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拔牙那几天,空闲时间大都是用IPAD看视频。我只在播放kindle广告的空档提了一句,想要一只kindle,没想到才隔几天就收到礼物。不只是送我,她也给自己送了一个,说是觉得我读的书比她多,要跟上我的步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散步的时候不经意吟诵些名篇,游玩时随口说说一两个典故,精彩小说里的桥段,解闷的小笑话,都靠点点滴滴的阅读与有意识的记忆。

纸质书我亦是喜欢的,但不会每本都买。习惯是在电子书里看过后,觉得值得再看的,才会买下纸质版。

看电子书所用的设备,从以前的MP3,MP4,到手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耗电太快,且屏幕反光,眼睛坚持不了太久,又不想每天背着纸质书来来去去,太重又容易弄脏,kindle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新用户的第一个月免费加入Kindle Unlimited,相当于是包月卡,一个月内免费借阅所有Kindle Unlimited书籍。我用kindle读的第一本书,是《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本书的基调有些沉重,过量的关注和令人窒息的爱,让我感同身受。我一直以为这种过量的关注是源于我是独生子女,老妈没有另外的孩子分担这份关注。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同样她的父母让她做他们想让她做的事,而不是她想做的事。这让她一直被别人的梦想所吸引而假装成另外一个人,而在这种畸形的家庭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莉迪亚也从来不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

我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在我的父母没有在学业上逼的过狠,我有着比较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

小时候每个暑假都到姨妈家住上一段时间,和小表姐有伴玩。我妈,每天至少一个电话问长问短,但是小表姐到我家住的时候,姨妈却不会经常打电话。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内心很抗拒去接这个电话,在我妈问我想她没,我带着情绪的说不想,不知道她有没有听出来,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伤心。或许是被看得太紧,或许是怕被笑话,或许是什么别的心理问题,那时候的我对接打电话有一定的恐惧,但我也没和别人说过这个秘密,直到长大后好一些,但是偶尔还是会抗拒给陌生人去电。

我身上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说,是有轻微的社恐。我顺从的没有去太远的地方读书,毕业留在本市工作,加入稳定的“铁饭碗”,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社恐。只是在人生伴侣方面,我没有顺从。

我不认同我爸的理论—到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谁规定的?这一切思想上的反抗,都从阅读开始,不断阅读,不断加强。通过读有思想的书籍、观看有内容的电视节目,三观受到不同观念碰撞,新旧观念重新糅合,让你可以重全新的角度认识事物。这个打破原有认知的体验,太棒了。

很多中国家庭有着类似的莉迪亚的悲剧。亲情、友情、爱情中,我们无从选择亲情,它与生俱来。无论何种的爱都需要从尊重出发,不是以过来人的经验轻描淡写的一句“我是为了你好”就可以帮她拍板所有的决定,过来人的经验,只能让后人借鉴,如何选择只能让当事人自己决定。更不要在还没有学会怎么爱自己之前就轻易的去爱别人,包括子女、恋人、朋友。爱不是妥协更不是强势占有,只有彼此都了解对方要什么之后,才能更好的去爱。

纪伯伦的《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说的很好: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田小姐看了我上一篇更文,就猜到我要吐槽她不看书。是的,我就是要吐槽,她的kindle,买来接了很久的灰。我给她下载过很多她想要看的书,金庸系列、盗墓系列、哈利波特系列…都只是看了几天,就又回去玩游戏刷微博。现在经常是把kindle带去下乡,又原封不动的带回来…。

能够看完的,除了《射雕》,就是我推荐给她的几篇百合小说,很经典。

第一篇看的,是《斑马线》,我的百合启蒙小说,靳语歌一度是我的幻想对象。易白首这个作者更文超级慢,我从高中追到大学快毕业才追完,然后又在文荒的时候反反复复看过这部小说。易白首的文风我很喜欢,人物塑造得也饱满,推荐给阿螺的大多数是她的文章。

田阿螺觉得都还行,更喜欢的是易白首的另一篇小说—《日出东方》。

架空历史背景下的正剧,细腻的描述让人脑子里充满画面感,情节紧凑,跌宕起伏,阿螺被虐得哭唧唧,却又被精彩的内容吸引,红着眼熬夜追完。

另一篇是《红绿灯》,听起来就和《斑马线》有关系,却又关系不大。很容易被代入到小说里,和主角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

不是易白首的小说,目前她能完整看完的只有一部—《红袖招·点绛唇》,这算同人小说吧,作者是莫名其妙不可言,她觉得原著的某些情节不应该那样发展,就让主人翁穿越到原著里,去改写了原著的故事。

反过来,阿螺推荐给我的小说,我一部都没有看完,主要是,太长了…像《探虚灵》,我原来就知道这部小说,晋江排名很靠前,但是就是没有看得下去,尝试过几次都是这样。

《六年的等待—我们迎来了幸福》也是一样,太长了…我看了开头,听阿螺说了过程,知道她们现在过得很好,就够了。

《爱在泉城》,我也试着看过,没坚持住,田阿螺对我很是无语。

现在没有再追百合小说,kindle里存放着《轻舔丝绒》《半身》《荆棘之城》,也许是外国文学的缘故,长长的人名和地名,难以让我记住谁是谁,哪是哪。

《荆棘之城》拍成了电影—《指匠情挑》,经典。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被剧情的反转震惊,为莫德小姐的美貌与智慧喝彩。后来韩国翻拍成《小姐》,阿螺非常喜欢,陪着我重温,不懂艺术的我们只是看个情节,后来我在b站看《小姐》的拉片,才知道其中的配乐、服化道、光与影、构图等等都十分讲究,无所不传递着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信息。

如果说百合的电影,我喜欢《面子》和《the half of it》,很小众很个人的电影,出自同一个导演,时隔十多年。没有像一些老套作品的基调,怀疑自己的取向、不敢面对世俗眼光等等。今年上映的《the half of it》,更偏向青春校园故事,一切发生都理所应当,女主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为什么喜欢女生。

我猜测,无论是《面子》还是《The Half of It》(真心半解), 导演讲述着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条路上的成长。呈现作品时,能够感受导演的用心和真诚。朴实无华的真诚,往往最打动人心。可惜国内有些平台把片名翻译成《校园情圣》,还把女孩子的吻戏剪掉,短短的一个吻,2秒而已,都不能容忍吗?本身电影就是开放的结局,强行让观众认为女主是和男主更有故事,我勒个去。

或许电影是想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我们所需要的“完美的另一半”是不一样。高中时候我们想一个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人,纯粹、单纯、有着共同成长条件、共同的社交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再找这样一个人就越来越难了,毕竟“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一说”,这就是很多年少时候无法不说的朋友在多年之后难有共鸣的原因之一;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完美的另一半”是什么呢?我们总会设很多条件:类似的知识背景、文化层次、兴趣爱好、消费观念,那我们在寻找的是什么呢?是另一个自己?还是一个假象出来的幻想?

或许电影想告诉我们的是,不同的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完美的另一半”不一样。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完美的另一半”是什么呢?我们总会用很多的条件,去给另一方设限:类似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三观…那我们在寻找的是另一个自己吗?还是一个假想出来的对象?

我只相信一个真理:世界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时候,我们对“完美的另一半”也在变化。我们喜欢过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追求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曾经渴望的、热爱的、拥有的、失去的都不停在发生变化,我们的Half ofIt又是什么呢?

“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

慢慢来吧。

纪实——两个医生的爱情故事[GL]》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空常弯曲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纪实——两个医生的爱情故事[GL]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