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八十八回程兰如云游四方求高手徐星友应战十局遇真龙

康熙五十年,安徽。

众人静静地围坐在一张棋座旁,而棋座两侧是一老一少两名棋手在对局。

年长的,名叫郑国任,乃是安徽一带著名的棋师,战绩显赫,名声远播。但这局棋,郑国任的脑门上已经渗出了汗珠,双眼焦虑地在棋盘上寻找着扭转局面的一手。他的对面,那年少的棋手,不过才二十岁年纪,坐在棋座旁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样子。这少年名叫程慎诒,字兰如,目前还不过是棋坛一个默默无名的晚辈而已。

而郑国任,正是程兰如的恩师——这是一场师徒之战。

弈至中盘,郑国任已经尸横遍野,再无胜算了。

“我输了。”郑国任干涩的声音,这一刻听起来略显凄凉。

少年程兰如缓缓向自己的恩师抱上一拳,道:“兰如多谢师父多年教诲,终生不忘。”

众人议论纷纷,缓缓散了。没过多久,棋座旁便只剩下了郑国任和程兰如两人还在复盘。

两个人一言不发地在棋盘上摆弄着刚才那局棋的变化图,只用棋子棋招交流,而不需要张嘴说出一个字来。郑国任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攻势一个个摆出来向程兰如杀去,程兰如却始终稳如泰山,兵来将挡,阵势丝毫不乱,让郑国任一次次颓然地望洋兴叹。

郑国任的表情越来越严峻,程兰如却只能默默地等待着。

时间就这样在唯有落子声回响的沉默中缓缓流逝着。

不知摆了多久,郑国任终于收拾了棋子,不再细究了。

而他的对面,程兰如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低着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这局棋,你赢了。”郑国任轻声说道,“从今天开始,我再也没有资格做你的师父了。程兰如,恭喜你,你可以出师了。”

程兰如小心翼翼地抬起眼睛,望向自己年迈的师父。郑国任脸上的哀伤之情,让程兰如感到一阵阵愧疚。

“师父,这局棋……”

程兰如刚刚张嘴,郑国任就打断了他:“不必再多说了,刚才我们已经摆得很清楚了。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跟你谈论围棋之事——你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我不再有和你论棋的资格了。”

程兰如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多说什么了,于是只是缓缓躬下了身子,向他的师父深深地拜了下去。

属于程兰如的国手之路,正是从这一刻正式开启的。

上回说到,梁魏今、吴来仪,赵两峰先后来到京城,互相竞逐的同时轮番向徐星友挑战,渐渐形成了棋界的全新秩序。在黄龙士时代的萧条之后,棋界终于在徐星友时代的后期缓缓恢复了活力,有了新的一代棋手——围棋后继无人的担心,总算可以慢慢烟消云散了。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对比一下黄龙士时代和之后我们即将讲到的双峰时代,我们就会隐隐约约感觉到,中国围棋到了晚晴之所以会衰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晚清时期围棋界少了一个徐星友这样的人物。

黄龙士时代,棋圣一人领先天下棋界,杀得整整两代人跑的跑,退的退,虽然黄龙士本人的成就到达了巅峰,但是代价却是原本群雄并起,欣欣向荣的清初棋界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棋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断层,以至于黄龙士死后,棋艺勉强能接近黄龙士的唯有比黄龙士年纪还大的徐星友和那个快老死了的周东侯二人而已,而短时间之内能跟徐星友争锋的也只有那么寥寥几个黄龙士时代的老面孔,像话点的新人根本找不出来。这种现象,其实和后来的双峰时代鼎盛时期非常相似——一两个顶尖高手杀遍天下,以至于后辈棋手始终无法出头,最终导致棋手年龄带上出现顶尖棋手断层,然后断层一步步恶化,新人水平始终无法达到前辈高度,甚至根本不敢达到前人高度,最终导致下一个时代的围棋水平越来越低,以致酿成了清朝末年日本准一流高手高部道平竟然能让二子横扫中国全部顶尖棋手的惨剧。

其实,中国围棋的衰落,本应该是从登峰造极的黄龙士时代就开始的,但是有两件事挽救了彼时几乎已经要奄奄一息的棋界——一是黄龙士死得早,一是徐星友出现得及时。

纯粹比较棋艺和战绩,其实徐星友是一个历史地位很尴尬的国手,前面后面都是空前绝后的围棋巅峰,把他夹在中间,一对比就容易显得他的光芒被人盖过去,以至于后人对他的评价往往低于其真实成绩。可是徐星友确实是中国围棋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宗师,正是他在黄龙士死后尽心竭力,甚至不惜亲自出面给后辈棋手当靶子,这才终于以一人之力把彼时已经人才凋零,几乎如一潭死水的中国棋坛重新给救活了,然后才有了中国围棋史上最让人惊叹的那个“双峰时代”。而双峰时代之后,中国围棋的状况和黄龙士时代刚刚结束之后的那段日子实在太像了——除了那“双峰”活得时间比黄龙士长得多,以及棋界再没有了徐星友以外。

当大家都习惯了棋界有个神存在,棋界的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神运作,甚至没有人敢去跟这个神叫板的时候,这个神突然消失了,棋界还如何运转下去?晚晴时期,大国手周晓松受邀评点当湖十局,却在小阁楼里研究了几个月也没写一个字,最后甘心承认当湖十局棋艺玄妙,自己身为当世国手也不得其法,然后推掉了这份工作。我们可以说,中国围棋其实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病重到休克了,而且很不幸再也没有一个徐星友出现去拯救那个呼吸气息微弱,造血干细胞坏死,大脑功能部分停止,甚至连心跳脉搏都几乎感觉不到动静的中国围棋了。好在,几十年后日本人给咱们胸口上狠狠来了几下电击,咱们被人电了几十年后才慢慢又缓过劲来。

当然,这已经是相当后的后话了。

说回康熙时代的围棋界。徐星友开放式的姿态和毫无保留的棋艺宣讲,在持续了十多年之后终于开始有了收获。梁魏今、吴来仪、赵两峰的出现还只是一个开始,算是新时代的序幕。但这场大复苏的**,却还远没有到来——当这**到来的时候,大家才会惊讶地发现这个**之壮观甚至是超越当时所有人想象的!

新时代的开始,必定要以旧时代的终结为前提。徐星友为新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如今他的存在本身却成为了新时代面前唯一的阻碍。必须要有一个人先击败徐星友,下一个时代才能真正到来。彼时看上去还无懈可击的徐星友时代,会如何被终结呢?

正当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沉寂了多年的安徽棋界出现了一个叫做程兰如的少年。

程兰如,名慎诒,安徽歙县人,汪汉年同乡。早年师承安徽名手郑国任,二十岁时棋力便凌驾其师之上。师徒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决战,以弟子程兰如大胜师父郑国任告终,此后郑国任再未与程兰如讨论棋事,程兰如也在不久之后便离开了安徽。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棋手的师承关系已经开始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了。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3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3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