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三层级:也是楼主认为教育的最应该有的样子,楼主把它称为是品格教育或者说是贵族教育。这一种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有灵魂的个体来教育,而且认同一个人真正的卓越,不是外在有多少光环,比如会多少种乐器,懂多少门外语,是哪个名校毕业,擅长那些运动;这些东西不是不重要,而是,这些外在的种种技能,如果没有内在的品格做支撑,很多时候不仅不能让一个人更强大,反而,可能让一个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当然,先要说明,这里的品格不是指狭义的道德品质,而是,支撑一个人得以在这个世界立足甚至能做出一番卓越成绩的品质;

现在整个美国教育学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卷,就是grit,翻译成中文就是坚毅;当时楼主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禁在心里拍手叫好,因为这个就是我心里一直想着但是表达不出来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品格;grit虽然是翻译成坚毅,但是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丰富的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久激情以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有美国学者把这些品格特征归为下面几个词,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好奇心;美国现在教育界普遍认为,这些品格,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商,长相等外在的衡量手段,对一个孩子的将来是否能够成功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而那些外在技能的培养,如果在教育的初期,被用来当作这些品格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才是真正完美的教育;比如,同样的两位家长,都要孩子去学习橄榄球,一个更关注于学习这个技能,而另一个是希望通过这项运动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坚持,不轻言放弃,以及学习团队合作这些品格;现在中国有一小撮家长,因为自身所站的高度,以及自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已经在真正践行这种贵族教育了;很多家长自己本身就是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他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着眼于他们能够学会什么技能,而是他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走遍世界,不是简单的只是看这个世界,同时也带他们认识自己;他们会特别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鼓励孩子用更深刻的辩证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我认识的人,有一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们走遍世界,不仅仅是去美国欧洲看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炫目,还去尼泊尔这样的地方看同一片蓝天下这个世界的贫穷和不公;他们会鼓励孩子挑战权威,教他们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跟从大人或者是权威的教导;这样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颗比较宽容广博而深邃的心,这样的孩子我在美国见过一些,在国内囿于自己的环境限制,还没有机会接触。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其实学习成绩啊,专业技能啊,兴趣特长啊,这些外在的东西真的都只是自身自由成长的副产品;他们早早的在家长的带领下,探索这个世界也探索自己;他们很早就会知道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然后通过各样的技能训练的契机,一步步加固自己各样品格的培养;然后等他们长大时,他们的心灵和外在的技能,同样都健硕而有生机,让人感叹这样的人,才是一个人本该有的模样。

这第三个层次的教育,是楼主心向往之而不能及的层级;楼主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所幸父母给的基因比较超群,而楼主所处的时代又刚好有最后残存的一些机会,所以我们今天都能得以幸运地跳出自己父辈所在的阶级,可是因为从小教育的缺陷,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身上都深深地烙下了自己一辈子都无法超越的印记;所以这也是我永远不会把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归为“卓越”这一档的原因;我们可能靠自己的好基因和悟性以及努力,能够在这个社会混一个还不错的立足之地,一辈子衣食无虞,可是我们大概是永远无法超越自己品格缺失的缺陷,真正做一个卓越的人。

说了这么多闲话,也是这位网友刚好机缘巧合提到了这个问题,楼主刚好说出点自己心里关于教育这个问题的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引来对这个有兴趣的筒子们更多的思辨吧。

对于这个网友提到的几个问题,我其实经验不多,很多也没有专门去想过,只能凭自己的想象以及自己家里唯一一个小孩的教育经验来勉强作答了(我前面帖子里面提过,我大姐有个儿子,是我在我们家最最喜欢的人,他刚刚五岁半,正式上幼儿园的年纪;因为他,楼主也刚好对这几个问题有个基本认知),希望不会让你太失望哈。

1)我个人极度厌恶幼稚园,认为那里是摧毁学习能力的黑暗世界。女儿侥幸不适应那里才会有后来的一些好表现;本人因为根本没上(在城市很罕见)在家听广播,下棋,看连环画很早就有了阅读欣赏能力。

你是如何建议幼儿期教育的?不上是不是更好?如何将幼小衔接搞得火爆,以至于老师直接建议跳级?

这个问题你问的太细了,其实我一个答案都没有,因为我觉得以我现在的认知,不可能的得出任何结论的;我自己的看法是,好的幼儿园是可以帮助小孩子成长的;当然不是因为小孩能在幼儿园学会什么具体的技能,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朋友在幼儿园可以学习如何和自己的同龄人相处,以及,如何在一个群体中自处;我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也不能揣度在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内心;但是,我觉得一个一直在家里众星捧月的小朋友,去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都是一样在家里被众星捧月的环境中时,他一定会在内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就是那种从自己是最特殊宇宙最宝贵的那一个到其实我就是很多小朋友中的普通的一个的切换;这种感知我觉得小朋友一个人在家,大概是无法实现。至于你看重的学习能力,我是觉得为什么给幼儿园赋予那么重要的角色期待呢?我外甥的学习经验是,他所有的知识基本都是在家我妈还有我姐姐教的(当然可能他幼儿园也会学,但是我们一般都不期待的);他在2岁以前基本就认识了大街上会出现的字,还会很多英语单词;三岁会数学加减,现在五岁大部头的圣经他大部分字都认识,英文单词认识的比我姐姐还多,去美国可以自己去星巴克点餐;数学的话24点他解题速度比我还快;这些反正也没有人特意教他,主要是我们兄弟姐妹多,每个人都特别喜欢他,跟他在一起就是各种跟他玩,教他认字然后学习什么的。我爸妈从小帮我姐姐带小孩,也教了他很多这样。

2)小说阅读必然涉及一些‘儿童不宜’可是精彩的书籍这些是有机的部分。怎么做使得副作用最小且可自愈?

呃呃呃,这个话题也很难哈哈哈;我小时候喜欢读小说,也是很小就通过名著接触了性这个东西;大概七八岁吧我记得,我忘了有啥副作用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可能回答不了;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吧,只要父母注意引导;一般来说,10岁以前的小孩都没有性的概念,就算看到了应该也不会有啥;而10岁以后性发育了,就算不是通过小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家长基本是防不胜防;没必要把这个看成洪水猛兽我是觉得。

3)数学和英语如何在早期进行学习(特指在家而不上幼儿园的)?什么会导致高效率的学习?

这个我第一个问题提到了,我姐姐的小孩就是自己在家我们没事就跟他玩,然后他基本开口说话就喜欢英语,因为我们给他买了很多英文的video,他自己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自己放着看,超级喜欢学英语;等会说话了见到什么都要问英语怎么说这样;现在他每天都跟着app学英语,自己通关那种;推荐一个很赞的app,小朋友可以自己学,duolingo,我外甥每天都要用他妈的ipad自己去通关;数学的话都是我爸妈教的,加减乘除和负数,现在在教分数;然后我在他3岁的时候给他买了一本24点,还有数独,他自己特别喜欢玩,每次见到我们就给我们出24点考我们(悲催的楼主现在脑子不好使,经常他做出来了我还没想到呜呜呜)。反正我觉得小孩的学习就是兴趣加不停的用这些陪他玩吧。

4)玩和学如何结合?玩的开心,学的愉快。

哈哈哈,这个问题,我觉得对小朋友而言,他们真心不分学和玩的;我觉得我外甥学的时候就是在玩,关键是他喜欢;而他现在喜欢是因为他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很多大人花很多时间陪他玩这些,所以在他看来,这些都很好玩,不是需要痛苦的学习的东西。所以,我是觉得,最难的是,家长花大量时间陪他玩,用学习的东西来玩;这个是最难做到的;如果把小孩扔一边,指望他自己就会学得开心,我估计可能性大概很小。

希望我写的能够有点用吧,但是我估计也没啥用哈哈哈,都是在瞎扯淡,很多东西都是理想化的;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精力花大量的时间陪小孩成长,因为教育理念每个人都懂很多;可是如果不花时间陪着小孩一点一滴的实践,这些都没啥用。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让他们最自由最随性最快乐的成长(写到这里又有废话想说,就是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他们随着他们的天性自由地长,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天性;有的孩子天生比较内敛,思考的深,就不要强迫他们变成人来疯,然后不停的跟他们说别人家孩子有多外向多乖;有的孩子天性活泼调皮,就不要试图压制他们的活力,非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深沉的人。反正我觉得每种性格都可以很好,性格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品格)。

忘年师生恋,我们一起走过了13年;可是,我还想陪你一直到老....[GL]》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gracelee2563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忘年师生恋,我们一起走过了13年;可是,我还想陪你一直到老....[GL]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