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魏国新任长水校尉(相当海军)名叫崔澄,是崔悦的远房侄子。不过,崔澄在长水军中,基本上就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事实上,就连成为长水军副尉的解飞,也不怎么过问长水军的事情。解飞主要是一个制造舰船的专家,不过水军士卒和基层将领都是冉明拉拢的。冉闵虽然也知道长水军几乎成了冉明的私军,事实上冉闵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冉闵看来长水军的作用实在有限,除了掩护步骑渡河,争夺大河长江的水面优势,作用不大。作为后世之人,冉明自然能认识到海军的作用,海军不仅是冉明的心头宝贝,更是冉明日后准备征服美洲、欧洲、澳洲的依仗。

冉明和一众文武官员,随冉闵登上长水军飞云号旗舰。此时冉明并没有把火药武器搬上舰船,因为此时冉明手中的火药威力有限,而且投放方式太过单一。

突然,冉明想到一个主意,希望冉闵重视海军,大力发展海军,为将来海洋争霸打好基础。

冉明突然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个让人尊敬的三宝太监郑和,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太监,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率领的下西洋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航程之长,都是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郑和航海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现存记载郑和海洋思想方面的资料很少。

然而,冉明无意看到过一则传纪中,记载了郑和说服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海权论思想的人,非常可惜,当时因为郑和只是一个太监,而太监在明初的时候,基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冉明没有任何修饰,直接把“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不顾……”

冉闵听了冉明的话,不以为然的笑道:“要说这财富可取之于海,朕倒认同.像海中出现的海珍珠、各类食用鱼虾,海参、鲍鱼,以及观赏的珊瑚,可是这海洋有何危险呢?”

冉明拿出炭笔,在纸上画出了大致的世界地图轮廓,然后指着美洲道:“父皇,其实这个世界并非我们眼中局限的这么大,这里拥有我们数十倍大魏的国土,不下两千万人口。而且这些的产出异常丰富,有不论什么样的田地,哪怕是山田,薄田,亦可成亩产三十石的粮食!”

第519章位极人臣升无可升

“此言是明儿确认不是危言耸听?”冉闵压根就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

冉明正色道:“儿臣敢立军令状。拿脑袋担保!”

其他大臣也都窃窃私语,黄门侍郎宋斌道:“胶东王如何得知这美洲的事情?”

冉明下意识的想采取仙人托梦的事情,不过这恐怕难以服众。无奈之下,冉明突然想起网络上关于商军失踪之迷的事情。冉明道:“商朝末年,商帝子辛(纣)亲率举国大军伐东夷,大胜。后留精兵十九万留守新占领的地区以防暴动。商帝子辛(纣)则只带少数随从回到国家庆贺,没想到西周趁商国大军于外,国内空虚的机会起兵攻商。匆忙用奴隶组织军队抵抗西周大军的帝辛兵败后自焚,商周灭亡。诸位可知这十余万商军随后去了哪里?”

在场的不缺那些博学多才的人,各类史书,他们可以如数家珍,可是历史上这十九万商军就是一个巨大的密团,他们既没有投靠周朝,就没有妄图复国,而是无声无息,凭空消失!

宋斌自然回答不上冉明的话,他试着问道:“殿下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他们自然是一路向东北前进,在冬季冰封时期,从白令海峡,去了美州!两千多年以来,商朝军队遗民在美州繁育生息,他们都想着复国,如今由于温度升高,白令海峡的冰桥已经消失,他们无法从原路返回,可是想漂洋过海回到中原距离太远。他们已经学会了制造大船,横穿大洋,准备抵达中原,探讨中原的动静!”冉明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年多前,孤从不其去建康,在海上救下一个抱着木板随波漂流的人,经过交谈孤不仅知道十九万商军抵达了美州,还在那里建立了国家,知道他们拥有了玉米、红薯等高产粮食,也知道他们仍采取青铜武器,也知道他们无时无刻都想着复国!”

冉闵突然问道:“为何当初你没有对朕讲,现在反而说出来了,到底有何用意?”

冉明笑了笑,“当时,我们大魏四面环敌,稍有不慎,将会亡国之危。而如今,我们大魏,北灭燕国,占领了辽东、降服高句丽、扶余,西克关中,占领八百里秦川,如今我们大魏雄霸江北,无人可敌,统一天下指日可待。而东晋不过有一个白板天子,不成大器。我们大魏的国都是邺城,乃殷商旧都,若他日商军反攻中原,我大魏国必首当其冲,除非我们俯首称臣,否则定……”

冉闵对冉明这个漏洞百出的谎言也不点破,直接道:“明儿的意思是?”

冉明道:“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若我们不想作为鱼肉任人宰割,唯有从现在起重视海洋,提防从美洲有可能渡海而来的商军!”

就在冉明苦口婆心,说服冉闵重视海洋,重视海军时,身在建康的褚蒜子也和桓温这个东晋最大的权臣交谈着,商讨征伐司马勋,收复益州。

褚蒜子的理由非常充分:“若大晋对司马勋姑息纵容,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大晋?不明真象的人还真以为我们大晋怕了魏国,一旦无动于衷,则会让大晋成为天下间的笑柄,如何才能让周边诸夷诚服?况且如今大魏切断了我们与凉国和代国的联系,如果不能夺回益州,夺回巴蜀通道,孤立魏国就是一句空话!”

面对强势的褚蒜子,桓温其实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难道说让桓温告诉褚蒜子,益州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他害怕西府军损失惨重,在朝堂上没有立足之地?

桓温的担心并不无道理。事实上,褚蒜子也是有削弱桓温的打算。她一边督促桓温率西府军精锐部队再征巴蜀,用意有三,一则是消灭司马勋,打通与凉国、代国的陆路联系。二是削弱桓温,巴蜀多山,地形易守难攻,主要司马勋不犯脑残性的失误,桓温想平定巴蜀,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三则是强势回应魏国的威胁,维系东晋天下正统的面子。

“既然太后执意如此,臣只有从命了!”桓温心不甘情不愿的道。尽管桓温也知道褚蒜子拿他当枪使,可是没有办法,此时他还没有跟晋朝叫板的本钱。别看他掌握了东晋的大部分兵权,可是桓温对褚蒜子还是非常忌惮。

由于魏国的强势出现,这让东晋的士大夫感觉到了危急。要说这些东晋的士大夫也都眼高盖顶,他们不仅看不起江南士族,也看不起留北支的旁支,更看不起武夫出身的桓温。魏国的权力掌握在魏国勋贵和留北支士族的手中,这些留北支成员想取代嫡支,成为家族的掌舵人,自然与东晋士族水火不容。

魏国的征服从文化开始》小说在线阅读_第6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王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魏国的征服从文化开始第6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