了一个将从此改变他一生的人——俞长侯。

彼时的俞长侯,因为教出了一个天才范世勋而成为了江南围棋教育界的红人,每天来他这里求拜师的人无疑是络绎不绝的。然而,据有限的史料推测,俞长侯并没有收一大堆徒弟,以至于开创中国围棋史上的第一个“围棋道场”。也就是说,俞长侯收徒弟,标准是很严的,他很清楚自己这名师的名声绝不是拿来赚钱玩的。

俞长侯想做的,是培养真正的围棋国手。因此他只收那些真正能让他动心的学生,就像当年他第一次见到范世勋时那样。一个没有一丝灵益之气的施绍暗,如何与天纵奇才的范世勋相提并论呢?

显然,施绍暗的父亲并不知道这些,他也许只是想带施绍暗来碰碰运气,实在不行就让施绍暗死了这条心,回去专心练琴得了。反正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那一日,俞长侯第一次见到了性格木讷文静的施绍暗,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实在不像一个棋手,要想成为优秀的棋手他太平凡了。

施绍暗肯定不是一个范世勋那样的天才,让他与范世勋做师兄弟恐怕没有意义——一方面范世勋的存在会严重地打击这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孩子的实力太弱小会让范世勋产生骄傲感从而阻碍范世勋的进步。

仅从第一面的印象来说,俞长侯似乎并不愿意收下这个弟子。但远道而来的施绍暗父子显然不会就这样仅仅见一面就走,于是这一天便留下了一局极其珍贵的棋谱。

俞长侯授四子,与施绍暗下了一局试验棋。

这局棋的存在见于史料文献,但笔者从没亲眼见过这局棋的棋谱,因此无从描述,甚至不知道最终胜负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局棋之后,奇迹出现了——俞长侯答应收施绍暗为徒了。

这几乎不可能啊,连施绍暗那个棋力业余的父亲都看得出来施绍暗没什么灵益之气,学不了围棋,难道能发掘出范世勋这块璞玉的名师俞长侯竟然会看不出这一点吗?

俞长侯当然知道,论天赋论灵性施绍暗都不是一个好苗子,甚至放到当时的凡庸棋手当中比较他的天赋都不能算好,再加上这木讷的个性绝对会成为他棋手之路上一个巨大的障碍,但是俞长侯仍然收下了这个徒弟,原因也许很简单——俞长侯第一个发现了施绍暗身上一样至今也没有被其他人发现过的特质,而这个特质足以使他得到与奇才范世勋同门相较的资格!

这项特质,在清朝以前几乎从来不被棋手重视,直到徐星友的出现才让人们猝然发觉这项特质对于一个棋手而言有多么重要。这是一种能够让一个庸才取得与天才并称于世的资格的特质,而徐星友是中华围棋史上第一个将这种特质发挥到极致的人。

眼前的施绍暗,将会是第二个!

这项特质,叫做执着。

如果说,范世勋是一个黄龙士那样的天纵之才,是生来注定要成为国手留名棋史的人物,那么施绍暗就是一个最优秀的追赶者,一个最强大的对手,一个徐星友式的不合常理的存在,一个为范世勋量身打造的师兄弟。

在那局试验棋下完的一瞬间,俞长侯的眼中似乎隐约看到了一个令他心动不已的未来——范施双雄并称于世,互相作为对方的劲敌敦促着对方不断向前冲刺,直到当他们停下脚步时,他们才发觉在彼此的竞逐中他们已不知不觉将整个围棋史甩在了身后,成为了空前绝后的棋界双峰!

几日后,施绍暗的父亲即将一个人踏上回海宁的路途,施绍暗则按照俞长侯的建议,暂时住在俞长侯家学棋,与师兄范世勋朝夕相对,共同接受俞长侯的指导。

父子分别的那一刻,没有记载,只能任由大家想象了。

清朝著名的孝子,将父亲视为人生中第一个偶像并深深崇拜着父亲的一切的施绍暗,这个年仅十一岁,木讷文静而胆小的孩子,牢牢握着师父苍老的手,望着父亲那渐行渐远的马车。

也许有雨,也许有泪,也许施绍暗的脑中只是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一切对他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他一定无法想象,在那一刻,他的人生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就在那时,命运之轮开始运转,一个崭新的时代缓缓拉开了大幕。

那一日,回到俞长侯的家中,俞长侯将大弟子范世勋叫到了面前,把躲在自己背后的施绍暗推到了身前。

“这孩子叫施绍暗。”俞长侯笑着说道,“从今天起,他就是你的师弟了,你要多多照顾他。”

大大咧咧的范世勋调皮地向施绍暗眨着眼睛,笑着拍着他的肩膀嚷道:“我叫范世勋,你以后叫我师兄就行了。今后师父教的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就行!”

看着大方而略显粗鲁的范世勋,从小只受诗书教育,见惯了儒雅涵养之士的施绍暗微微有些惊恐地缩着脖子,胆怯地回应道:“我叫施绍暗。师兄,我下棋比较差,请师兄今后多多帮助我……”

就是那一天,没有惊雷闪电,没有龙现苍穹,没有金光从天而降,一个平凡到早已被世人忘却的一天。

那一天,伟大的范西屏和施襄夏人生中第一次相见。一段传奇,从此开始。

这正是:

家破人亡送独子,书香门第绝琴声。

狂范静施相逢日,岂知从此龙虎生。

欲知少年范施在同一个师父的教导下,会分别走上怎样的道路,且听下回分解。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3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3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