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须知古人下棋,并非一味斗力。棋分九品,斗力尚还只属于下三品而已。明朝时的力战高手,即使如李釜、林符卿等人,也不是一上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着别人胳膊往地上摔的。真正的力战枭雄,深知力战取胜不易,因此他们反而比普通棋手更加重视开战的时机。围棋棋子单个看都是一样的,没有象棋那样的走法区别,也没有军棋那样的等级秩序,因此力战高手也不是真的就凭着棋子厉害而去跟人打仗的。他们之所以百战百胜,是因为看准了能打胜才去打,必败的仗他们不打。而要想保证必胜,需要自己做好准备,保证自己比对方强大,攻杀起来不至于反被对方打死,这就是力战第一要义。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空间,需要给自己留下后路,也需要让自己有做好准备的机会。

因此,倚盖这种毫不客气,上来就靠压对手的下法,彼时的棋手看来是不够高明的。不给对手留空隙,就等于不给自己留空隙,双方都没有退路,打起来就没有施展手段的余地,最后也就是真的成了互相抱着胳膊看谁把对方摔倒,你就是武艺再精熟也无用武之地。而李釜、林符卿这类力战枭雄喜欢用的镇神头,则留足了空间,又保持着对敌人的压力,双方都有机会,这时候便可以显示出武艺的差别了——武艺高的,利用机会的能力就强,获胜的机会就更大,这才是力战枭雄们寻找战胜之机的关键。

但是,同样擅长力战的过百龄却发现,镇神头给双方留出的空间,其实是一柄双刃剑。

空间,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可以利用的。若是上手对下手,上手的实力明显占优,那么空间就会全部为上手所用,则几乎稳操胜券。而下手杀上手,因为无法在上手面前随心所欲地运用,空间反而会成为危机四伏的陷阱。换句话说,镇神头的优势,在于上手欺负下手。而实力相当的双方,施展镇神头的时候就会形成优劣难断的乱杀,时机的掌握对于双方都是难度很大的问题。这种时候,镇神头实际上便已经失去了威力,谁用谁不用都意义不大了。

如果只是为了取乐,或者棋逢对手的双方想下得开心,那么镇神头非常合适,两边对手和观战者都会非常尽兴。但是,如果目的是赢棋,镇神头其实并非第一选择。

在日本有“武圣”之称的宫本武藏留有一本书,叫做《五轮书》,其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宫本武藏的剑术招式。笔者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同学不知道是出于好奇还是真想杀人了,竟然弄了一本回家研究。笔者很有兴趣,于是就借来翻了翻。

书里有一招很厉害的剑术招法,叫做“无面无相斩”(好像是这个名字,记不大清了)。笔者就在这里免费把这招教给大家吧,请认真学哦。

所谓无面无相斩,关键就在于忘记所有招式,无所谓单手持武器还是双手持武器,只管将武器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心中不要有任何杂念,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喝一声,把武器以垂直的方向猛地往下劈……

好吧,笔者似乎已经听到各位在骂娘了——但是这确实是堂而皇之写在书里的,不是笔者胡诌的。没错,这招“无面无相斩”根本不用学,流氓打架都会用这招。可宫本武藏还煞有介事地把它写进剑法招式里,搞得那么郑重,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细想想,也很简单。实战双方拿着武士刀对砍,最厉害的招法到底是什么?用武侠小说的话说,叫做“无招胜有招”;用功夫行话说,叫“一胆二力三功夫”;用笔者的话说,叫“不怕武术家,就怕臭流氓”。再厉害的功夫,不论招式变化多么复杂,打起来多么花哨,最解决问题的往往就是最不起眼却最基本的那一下。

再扯回围棋招法上。镇神头留下的空间虽然可以利用,却优劣难断,在同等级的对手间,或者下手打上手的时候都几乎无用武之地。而倚盖虽其貌不扬,但双方都不留空间,招法紧凑,出意外的可能性极小,又切实可学,人人都看得懂。这便是入门低,上手快,易操作,而且不给对手施展手段的机会。这倚盖,就像那传说中的“无面无相斩”,看上去动作简单,可是直接解决问题啊。这么看来,遇到下手打上手,倚盖几乎是完胜镇神头的招法。而同等级对手之间对战,倚盖简洁明了,更利于快速通过布局进入中盘战,与开局易形成双方均无把握的乱战的镇神头可谓各有千秋,却在易于掌握一点上占了大优势。而上手对下手,倚盖虽不如镇神头那般利于施展手段,但毕竟自身也不致受挫,亦无不满。通盘比较下来,过百龄认定,几千年来不受待见的倚盖,其实才是要争胜负时不二的起手式!

日后的大国手徐星友研究了过百龄早起棋谱和后期棋谱后,曾经开玩笑地评价道,过百龄之所以后来一直使用倚盖,是因为倚盖简单易学,容易掌握,而过百龄除了倚盖之外的起手式根本一概不懂……这玩笑也许稍微开过了一点,但是徐星友研究过百龄早期与林符卿对局,在布局定式上常常吃亏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过百龄在掌握复杂定式的能力上确实比不上久经沙场的林符卿,在林符卿的面前是个名符其实的下手。下手对上手,倚盖几乎就是最合适的招法!

让我们再回到那局棋上吧。

过百龄望见林符卿来犯之子,几乎想都不想,起手一刀狠狠向林符卿拍去,要把林符卿摁在地上起不来身。林符卿力大无穷,既能让你随手摁住?他先扛下过百龄那一拍,扳住过百龄的刀,拼命把头抬了起来——林符卿这是要起身。

倚盖压在身上,不起身的应法几乎没有,抬头可以说是唯一的应手。过百龄自然早知林符卿会如此应对,于是不作停留,也扳住林符卿刚刚昂起的脑袋,照着上面又是一刀狠狠朝拍了下去。

这招连扳,后来也有个说法,叫做大压梁。我倚盖住对手一子,对手要抬头,我紧跟着再连扳上去用力继续往下摁。大压梁一招招法极为紧凑,又气势十足,属于古谱中倚盖定式常见变化之一。但大压梁自身留有断点,阵势上虽大防线却并不稳固,后代高手研究之后也多有破解之法。可林符卿这是第一次碰上大压梁这种招法,心中怎能不惊骇?倚盖已经属于抱腰摔的流氓招式了,这大压梁比倚盖本身还要过分,何止是“抱腰摔”,简直就是“抱腰甩”啊!

那过百龄一点空隙都不给林符卿留,林符卿纵使想反击一时也找不出时机空隙来,无可奈何,只得定着过百龄的大压梁,辛辛苦苦在地上爬着往前跑,只求赶紧找个机会先把脑袋抬起来再说。可恨那过百龄,哪里给林符卿半点抬脑袋的机会,竟然左右手轮番上阵,沿路照着林符卿的脑袋拍了过去,林符卿爬多远他就拍多远,拍得那林符卿头晕眼花,在地上爬得好生辛苦,哪还有半点宗师气概。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1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