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苏之轼在新安崛起之时,他最大的对手不是年长他不少的吕存吾和汪绍庆,而是年岁与他差不多,又同享天才之名的江用卿。那江用卿对局,特点是奇,招法变化前所未见,往往杀得对手措手不及。要想依照惯例去对付江用卿,基本会自乱阵脚——因为江用卿的棋招都是自己在家里琢磨出来的,别人没见过。刚开始与江用卿对弈,苏之轼没少吃那新鲜招法的亏。为了能与江用卿一争高下,一代奇才苏之轼就找到了另一条路走——一条与江用卿完全相反的路。

江用卿擅长用他人没见过的招法出奇制胜,那么我就试试用前人用烂了的招法与他对敌。前人的招法,乃是几千年棋手智慧的结晶,若能研究透彻,必定能强过那江用卿自己琢磨的招法。

正是因此,苏之轼投身于浩瀚古卷之中,总结前人棋势,穷尽定式变化,经年之后遂成一代宗师,堪称“活棋经”。而他后半生与人对敌,只管施展各种复杂难解的定式,把对手框住,然后自己在定式的支持下只把对手杀得人仰马翻。这些定式,就是苏之轼那难破的“阵法”。

古棋定式,往往十分复杂,因为古棋不追求现代围棋的“简单变化”,而讲究“穷其变”。又由于古棋布局阶段对角星是固定的,一个角部定式可以直接考虑到邻近几个角的关系,所以定式讨论的范围比现在的定式要远得多,往往一个定式下来就把整张棋盘都包进去了,一个变化图五六十步棋都很常见……

因此,对定式无比熟悉的苏之轼施展出的阵法,对于同时代的几乎所有棋手来说都是噩梦。这一局自然也不例外,只见战事一开,苏之轼军旗一挥,麾下立刻展开一片内藏乾坤的阵势。

朱玉亭从李贤甫那里听说了苏之轼阵法的厉害,知道不可轻易被他骗进去,否则那就不是在于苏之轼一个人对弈,而是在跟几千年来的无数弈坛高手较量,只怕没有几分胜算。可另一方面,朱玉亭下棋本就是图个乐子,因此他也很想知道这苏之轼的阵法究竟有多强……

深入很危险,但是又忍不住好奇,怎么办呢?朱玉亭调皮地想了想,于是便打定主意,遣出一支轻军,凌空点在了苏之轼军阵的前方不远处——说打便往前一步打出去,说退立刻就抽身退回来,这个点选得暧昧,进退皆有路,也就能探探苏之轼的虚实了吧。

苏之轼看着这步棋,可是哭笑不得——这哪是争棋啊,轻飘飘一支孤军荡在半空中,根本就是闹着玩嘛。朱玉亭,我虽看得出你是有意想试探我,但这一手下出来,你这毫无胜负心的性子也就暴露出来了!想到这里,苏之轼急欲显示手腕,竟差出一支强军,挡住了朱玉亭那子的退路,让朱玉亭知道眼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往对方的军阵里钻进去!

朱玉亭一见对方应对这么强硬,心里知道自己玩大了。但是看苏之轼这么有干劲,朱玉亭的战斗欲也瞬间被挑了起来——好玩,好玩,这样下棋才好玩!

只见朱玉亭毫不客气,竟活动起那支闹着玩的轻军,一头扎进了苏之轼的军阵中。苏之轼见状,嘴角微笑,手中落子,顿时合上了阵门——九宫八卦阵变十面埋伏阵,务必在阵里灭了朱玉亭那轻军。

朱玉亭一见阵门大闭,杀声四起,心中竟也大喜。只见他亮出手中枪尖,兴奋地大喝一声,竟拍马朝敌阵深处冲杀进去!苏之轼仗着自己阵法精明,也不把朱玉亭这轻军放在眼里,立刻把两边阵型向中间挤,打算左右夹击,逼死朱玉亭。好个朱玉亭,竟调转马头,让这马时左时右,只管在敌军两壁间拼杀,那苏之轼却奈何不了他!

但看这朱玉亭武艺,也非浪得虚名的。此人巧而善战,喜欢局部争夺,而且算法精奇。两边一交兵,苏之轼经年才习得的阵势变化,朱玉亭竟一眼识破,只管在那阵型的空隙间游走。苏之轼若逼得紧了,朱玉亭便但凭武艺将来犯之敌杀退;苏之轼若逼得松了,朱玉亭就照着阵势的薄弱处冲过去。几番交战下来,朱玉亭竟越战越勇,似乎是在享受这征杀。那苏之轼看得眼睛都直了,心中惊叹自我阵法练成,能在我阵中杀得这么游刃有余的,朱玉亭还是第一人。眼见朱玉亭那孤军就要冲出自己的层层包围了,苏之轼不敢再战,只管安顿好自己被冲散的阵型,放朱玉亭出了大阵。朱玉亭这边杀得过瘾,只叹苏之轼这阵法果然好玩,伏兵源源不断,真让人大开眼界。

两边交战数合,棋至终局。再看去,却只见苏之轼四处都是强阵,朱玉亭却兴奋地在片片强阵中间钻来钻去,好不快活,搅得那苏之轼是哭笑不得。不过苏之轼也不去强杀,一来强行杀棋比较费劲,二来——朱玉亭这么钻来钻去到最后也捞不着多少城池,虽然看起来苏之轼被折腾得很惨,可是局面上苏之轼全盘都厚,又有实地,早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局下完,朱玉亭虽杀得兴高采烈,可赢的确实苏之轼……

朱玉亭玩着新鲜,虽然输了,仍然觉得尽兴,于是留着苏之轼在家中欢欢乐乐地下了六七局棋,次次都下得兴奋异常,可是——苏之轼在心里苦笑,这么下棋哪有能赢的……

朱玉亭下棋,根本不是在争胜负,他只是在玩!

于是,六局下来,朱玉亭只赢下了一两局,其余全让苏之轼赢了去。苏之轼看这战绩,心里知道,朱玉亭这一关,他算是已经过了,没必要继续在这里呆着了,于是决定启程去下一站。

朱玉亭听说苏之轼打算走了,心里舍不得,赶紧追了过去。好不容易捞着一个这么好玩的棋手,下起来这么过瘾,就这么放走了岂不可惜?

“苏兄,三楚之地莫非还不能让你满足吗?若你肯留在我府上,我必待为贵宾,每日宴席款待,对局费用按国手例,这样也打动不了你吗?”

苏之轼听完,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么赏金封侯,今后便做我朱玉亭的左膀右臂,终生吃穿不愁,还有望名留青史,如何?”

苏之轼仍旧只是摇头。

“名也不要,利也不要,莫非是嫌弃我朱玉亭棋力不济,不能做你的对手吗?”

“岂敢,岂敢……”苏之轼躬身答道,“王爷的棋,精巧善战,绝非寻常之辈。只是,王爷您下棋只是为了玩乐,却并不懂得国手二字的真正含义。棋手一世,为国手之名而生,为国手之名而战,甚至为国手之名而死。国手,这就是对一个棋手最高的评价,千金不换。王爷您眼中,围棋不过是玩乐的道具,国手不过是个价钱。而对于棋手而言,围棋就是人生,国手就是终生追求的梦,宁可用死去换。”

语罢,苏之轼便轻装上路了,头也不回,似乎对这三楚之地已无留恋。

那朱玉亭,却听得半懂不懂,如堕云端。他哪里理解得了苏之轼这番话,在他看来棋手不过就是让达官贵人养在家里的宾客而已。

但即使还没明白苏之轼的意思,他却已被苏之轼这番话打动了。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翔X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第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