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懒予归位一先能破群英九经失策百般难耐棋王
上回说到,山阴唐九经一封请柬,竟引得四方高手齐聚西湖争夺新任天下国手位,一时间西湖群雄毕至,剑拔弩张。唐九经暗劝众人合力先打下周懒予,不料此言竟惹怒了野战枭雄李元兆。李元兆一气之下,第一日首先寻周懒予搦战,没想到周懒予不知修得了什么古怪战法,竟让李元兆的野战全然使不出力气来,最终微微告负。
此战之后,周懒予击破克星李元兆,一时间竟又声威大震,已是天下国手最有力的争夺者。看着如今棋艺已大成的周懒予,西湖群雄心里都清楚,这一战恐怕真的只有如唐九经所说合力对抗周懒予方能有一线生机了。
而这个“合力对抗”,首先,简单来说就是——搞清楚周懒予上一局究竟是怎么赢的!
一局棋,处处亏损,每个局部几乎都吃亏,可是纵览全局却取得小胜?
“过去周懒予的棋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他对棋局优劣的判断与其它棋手完全不同。”盛大有在棋盘边低声分析道,“当时所有棋手都只重视局部战斗,周懒予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局部的受损换全局的优势,导致明末的棋坛高手们完全无法适应他的棋风,被他连连击败。拜他所赐,如今的棋手都知道局部实地的亏损并不一定是劣势,局部的优劣必须结合全局来判断……”
“所以周懒予现在一定也是用的同样的障眼法!”季心雪说道,“看起来每个局部都是亏损,但是其实周懒予是瞄准了别的地方行棋,所以在他看来并不是亏损,反而是夺取了优势……”
“思路上一定是这样,但是……”盛大有紧紧皱着眉头,“我至今也找不出,周懒予究竟是看着哪里行棋的……”
大家捉摸不透的关键,就是周懒予的几招脱先。这几招脱先,每一次都给了李元兆在局部上占优的机会,所以脱先的招法背后一定就隐藏着周懒予的真正用意。但这几招脱先,打的都不是一个点,根本看不出周懒予到底想要攻击哪里,只觉得他是东打一下,西打一下,毫无章法。
这些到处乱打的脱先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也许,只有亲自参与了那场对局的李元兆心里清楚吧,可是今天的研究,李元兆没有参加。那局棋输了之后,李元兆便似乎心灰意冷了一般,再没有与众人交谈过。
这一天,众人讨论了许久,却也没有个结论出来。
“一局棋,只怕看不破周懒予的招法吧。”
这是汪汉年的声音。众人一惊,纷纷向汪汉年看过去。
只见汪汉年轻轻拂了拂衣袖,笑着看向众人:“明日,就让我再去试试懒予先生的棋招吧。”
少年奇才汪汉年,自从投奔徐致章府上之后便棋风大变。昔日汪汉年初出茅庐,气势正盛之时,每逢对弈但凭强攻,气魄逼人。但现在的汪汉年,棋风突然由刚转柔,不再一味用强,竟有了些周懒予风范。但与周懒予一直操持柔和棋风不同,汪汉年是刚柔并济,两种风格都炉火纯青,再加上汪汉年的求道精神,使得他在棋界人气大增,一时间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偶像棋手。
此时的汪汉年出战周懒予,也许正是周懒予所难以应付的。以柔克刚的周懒予遇上刚柔并济的汪汉年,这次会是谁获胜呢?
唐九经紧张地注视着对局中的周懒予和汪汉年,心中不断地祈求周懒予输棋。周围的棋手们仍如昨日一样窃窃私语,却仍旧是莫衷一是。
但今天这局棋,比昨天那局似乎要接近了许多——虽然周懒予的棋大家仍然没看明白,但是从对局者的表情来看,汪汉年并没有像昨天的李元兆那样抓耳挠腮。
汪汉年是能够理解周懒予棋风的,自从当日败给了周懒予之后他便细细品味了那几局棋许多遍,终于让他得出柔能克刚,全局胜局部的结论。汪汉年知道,周懒予当日之所以能战胜自己,是因为周懒予的棋境界更加远大,每一步都是以全局利益作考虑,这一点上当今棋界无人能与他相比。
既然知道了败因,汪汉年自然也就得出了击败周懒予的办法——以全局对全局,不让周懒予走到他想走的点上!
于是,今天这局棋,与其说是攻防战,不如说是抢攻战。谁能率先抢到事关全局的那些点,谁就能取得优势。
汪汉年知道自己的思路没有错,但是一旦对弈起来,他却感到一切与自己所预想的并不一样……
“汉年兄知道要抢占要点,他一直在和周懒予争夺这些要点……”周东侯对身边的棋手分析道,“但是,不论汉年兄想出什么办法来,那要点最终仍然会被周懒予抢去……”
全局的要点,始终掌握在周懒予的手中——可怕的控制力!
汪汉年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但是在周懒予的掌控之下,汪汉年偏偏就是腾不出手去,每每比周懒予慢半步,而半步之差便是局面优劣的定夺!
汪汉年找不到机会!
正襟危坐的周懒予,看上去就似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巍峨高山。他的脸色虽然平静,但棋盘上的对手早已被他压制得喘不过气来——而这种压制,并不是杀气,而是一种让人无法呼吸的局面控制力,就好像周懒予放弃了棋盘上的地域,却牢牢掌控了棋盘上的空气一般!
局面很细微,直到终局时都一直细微。但每当汪汉年发力时,周懒予便立刻判明局面,然后先汪汉年一步抢占要津,继续保持住那一点微弱的优势。直到最后,汪汉年也始终找不到机会将那一点微弱的优势抢过来……
在汪汉年认输的那一瞬间,举座哗然。连偶像棋手少年奇才汪汉年,都败在了周懒予手上,在座真的还有能阻挡周懒予的对手吗?
唐九经咬牙切齿,愤愤地离去了。他没想到,西湖会战一上来周懒予便力斩两员大将,如此一来西湖会战几乎就要成了周懒予一个人的舞台了——必须要将周懒予打下来!
汪汉年默默看着棋盘,回味着棋局的每一步。思路上,他跟上了周懒予的脚步,但却总是慢周懒予半步,为什么?苦思良久,汪汉年突然猛地抬起了头,眼中瞬间冒出了异样的神采来!
“我明白了,懒予先生!”汪汉年激动地说道,“我明白你棋艺的秘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