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来散心的,那就应该尽量玩的高兴一点,暂时不说烦心的事吧。我和h一起玩了著名的景点,吃了特色的小吃,又到别的同学的大学那里转了转,过得相当充实。晚上h和我挤在一张小床上,一起听歌聊天,因为是两个人,怕掉下床,我们就调回了正常的方向睡觉,于是在很久之后,我终于再一次把脚对着了j,哼,莫名其妙的有些快意,让她靠着我的脚丫子,哈哈。
我和h也有很多话说,笑到夸张处忍不住咯咯乱笑,本就有些摇晃的床也跟着吱呀呀地动起来,相信大家都有感觉到吧。我们在被窝中窃窃私语,终于累了,毫无意识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浑身都好酸,果然床太小,正常睡姿动不了,那么当年和j一起睡了那么多时候怎么没事的?应该是抱得太紧了吧,汗==
等到后来h走了的某一天,j无意中提说起了那天我和h在床上低声讲的话,她说她全部听到了,一字不落。我想,你的耳朵也太尖了吧,听的这么仔细这么全面,我都不记得了亏她还惦念着。可她那么竖着耳朵偷听我和h的对话倒是着实让我暗喜了一把。
h是翘了几天的课来玩的,我有时还有课,让她陪我一起去上她又不愿意,就随她自己在附近转转,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自然就是我和j、h一起了。那时算是j和h第一次正式的对话吧。
我和h讲到以前同学的一些事情,j会立马插话进来说:哦,就是那个谁谁谁吧?可能我跟她什么时候提过不少我以前的事情,j对我的老同学还算比较心中有数。可她那天的反应却好像是在炫耀什么似的,好像在展示她有多么的了解我的过去,并不输于任何人。面对h,我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把底都掏给了j,她什么都知道。还好h跟我关系铁,没有介意,而是继续和j探讨一些问题。
事后我问h怎么想,她说:“j想了解你以前的生活,就说明她对你有兴趣,很在乎你。"旁观者清,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吧。
不得不说,高中同学与大学同学的碰面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我在两个阶段的形象、性格、经历都有差异,而在这两个几乎完全分裂的时期中关系最密切的伙伴因为我的关系而认识,也算一种缘分。她们的聊天还算融洽,尤其是讲到我的糗事并开始损我的时候,彼此最有默契。
说到这里,想想j的确对我之前的朋友都特别在意,特别是和我玩的最好的几个,她居然主动去校内加了她们,并在平时我没提到的情况下主动提及她们,比如她长的像某某啦之类的,我都觉得诧异。
当年我和y暧昧的时候,她也主动加了y的校内,到现在还没删,平时有个新鲜事啥的她都知道,气死我了。这个女人,做事真令人囧。
h在我这里玩了几天后我就和她一起回家了,毕竟离家近嘛,她都到了我这里要是不回家她爸妈肯定觉得不合理。整个过程从她来到一起回家,都被我安排的妥妥当当顺顺利利的,没有一点波折。这种完整感也来自于这段时间我完全没有把重心放在j身上,我整日和h同进同出,一大早跑出去玩,回来就差不多洗漱睡觉了,没有多少时间和j交流的,是客观条件使然,也有我故意的成分。要是她适应,说明她想要的便是不和我黏在一块的日子,若她还有些难受,便还是当我一重要角色。
假期结束我和h各自回校,没有见面了,我又回到了平时的生活状态,周围又是平时的他们和她们。
生活有时需要一些新鲜的感觉,比如改变一个玩伴,改变一个发型,或者仅仅是改变一下作息时间,整个生命的血液就会重新汩汩流动。h到来的这几天便是这种感觉,时间空间的交错感让我觉得异常舒适,异常轻松。哪怕她离开后几乎什么都没有变,但心情已经大不一样。
我和h知道了彼此的小秘密,这关系是比铁还铁啊!有个人和我讨论这种烦恼,真好。
她的暗恋越来越严重,到了只要听到对方上楼开门的声音都会紧张到呼吸不畅的地步。她有时打电话给我,说觉得自己的状态很不行,已经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了,便决定离对方远一点,脱离这种心情随对方起伏不定的日子。嗯,被对方的情绪控制着走的确是很累的一件事。
我这边呢,便继续和j不阴不阳的关系,浅浅的交往,没人敢越雷池一步。我们每日一起吃饭,讲无聊的事,只是无聊的话题总有个尽头,尽头处便是突然的无声,尴尬到我都想放弃这种无谓的挣扎,若是一直这样遮遮掩掩的交流,不如不见。我的性格有点极端,偏不爱太长久的暧昧。
五六月份是学生会社团什么的换届的日子,每个部门都忙着物色新人选。我其实最烦这些东西,一群人道貌岸然地在竞选时讲的比谁都好听要为大家做事什么的,到最后大部分还不就是为了加分或是更好看的简历,从最小的干事开始干,只要听话,懂得忍耐,尊敬领导,就终有熬出头由孙子变成老子的一天。其实没有几个是真正热爱那份官位的,只是那个位置仿佛就代表了一种能力,一种足以使你趾高气昂的能力,于是大家趋之若鹜。
j一直很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她文笔不错,也比较有想法,当初想报中文系,以后当记者什么的。可惜高考制度毕竟难以让每个人如愿,事到如今,虽说误了几年,但要想实现梦想并不是不可能的,何况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当初进了大学就报名进记者团,本想学些东西的,很可惜如今学校的社团也是有些徒有其表。记者团也就是沦落成校报的御用编辑团罢了,成天写无聊的和谐新闻,并无j追求的东西,她几次想退了,到了换届的时候,我觉得凭我对她的了解,她一定不会为了名利而追逐更高的位置的,因为那并不是她想要的东西。
一天我和她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又是要死不活的状态,很快就没有话题了。经过一番死寂,她主动开口了:“你觉得,我应不应该去竞选呢?”我听后有些诧异,她为什么也想这种事?见我有点惊讶,她继续说道:“我觉得,如果我当选了,就能有机会去实施一些改变,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能乖乖听话。”哦,我懂了,原来她是想要更大的主动权,我当然支持她这么想。只是,这种改变真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j不擅社交,更是不屑去讨好巴结上级领导,不要说当选很难,就是当成了以后做事也一样会缩手缩脚的,一样会有很多顾忌,我诚恳地跟她分析了一下,以一种很理性的态度面对她,力求客观。
她听后觉得有道理,又想了想觉得下半年进入大三课业有点紧,觉得还是先打好基础再做以后的打算比较好,毕竟出路并不是只有这么一条,便放弃了竞选的想法。
经过这次的谈话,我算是放了一颗心,j在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时,还是愿意与我分享并听取我的意见的,譬如这件事她就没和第二个人提过,这些思想斗争也只有我俩知道。我很欣慰她能与我这样的交流,在我们的关系如此尴尬的时候,她选择这么做无疑是给了我一颗定心丸,一颗表示我很重要的定心丸。
之后我们的谈话就多了一些严肃的话题,有关梦想有关未来的。毕竟那时大二快结束了,人也不如当初大一时那么愣头愣脑,是时候少谈风月之事了。
我们谁都没有想过彼此会分开,现在看看一些别人的故事,发现距离其实真的是一个问题。她家在遥远的南方,以后应该要么回去,要么留在这里。我曾经问过她,她好像不是很想回去,说那边的节奏太快不适合她的性格,而南京这边则要适宜得多。其实她这样讲我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我今后也不会离开家太远,这样一来,距离便不会太大。虽然不知道我们的关系会如何发展,我总归是不愿意和她分开的。
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市,这句话不会假。因为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这个地方便有了感情,有了让人眷恋之处。
不过南京也的确是很有味道的。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它的确不够繁华不够灯红酒绿,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那份厚重感,是谁都比不了的。有人讲南京是一座悲伤的城市,它经历六朝变迁,又在腥风血雨中顽强存活下来,实属不易。所以和赚钱比起来,这里的人们仿佛更热爱生活,钱够花就好,悠哉更重要。
一个人走在城市简简单单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因为这座城市方方正正,笔直的长道随处可见,很踏实,所以心里会有莫名的存在感,不知不觉就能沉淀下来。古城墙上的夕阳、秦淮河中的月光,这些景致在喧闹的上海街头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这里是生活的地方,它以它特定的沉静气质,让j有了留在这里的想法,不知我会不会成为她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