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秦松龄所著《过百龄传》中,不知是因为当时政治问题,还是因为年代稍久以致姓名失传,对于那位收留了过百龄的大人只称之为“某锦衣者”。这个“锦衣”是指锦衣卫,还是代指朝中高官呢?笔者才疏学浅,不好判断。但是文中借过百龄之口说那名“锦衣者”待过百龄极好,以至于后来那名锦衣者遇难了,过百龄甚至不惜冒性命危险也要去营救他。

无疑,要讲过百龄在京城的故事,这个“锦衣者”是个关键人物。可惜,姓名不详,身份成谜,又无更多记载,无从叙起啊。对这名锦衣者身份的调查唯一的线索就是,从万历末年到天启中期一直是朝中要员,后来被魏忠贤陷害入狱,之后就再没下落了。这要真查起来,估计能查出十几号人来吧——魏忠贤这货抓人下狱那几乎就是那个年代最平常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说,这名“锦衣者”究竟对过百龄有什么大恩大德呢?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就是过百龄为什么不住在早有交情的叶向高府上呢?

首先出现在脑中的想法是,叶向高会不会就是那位锦衣者呢?毕竟,要论对过百龄有大恩大德的,叶向高的知遇之恩当排在第一位。可惜,这个观点稍加考虑就不攻自破了。第一,叶向高从来就没被魏忠贤下过狱,人家是自己辞官跑路的;第二,过百龄的传记中对于无锡逢相国那一段有详细描述,清楚地写明了那相国就是叶向高——既然前文能写出来,何必又要在后文换个说法呢?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还另有蹊跷在。

我们从百龄不住叶向高府的原因着手吧。叶向高是欣赏过百龄的,毫无疑问,早在无锡他就表现得很明显了。过百龄也是信任叶向高的,要不然人家就不上京城来了。要说叶向高当大学士太忙,不知道有没有空陪过百龄,所以不养他?那也说不通啊,杨一清当国相的时候不也养着鲍一中嘛,何况万历末年叶向高因为调停朝中党派利益太累所以没干大学士,改当太子太师了——标准的轻松挣钱好工作。空闲时间多的是,又喜欢过百龄的棋艺,那会不会是因为出不起国手对局费留不下过百龄呢?也不对啊,叶向高好歹对过百龄有知遇之恩,私下里过百龄跟叶向高对局把对局费打个对折甚至全免都是应该的,从后来的人物事迹来看过百龄也绝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物,没理由为了这点银子抠门非要把叶向高弄破产啊。何况,叶向高这种地位的人都养不起,那位“锦衣者”得贪污多少银子才养得起过百龄啊?而且过百龄的传记里还暗示那位“锦衣者”家里养了不少门客,不止过百龄一位呢。您可能又要问了,那锦衣者可能是个皇亲国戚,所以银子大大的有,就养得起过百龄啊。这也不科学,堂堂皇亲国戚,后来还被魏忠贤给下了狱?魏忠贤有这能耐,敢抓皇帝家亲戚?

这么一琢磨,再联系前文说过的叶向高与雍皞如相识的事情,可能就只剩下一种说法站得住脚了——叶向高和过百龄闹翻了。

以下是笔者捕风捉影做出的推理,不一定是历史真相,大家权当有此一说即可。

过百龄初到京城,叶向高能再与过百龄相逢,二人都很高兴,有那么一段“蜜月期”。但是这两个人的个性相差很大,这是二人关系间的一个巨大隐患。叶向高这个人,属于“保守派”,万历年间当大学士的时候终日周旋于朝中各党派之间,到处做和事佬,只求大家别闹乱子。而过百龄这个人,性子耿直,光明磊落,骨头很硬。从小就敢赢相国,赢完了还让相国发不出脾气来;到了京城一见面就把老盟主林符卿给打了屁股,完事还顺手把京师派给灭了;日后更是在阉党当道,朝中权贵尚且不能自保的情况下硬着骨头不怕死地跑去救人,真真是个铁汉子。这么两个人,尽管曾相互欣赏,但性格差别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叶向高看来,过百龄太不圆滑,至刚易折。在过百龄看来,叶向高又太过软弱,立场不坚。刚开始俩人只是互相给提提建议,气氛还很融洽。可是过不了多久,俩人都发现对方根本没把自己的意见当回事,而且越提意见俩人就越不对眼,慢慢地这俩人就越来越不喜欢对方的脾气了。于是,某一天,以某件事为契机,俩人终于彻底闹翻了,闹到谁都不搭理谁了。

然而,以叶向高在京城的地位,在这里得罪了他,京城就将再难有容身之地了。过百龄离了叶府,又整天被林符卿那煞星追着屁股要下争棋,更加只觉这京师之内已无他过百龄立足处,只得就这样默默回老家了吧。就在这时,那位神秘的“锦衣者”出现了。这位后来惨遭魏忠贤迫害的东林党人(既然被魏忠贤下狱了,差不多该是东林党人吧),当年既然是朝中大员,想必也是属于朝中某个党派的人物。也许同出于对叶向高左右给桃吃,谁也不得罪的做法不满意吧,这位锦衣者十分同情过百龄,于是冒着得罪叶向高的危险,不顾林符卿的反对,收留了过百龄。在自己走投无路之际收留自己,这大概就是过百龄所说的“大恩大德”吧。只有这种困境时伸出援手的恩德,才能和叶向高那知遇之恩相提并论,以至于过百龄甘为这种救命之恩舍命相报。当年那锦衣者为了帮助自己,不惜得罪叶向高,那将来为了救那锦衣者,过百龄又怎能害怕得罪魏忠贤呢?

失去了过百龄,叶向高也就失去了最欣赏的对局对手。可是叶向高有着朝中无敌的棋力,工作又悠闲,闲暇时候总得找点事情做啊。于是,寻找过百龄的继任者这件事就刻不容缓了。恰恰在这时,昔日南京会战时有过交流的雍皞如适时出现了,还带上了他的新作《弈正》。于是,理所当然地,雍皞如便成了叶向高府上的新宠。

至于文献资料中为什么只留下了蛛丝马迹却没有记载这段故事——过百龄的传记当然是以称赞过百龄为主,这件事不怎么光彩,于是也自然就不会列入传记中了。

以上内容,纯属猜测。

书归正传,却说京师派灭亡之后,江南高手纷纷向京城进发。永嘉派头陀郑野雪,新安派侠客汪幼清、雍皞如分别代表江南两大派,成为了第一批去往京城探路的江南高手。而与此同时,昔日的京城守护者林符卿正全力与过百龄争霸,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次次杀得不可开交,自然无力再去理会其他高手。于是一时之间,京城棋界竟因为京师派的消逝反而热闹了起来。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