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返程的前一日,也就是乃马真.脱列哥娜监国临朝的第一天,分别对拖雷一系的三个王子晋封为王,蒙哥和旭烈兀继承其父原先的封地,而真定则作为忽必烈的采邑。这也算是对拖雷一系的安抚。

霍尔赤接着进言道:“我蒙古汗国地广兵众,开支浩大,使用汉地和草原的税收办法,都不足以保证汗庭赋税收入,臣想将西域的‘扑买’之法引进我朝,即由若干商人或官吏包税,这样方能保证赋税的征收。”

汗大妃本来还在为赋税头疼,一听有办法,当即批准,下令道:“中书省将盖好御印的空纸交给霍尔赤,允许霍尔赤按需自行填写,中书令直接签字用印即可。”

大断事官忽秃忽不卑不吭地说:“汗大妃,这样做完全不符合成吉思汗定下的规矩,中书省的事宜必须要经过耶律先生的审核才可定夺。”

汗大妃冷笑几声:“大断事官叔叔真是秉公执法,有胆有识,成吉思汗的安答,自然是不会看得起我这个女人了。”

忽秃忽不理她的冷嘲热讽,转身对耶律楚材说:“耶律先生,你怎么说。”

耶律楚材好似刚刚回神,愣了一会,俯首道:“一切谨遵汗大妃旨意。”

汗大妃很满意耶律楚材的态度,说道:“大断事官叔叔,您还是赶紧回燕京处理那一带的事务吧。和林这边有耶律先生和霍尔赤在,您就不用操心了。散朝!”

众人都离开后,忽秃忽气得抖着他那把山羊胡对耶律楚材说:“长胡子,你怎么能这么忍气吞声任由她一个女人胡来呢!”

耶律楚材笑着拍了拍忽秃忽的肩膀:“光凭她一个人,监国的日子不会长,若是咱们从旁提点相助,替她稳了朝纲,那汗庭何时才能迎来一位新汗呢?”

忽秃忽听得恍然大悟,锤了耶律楚材一膀子笑道:“你这长胡子,就你心眼多!我说你怎么这么能忍呢,用汉人的话说,叫……叫韬光养晦!是不?”

耶律楚材大笑,揽着忽秃忽往外走:“走吧,老伙计,咱们去喝马奶茶去。”

经过十天的跋涉,忽必烈一行回到了真定。一眼望去,一片兴旺繁荣,哪里还有初来时萧瑟荒败之像。

“咦,难道我眼花了……”忽必烈勒住马缰,疑惑地问,“鸣谦,我怎么看着前面好像有一座府邸啊。”

李鸣谦打马上前,笑着说:“四王爷没看错,这正是您的王府。汗大妃总算封王赐地,这王府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忽必烈惊讶地感叹:“咱们临走前,这府邸还没成型呢,这怎么修建的这么快?”

刘秉忠上前说道:“臣临行前,给昔日好友伯常兄修了一封书信,让他来真定投效四王子。这王府的修建,是臣嘱咐他督办的。”

“哦?既然是子聪师父的好友,那必然也是大贤大儒,我一定要去拜见下。”

刘秉忠汗颜:“四王子抬爱了。其实伯常兄能来,全靠了李将军。若不是先前李将军亲自前往探视,恐怕他未必能放下介怀答应前来。”

忽必烈笑着拍拍李鸣谦的肩膀:“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左膀右臂,都是我的能臣干将。”

李鸣谦接着说:“郝经是潞州名士,我听刘先生说金朝灭亡的那一年,他和母亲为了躲避兵灾藏身于地窖中,不料金兵为了赶尽杀绝,竟然在外边举火,要活活熏死里面的人,事后他们母子是幸存了下来,但是其母生念已断,想绝食而死,那时候九岁的他硬生生撬开母亲的嘴,用蜂蜜和着寒俎汁给她灌食,终于唤起了他母亲的求生意志。他半生漂泊,生活清苦,却好学不倦,精通三家之典,学问上很是了得。”

这时候察必带着众人前来迎接,后面跟着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瘦却是自有一番眉骨。

察必在随从的搀扶下徐徐上前:“臣妾恭迎四王子归来。”

李鸣谦笑着说:“以后可要改口称四王爷了。”

察必惊喜道:“汗大妃终于封您为王了。”

那儒生恭敬地说道:“恭喜四王爷双喜临门。”

忽必烈下马,朝着那儒生拱手道:“小王若猜的不错,您就是郝经先生吧?”

郝经俯身:“不才正是。”

忽必烈扶起郝经,亲切地说:“子聪和鸣谦和我说了,若是先生不嫌弃,就先任掌书记一职,替小王管理府中的文书理献如何?”

郝经道:“谨遵四王爷宪命。”

忽必烈遗憾地说:“你们都是卧龙、凤雏一般的人物,放到哪都是治国的能臣谋士,可惜我现在只是偏壤之地的一个没落王爷。但我向各位保证,本王志不在三分天下,而是有朝一日统一四海,假若苍天有幸让我有出头之日,定不会委屈了各位的才华。”

李鸣谦和刘秉忠欣慰地对望了一眼。郝经激动地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本人以为,闻道必须行道。在下虽然一介寒儒,但十余年来遍求名师,熟读三家经典,严济万户也对在下是尊崇有加,可郝经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寄宿的门客而已。今日四王爷如此看得起我,我一定竭尽全力,报效王爷的知遇之恩!”

忽必烈满心宽慰,想起了什么,对郝经问道:“先生刚才提及双喜临门?除了我封王一事,还有何喜事?”

郝经笑着退了一步,让出察必,对忽必烈说道:“察必侧妃有孕了。”

忽必烈喜上眉梢,望向察必,察必腼腆地点点头。忽必烈兴奋地上前,一把抱起察必,高兴地转了两圈,喊道:“感谢长生天啊,我终于要做父亲了!”

李鸣谦几个笑着看忽必烈嬉闹,都知趣地退了下去。队伍里的朵儿真“哼”了一声,打马离开了。驼车里的白灵溪看到负气离去的朵儿真,叹了口气:这刚烈的性子,迟早要吃亏。

李鸣谦扶着白灵溪下车,对她说:“有空就劝劝朵儿真吧,家和万事兴,这非常时期,容不得半点差错啊。”白灵溪点点头。

以忽必烈的王府为中心,真定形成了一个小镇,新的砖瓦房连成一片;周围的农田中庄稼长势很好。附近有一个新修建的教军场,兀良台、董家兄弟在指挥战士们练兵。刘秉忠、郝经以及新来的几位谋臣在一旁的一颗大树下,围着一个茶桌在议论着什么。

忽必烈和李鸣谦匆匆赶来。刘秉忠对大家说:“四王爷来了!”

众人都站了起来,忽必烈走到近前:“小王迎接各位来迟了,抱歉抱歉!”

刘秉忠说:“我给四王爷介绍一下,这位是精通儒术、知识渊博的云中秀才赵璧;这位是学富五车、志向高远的邢台学者张文谦;这位也是邢台人,精通历法、天文和水利的郭守敬;这位则是金末状元王鄂。”

忽必烈兴奋地说:“几位先生名扬天下,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王鄂说:“四王爷礼贤下士,志气宏远,胸怀天下,我等能在王爷左右参赞政务,是求之不得。只怕才疏学浅,有负王爷厚望。”

李鸣谦说:“各位能共事一主,也是前生有缘,今生有幸。大家都是名满天下的明贤硕儒,谁也不必过分客气,各尽所能,各抒己见,助王爷共成大事才是要紧之务。”

王鄂道:“李将军年纪轻轻就在蒙古大汗帐下担任万户那颜,早闻是文武全才,不知将军以为,平治天下之道,最要紧之事为何?”

李鸣谦暗道:好一个状元郎,果然是心高气傲。看他们几个看似漠不经心,谁不知个个都在竖耳聆听,要是今日不说辞一番,恐怕日后就镇不住这帮谋士了。于是坦然说道:“中原自古就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治理天下何止一道。春秋战国既有儒、法之争,又有道家、兵家、阴阳家等不同的治理方法。天生成吉思汗,起一族,降诸国,不数年而取天下。然如何治理天下,仍不得其道。蒙古北边地广物丰,几个诸王各守一方,仍是割据局面。早在汉高祖时期,就有人提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逆取而顺守之,实乃得天下、守天下的不易之道’。总而言之,‘以德治天下’乃万世不变的至理名言,而四王爷现在首要做的便是‘以信立天下’。”

王鄂听得心悦诚服,他实在是没想到李鸣谦对汉家史学如此熟悉,他是刘秉忠招揽而来的,见李鸣谦年少却位高于刘秉忠,心有不甘,也是出于试探,才有此一问。

刘秉忠知道几个人的心思,当下笑着说:“李将军虽自小生长于蒙古,但对于中原的文化,并不亚于在场的我们几个,况且他征战南北,阅历丰富,是我等所不及的。大家在四王爷帐下共事,以后当同心协力,共赴大业。”

王鄂由衷道:“李将军言简意赅,一语破的,犹如孔明先生的《隆中对》。在下十分赞同!若是四王爷能以百王为鉴,定当有为于天下。”

忽必烈笑着说:“本王才学不如各位,但必定是从谏如流,虚心听教。几位远道而来,日后共谋大事,不急于一朝,小王已经设宴,为各位接风洗尘。”

几人都欣然接受,准备前去赴宴。此时,察必的贴身仆人阿合马匆忙赶来:“四王爷,不好了!”

携美人,功成身退[GL]》小说在线阅读_第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鸣谦灵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携美人,功成身退[GL]第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