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新国手荡平京师派林符卿百战过百龄
上回说到,无锡神童过百龄上京,不想刚一到京城便遇到了拦路的魔王林符卿。叶向高府上一战,林符卿三次攻向过百龄,却居然三战三败,就此让出了京城第一的宝座。
却说那林符卿,自当年崛起于京城之后,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除了方子振、苏之轼、朱玉亭等寥寥数人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一合。那些曾有志于闯荡京师的各地棋手,到了京城,往往第一阵就被林符卿杀了个血肉横飞,失去了立足之地,只得灰溜溜又逃出京师。林符卿对于当时的棋手而言,就是京城棋界的镇界之宝和守护神,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维系了京城棋界自李釜以来天下无双的荣耀。
林符卿三战三败,这样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甚至当时人想都不敢想的!
林符卿镇守京城几十年,连能与他匹敌几乎从来没有过,更何况是战败他。这位自称即使神仙下凡也只能让他三子不到的自负王者,如今却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棋神”——
只有二十岁的过百龄!
这一幕,何其熟悉,京城棋界的老将们忍不住想到了他们的前辈曾给他们讲述过的那个遥远的噩梦——嘉靖初年,永嘉派鲍一中北上京城,杀遍京城棋界,逼得棋界盟主范洪不敢应战,从此京城棋界声威尽丧,数十年萧条不济,痛失天下棋界圣地之位。
过百龄的突然出现,难道会让京城重复当年的噩梦吗?
万历末年,京城棋界。
林符卿静静看着身前这些熟悉的身影,淡淡抿了一口酒。
京师派几十年来的精锐尽数集结于此,静静等待着他们的盟主一声令下,为了维护三大派之一的尊严而倾巢出动,杀向那个江南来的少年。
“林先生,京师派立派近百年,声威震天下。如今大敌当前,我等愿为林先生臂膀,共抗京师派大敌!”
林符卿却暗暗笑了笑:“你们不是过百龄敌手。”
众京师派名将听了,不禁心中恼火,却又不敢在林符卿面前发作,只将火憋在胸中,要烧向那过百龄。
“林先生,京师派荣耀不是您一个人的事情。”京师派棋手喊道,“我等棋力自然不及林先生万一,但众将齐出,总能逼出过百龄破绽。请让我等出战,必将过百龄杀回江南!”
林符卿在心底暗暗不屑,心想连我都胜不了过百龄,你们能做什么?但嘴上他并不这么说,只是笑道:“那就请诸君去试试身手吧,林符卿在此静待喜讯了。”
众将得了盟主许可,心中欣喜,各自抱过拳便离去了。林符卿等众人散了,这才慢慢站起身,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过百龄,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京师派?这东西对我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就把他们送给你当做我的战书吧!
我把整个京师派送给你祭战旗,然后,我就要用你的性命来祭我的大刀了!
林符卿用力地握住了手中空空的酒杯,用力过猛,手竟微微颤抖着……
京师派,嘉靖中期创立,北方豪杰共推颜伦颜子明为首任盟主。彼时颜伦勤练棋艺,虽天赋不足,却也将寻常招法运用到了极致,最终取得了与江南永嘉派主帅鲍一中比肩的名声,力压彼时的新安派王者汪曙。无奈京师派创立之初,唯颜伦一人立于顶尖高手之列,势力尚显单薄,无力南下与永嘉派争锋,故暂居天下第二棋派之位。这个时期,可称为京师派“立国”之时,颜伦便是开国之君。
第二任盟主魔王李釜出世,十年练成一身鬼神力,将前任盟主颜伦逼出京城。随后魔王凭一己之力,独下江南,先破新安,后灭永嘉,杀得江南豪杰无不闻风丧胆,几乎荡平南方棋界。新安新王程汝亮拼死相博,终于以性命换得江南棋界喘息之机。此时李釜威名之下,京师派终于登顶天下,名正言顺继任第一棋派之名。京师棋界则恢复繁华景象,岑乾、方子振、蔡学海之流新生棋手往来不息,京师棋界名震四海。此乃京师派全盛之时,李釜便是京师“武帝”。
李釜老死江南后,京师小魔王林符卿崛起,杀败各路豪杰,荣登京师派第三代盟主之位。林符卿一改李釜南征之策,在京城一带划地为界,只固守京师,不向外踏足半分。京师派虽不外犯,但若有强敌侵入,林符卿必以一己之力大破之。京师派虽几十年不参与天下之争,却也让天下无人敢向京师进军分毫。这便是京师派“锁国”之日,林符卿堪称一代“独裁暴君”。
至此,京师派历任三代盟主,各领风*。颜伦的无为而治,李釜的战功赫赫,林符卿的固守本疆,三位王者各有国策,总算将京师派辉煌延续了近百年。
明朝棋界,群雄林立,诸侯争霸,各据一方。京师派能立于诸侯之间,始终保持强者风范,甚至独力与江南诸多豪杰对抗,其实力的强大和底蕴的深厚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
然而,眼看在林符卿的统治下,京师棋界似乎仍然固若金汤,天下当无人能动摇其根基之时,这个原本还可以多延续一百年的棋派,却不幸首先遭遇了这个时代的终结者。
过百龄来到一位公卿府上,只看到那大堂里早已设好了棋座,棋座旁坐着一位老先生,正闭目养神。
“这位先生是京城弈坛名将,闻过先生击败了林符卿,因此特来向过先生讨教几手。”公卿介绍道。
过百龄知道,自己初胜了林符卿,京城棋界必定已是惊起千层浪。一时之间,他自己必将是众矢之的。
于是,过百龄也不谦虚,静静向那位先生抱了拳。
公卿在旁边坐下,静静等待着这场棋局开战。原本预料这应当是一场恶斗,却不想才一两个时辰,便早早分出了胜负。
盘上的过百龄军阵,兵强马壮,阵法娴熟。再加上过百龄足智多谋,运筹中军帐里,决胜四方之间,奇计百出,算无遗策。如此过百龄,甚至连林符卿都无法应付,何况这位京师派老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员京师老将一生的名誉就这样被击得粉碎。
过百龄自然也不无感慨,可怜这老将军戎马一生,到头来还是躲不开输给晚辈的命运。但再看那老将,脸上却似乎并没有一丝伤感,只是默默起身拜别,仿佛这一战未曾发生过一般。
没过多久,又有一员京师老将来向过百龄挑战。过百龄自然不会拒绝,只管应战。战阵一开,过百龄却见远处敌军布阵,与前几日那对手几乎毫无二致!
过百龄轻摇羽扇,遣出一员战将,如几日前一般过去冲阵。那战将领命,策马而出,只管冲杀进阵中。不料刚一交兵,对面那军阵突然变了形状,伏兵从斜刺里杀出,竟将过百龄战将困在了阵中。
过百龄略作思虑,看破了这变幻的阵势,于是只管调兵去救。敌军只道过百龄中招,正自以为得计之时,却只见过百龄救兵如神兵天降,杀得京师老将措手不及,竟又连连败退,终至溃不成军。
又是一场大败,那京师老将如几日前那位一样,仍就一言不发,默默离去。过百龄虽胜了,但却感到今日一战对方的变阵中有些蹊跷。
又是几日过去,不知从哪里再冒出了一位京师派棋手,仍旧通过公卿向过百龄挑战。过百龄赶去应战,依然是凭着武艺韬略,杀得对方无力招架,败下阵来。这位棋手也如先前众人一般,不见悲伤,只管默默离去。
而这一阵,过百龄又感觉到对方的战法中有不少蹊跷之处。
到这里,过百龄其实心里已经看穿了——这每隔几日就出现一位京师棋手,并不是巧合。
这些棋手,来的时候是一个人,但他们的背后却是整个京师派!他们轮番来找过百龄挑战,每位败阵的棋手都将自己的败局摆出来供众人评析,打算一步步探明过百龄的棋路,找出过百龄的破绽,然后集京城众将棋艺合力击败过百龄。
这一次,过百龄的对手,是那个已经在天下棋界屹立不倒近百年,天下棋手无不为之侧目的京师派!
棋盘战场之上,京师派群雄为了击败过百龄,各自领着自己的大军,自发组成了同盟。只见过百龄的对面,十几面不同的军旗迎风招展,无数战将被甲执兵,气势汹汹。过百龄孤身一人,领着从江南带到京城的亲兵,却威风凛凛地立在那十几镇诸侯的对面,毫无怯意。
那京师诸雄似乎举起刀兵指着过百龄,齐声吼道:“过百龄,一人之力,能抗一派之威吗?”
过百龄却只是轻轻拨动马蹄,让开通向自己身后军阵的大路。
“有谁不服,请来闯阵!”
十几镇诸侯兵马骚动,跃跃欲试。一员员骁将怒目圆睁,只求血战。
过百龄,我们不相信你是无敌的,你一定有破绽!无论如何,我们京师派也要全力将你击溃!
我们要用京师派近百年的底蕴作为赌注,和你进行一场生死决战!
烈日黄沙,京师派众将一个个狂啸着向过百龄的军阵杀去。
过百龄退入中军帐,平静地查阅敌我双方阵势。军帐外敌军的喊杀声地动山摇,过百龄却毫不见惊慌。但见他心中算计,手上发令,一副百战名将风范。
再看战阵之上,过百龄大军操练娴熟,阵法精湛,凭你几路杀来,我只一路打去。那先到的京师大将,还未冲到阵前,却已被过百龄一支奇师斜刺杀出,冲得溃不成军,大败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