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要说起来,周慕松不愧是嘉兴名手,放到现在也完全能当个围棋教育家了。他很清楚,围棋这东西入门很难,要是强迫孩子去学则必定适得其反。如何让孩子自愿去学棋?很简单,先让他喜欢上围棋。

话题说到这里就再岔开一下吧。笔者小时候,家长希望笔者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多条出路(很多家长大概都有这心思),于是就让笔者去学电子琴。笔者那时候小,还在上托儿所呢,屁大点事都不懂,看到有个摆了好多按键的东西,一按下去就有声音出来,别提多好奇了。父母一看孩子有兴趣,就花了一千元天价买了个电子琴(那时候一千元可真的是天价啊),还报了个电子琴班让笔者去学。

一开始,笔者也兴致勃勃,整天背着个比笔者个子还高的电子琴去上课,回来就在母亲的监督下练琴。不过,笔者的母亲性子比较急,而且好胜心强。当时同一个单位还有别的孩子也在那家培训班学电子琴,母亲无论如何都不想笔者输给那孩子,就每晚监督笔者练琴,弹错一个音就怒斥一通——笔者家当时住三楼,据说每晚一楼的人都能听到三楼有妈妈吼孩子的声音。这么下来两个月,据家族野史记载,笔者变得看到琴就想跑,结果就再没学下去。现在一把年纪了,笔者连五线谱都看不懂了,偏偏那“天价”的电子琴至今仍然摆在笔者家中衣柜里,插上电源摁它还会响呢。后来有亲戚说想要那电子琴,笔者寻思着那是文物,没舍得给……

想想看,如果笔者当年要是有个周慕松这样的爷爷教电子琴,大概笔者还真就玩琴去了,大家也就该看不到这篇文章了吧。

话题再绕回围棋上。其实现在把孩子送去学围棋的家长真不少,尤其是如今中国围棋成绩这么好,肯定有不少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做个世界冠军什么的吧。可是,大概也常有这种情况:孩子一开始学得起劲,到后来就越来越没兴趣,甚至渐渐变得怕下棋了,结果这围棋梦也就无疾而终了。你要问家长为什么,他们肯定也说不知道,最后就只好怪罪这孩子没毅力。其实这真不是没毅力的问题,小孩子哪懂什么毅力不毅力的,自己名字都还没写清楚呢。关键在于,教得不对。

对于小孩子来说,坚持一件事唯一的理由是乐趣。只有觉得好玩,有兴趣继续玩下去的东西,他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去学。这种兴趣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唯一的动力,如果把这点兴趣给打击了,你就是再嚼破了嘴皮子,打折了竹竿子,他也不想坚持下去了。以围棋举例,其实讲围棋规则和基本战术是一件极其枯燥无味的东西,光听这个听一两个小时你也未必能入门。可是会下围棋的人都觉得围棋很有趣,高深玄妙,不可探其边界,不入门的人根本想象不了。教围棋不教乐趣,先教规则,要小孩子一条条去背,一道道去做死活题,他当然觉得无趣。而周慕松则反其道而行之,先让周嘉锡体会围棋的乐趣,等到周嘉锡自己想学了,周慕松再开始教。由于有了兴趣,即使规则再枯燥,周嘉锡也愿意学。这就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不知围棋如此,天下学问莫不是入门难而内藏玄机的。教孩子,关键不是教入门,而是教兴趣。在笔者看来,这才是中国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稍微扯远了点。

那您要问,怎么让孩子先去体会围棋的乐趣呢?咱们也从带着小孩子去听重大比赛的挂盘讲解去?这恐怕没什么效果。有效果的办法,其实是有先例的。

有部名叫《棋魂》的动漫,想必对于好棋的人来说都如雷贯耳了吧。这部作品一出,日本学棋青少年人数翻了几番,在中国和韩国也造成了广泛影响。这就是在教兴趣。看完《棋魂》,即使你不会下棋,仍然会觉得热血澎湃,忍不住想去看看围棋究竟是怎么下的,乃至自己下下看。然后,就入门了,再想回头就来不及了……

现在,大家知道笔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了吧……哼哼……

话再扯回来。

那两天周嘉锡随周慕松看了两天棋,再回到周子家里的时候,周子悲哀地发现——周慕松摆了他一道。

小周嘉锡变了。你现在再跟他讲什么圣贤书,他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你再问他每天都在想什么,他就告诉你他满脑子都是黑石子白石子和画了好多竖线横线的木板子……

周慕松到底老道,只用两天时间,就让儿子前功尽弃了!

周子现在知道,他老爹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了。如今落了后手,又不能把周嘉锡关在家里不让他跟爷爷见面——人家会说他不让自己老爹抱孙子——于是周子只有堂堂正正用圣贤书跟他爹的围棋抢孩子了。

即使如此,周子自觉也不落下风,毕竟儿子是他的,每天跟他住在一起,日夜在儿子耳边读圣贤书必定能把儿子的心思抢回来。可惜,周子在教育上真是远远不如他爹厉害。这招填鸭式教育法虽从古到今都被奉为真理,可是效果嘛……

周慕松太了解他儿子了,所以一点儿压力也没有,只管把小嘉锡扔给周子,隔十天半个月去领出来玩一次就行了。一领出来,周慕松也不干别的,就只抱着小孙子跟别人下棋,让孙子在那儿看。

从周嘉锡这边看来,爸爸已经成了大坏蛋了,爷爷是大救星;圣贤书是地狱,围棋是天堂。于是周子越教,周嘉锡越不想学,这种日夜不停地说教反而成了帮周慕松的忙——用围棋术语来说,自己一点目数没捞到,还帮别人越走越厚,这是典型的俗手。

周嘉锡在不断看棋的过程当中,不仅自己明白了围棋的基本规则(最无趣的那一段就这么无师自通了),而且还记住了攻守、应变的基本技法。某一天,围棋教育家周慕松先生觉得是时候让周嘉锡进入下一阶段了。

那天,又抱着周嘉锡下完了一局棋,收拾棋子的时候,周慕松突然对周嘉锡说:“孙子,想下一下棋试试吗?”

周嘉锡一听,兴奋得手舞足蹈,二话不说就坐到了爷爷的对面。周慕松知道不能下得太狠以致破坏了周嘉锡的兴趣,于是先在棋盘上替周嘉锡摆了八个子,然后才开始下。周嘉锡也不客气,把自己记得的招法一股脑全施展了出来。围棋招法虽然人人都能学,但什么时候用哪招,这可是个大学问。周嘉锡虽知道招法进程,但实战用出来,却发现很多招法并不一定能按照自己的预想那样进行,这时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围棋的奥妙之处——招法只是手段,施展招法的方式才是制胜的秘诀。这一点感悟,在日后帮助周懒予成为了天下最顶尖的高手。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