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彼时局面,下边中间是季心雪五星连珠的铜墙铁壁,中间连一个断点都没有,乃是名符其实的强军,与左下星位相呼应之下大阵已呼之欲出;右边两人划江而治,季心雪抢去了右下姚秀主营城池,姚秀则转向在外侧取得十几座城池的军阵,又在右上占据半壁江山限制季心雪发展;而左边和上边,双方都还没有落子,任何一方先来抢占都是价值极高的大场。

站在姚秀一边来看,倚盖一战之后他先手优势已失,实地不占优势,必须尽快抢占大场找回平衡。但是抢占大场则必然要从主战场撤出,如今季心雪左下军阵几乎要袭去半个天下,贸然离去则必定无法对季心雪造成威胁,季心雪将得到战事主导权,其后姚秀将更加不利。

换言之,这一招,姚秀必须要下出一手既是抢占大场,又能对季心雪造成威胁让他不得不应的招法来。恰在这时,姚秀下出了左边的九三侵分。这一招,看起来是脱离战场前去抢占左边关隘,其实却还隐隐藏着对季心雪左下军阵的攻击手段,构思上更是遥遥与左上的座子呼应,乃是一招一石二鸟的好手。而这一招的选点,若再进一步则将被季心雪以厚势之力攻杀,再退一步则对季心雪毫无威胁,可放任自流。九三的选点,却恰恰让季心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姚秀却选择丰富,进退自如,乃是一招高瞻远瞩的好棋!

季心雪暗暗称赞,这小姚虽然年纪轻,阵法经验远不如我,但构思判断却毫不逊色于当今天下高手,真是当时奇才!

当日棋局,季心雪后来强行攻杀这粒九三之子,却未获成效,反而被姚秀趁机杀入左下季心雪黑阵内,将黑军外势破尽,回手又将季心雪攻杀之子吃去,优势遂成。随后季心雪四处挑起战端,却始终奈何不得姚秀,竟终至败局!

谁也没想到,堂堂季心雪,竟然败给了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棋局战罢,举座哗然。众人只道是这季心雪太过轻敌大意,以至于被小姚偷袭得手罢了。但是对局的季心雪心中清楚,他这是真真切切被姚秀精妙的构思所败,败得无话可说!他乃是久经沙场之人,坐镇扬州迎接天下群雄挑战多年,但在他印象中却从未见过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竟能有如此棋力。待此子长成,还管他什么周懒予、汪汉年、周东侯,想必一个个都要拜服于其下啊!

“李先生!”季心雪突然喊道,“请允许我与姚秀多战几局!”

棋痴季心雪竟然主动求战!李子燮,徐致章这些人都被惊呆了。

要知道,季心雪可是见惯了大世面的,只要他想下棋天下高手任他挑啊!如今这季心雪竟然主动要多跟姚秀下几局,这可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姚秀毕竟才只有十五岁啊!

“季先生,这姚秀不过是个孩子而已,对付一局不就完了吗?”李子燮悄悄对季心雪说道。

季心雪却摇摇头,道:“姚秀虽然年纪还小,但棋力已成,足有国手之才!季心雪得遇如此神童,心中兴奋难耐,只求多战几局,杀个过瘾!”

十五岁的国手之才?李子燮笑了笑,说:“行,季先生想下,那就多下几局吧。”

正好,咱大伙也有好戏看了。

之后几局,这季心雪局局倾尽全力,那姚秀也大展其才,二人竟杀得不分胜败!要知道,季心雪可是江南一等一的高手,整个棋界排名能在季心雪前边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竟能跟季心雪杀得难分伯仲,这足以让棋界大吃一惊了。

几日后,正当季心雪和姚秀胜败还未分之时,又有几个人到李子燮府上拜访。李子燮以为是参加百艺宴迟到的,出来一看,一眼望见为首的那个,却不禁大吃一惊!

“曹元尊先生!”

那新到的几人中为首的一个,正是与季心雪齐名的棋痴曹元尊!

曹元尊见了李子燮,行了一礼,便开始介绍同来的几位棋手。这几个人,分别名叫汪仲芳、汪于鳞、程君至,都是江苏有名的地方棋界好手。

“各位先生,此行是要做什么?”李子燮不解地问道。

“听闻有一个十五岁的姚书升,与季心雪先生在此处杀得不分胜败!”曹元尊的眼里好像在放光,“我们特来会一会这个姚书升!”

姚书升与季心雪一战,竟让这位棋坛顶尖高手一时间难以对付,棋界便立刻沸腾了!各路高手纷纷赶往清江去见识见识这孩子。这些高手中,甚至还包括了与季心雪齐名的另一位著名棋痴曹元尊!众人先后与姚秀交手,却竟然都难以杀败他!于是一时之间,众人竟承认了这个十五岁小孩的国手资格,亲切地称之为“书生童子”——姚秀字书升,这个称呼相当于喊他“书升小朋友”(后来升字就索性讹传成了生),可见这个称呼更像是逗小孩的叫法。

周懒予在西湖力敌群豪,那也得是在棋力大成之后啊。这姚秀年仅十五岁,竟然就已经能跟季心雪、曹元尊这样的顶尖高手杀得胜败不分了,这个起点高得简直让周懒予也自愧不如啊!

于是,季心雪做了一个决定——收姚秀为徒,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当然,俩人围棋水平已经差不多了,这二人的关系也许更接近于良师益友吧)。季心雪坚信,姚秀棋力大成之日,将是天下棋界臣服其下之时。

事实上,如果不是后来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高手横空出世,也许姚秀就真的成为了下一任的天下国手了吧。只是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位“书生童子”未来的悲剧宿命……

不过那是后话了。

一场清江大战,姚书升一战成名,与他哥哥并称于棋界。但也不知这兄弟俩人到底是有什么过节,竟也不见二人会面,只管各自征战,实在古怪。

而这场大战之后,季心雪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和李子燮一起,把那六百多局棋精心挑选,编篡成册,还写了评语,取名为《弈墨》。然后他们又请徐致章等人给作了序,整个工作直到康熙初年才最终完成。

然后,这部《弈墨》刊印发行,一时之间竟让棋界为之一振——明清之际国手对局上百局,这简直就是这个时代棋手棋艺的集中展示啊!

自明末以来,京城过林争霸,江南群雄逐鹿,激战成千上万,可谓是棋界亘古未有之乱世。而《弈墨》一书将这成千上万的豪杰之作集结出版,不禁震撼当世之人,也为现代人保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前人遗谱。

尽管得来手段也许不大干净,但好歹这个贪官李子燮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而这部书,又恰好出现在了一个十分特别的时候,使得它具有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义——那个时代的最终总结。

是的,那个过百龄、周懒予的时代,就要徐徐落幕了,尽管当时还没有太多征兆。

姚书升的突然崛起,终于为这个阶段群雄逐鹿的江南争霸战暂时划上了一个休止符。西湖会战,杭州四雄争霸,再加上清江大战,三场战役基本上便将整个江南棋界各路高手分出了高下排名。如果套用一下日本幕府时代的等级制度来看,周懒予一骑绝尘,领先群雄,可以看做是当时中国的“九段名人”;汪汉年、周东侯、盛大有、程仲容紧随其后,可以看作彼时的“八段准名人”;季心雪、曹元尊、姚吁孺、姚书升、李元兆等人算是“七段”。其余高手又各有名号,难分高下,自不必提。

看上去似乎棋界的新秩序刚刚确立,将维系很长一段时间。但历史在这里给以上所有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康熙元年,一个政治上的更新换代,却巧合地也带来了棋界的新一轮颠覆。几乎毫无预兆地,一连串的悲剧突然上演,让这个刚刚确立了新秩序的时代迅速陷入了危机,刚才提到的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在几年之内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折。

这正是:

龙争虎斗二十载,豪杰仗剑平四方。

谁料天意总多变,后人只叹前人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2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2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